APP下载

注重趣味引导策略 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2016-01-13杨红军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提高效益趣味课堂实践探究

杨红军

摘 要:数学课由于逻辑性强,上起课来枯燥,容易使学生厌倦,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的趣味性,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呢?我认为只有在趣味的引导下,学生才能够消除枯燥,激发探知,发挥个性。在趣味教学法实施中,教师要注意突出、连接教学各环节,围绕学生的心理认知,让趣味渗透层层深入。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课堂;实践探究;提高效益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326-01

创设趣味课堂,成为当代小学数学教学的努力方向。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仍以应试教育为主,过于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学习需求,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应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一、巧妙导入,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好的开端往往先声夺人,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导入必须要做到新颖活泼,富有情趣。新颖活泼,就是指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不能总是老一套。比如我在教学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新课导入时,设计了“同学们,大家都喜欢做游戏。老师:“请同学们先听口令,如果能平均分,就用拍手的方法告诉大家。”生:“好!”师:“有8个桃子,平均分给两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生拍手4下。师:“有4个桃子,平均分给两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生拍手2下。师:“现在有1个桃子,平均分给两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生没有人拍手。师:“同学们没有人拍手,为什么?”生:“一个桃子两只小猴没法分。”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个桃子怎么分?”从而引出分数的初步认识。本例子是教师运用小游戏把学生引进新课的学习,这种小游戏,不但简单易懂,而且师生互动,能很好地调动和组织课堂气氛,小学生特别感兴趣,更何况小学生具有好奇的心理,认为桃子怎么分就能分对了。所以,同学们就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思考解决难题当中。以游戏互动的形式导入新课,正是符合了现在的新课改理念,在刚上课就让学生对这节课产生了兴趣,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二、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导入只是为一堂课拉开了序幕,要想让一节课充满趣味,整堂课充满生机和活力,光靠巧妙别致地导入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需要在探究新知识的环节上添光增彩,才能让学生的心时刻收在课堂上。如我在教学四年级数学“文具店”时,设计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同学们分别扮演着小售货员和小顾客。同学们都演得很逼真、很兴奋,整个课堂立刻活跃起来。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眼,动脑,动口等多种感官参加,相互配合,提高感知效果,为学生从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使原本枯燥的课堂教学富有趣味性。

三、精心设计活动,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如果说导入是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前奏,探究新课是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发展,那么,练习巩固就是课堂教学趣味性的高潮。要把这个趣味性推向高潮,就要设计一些新奇刺激的练习巩固活动。我在进行教学“测量”的练习巩固时,设计成自己动手找一找,量一量的活动,我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有颜色的纸条,由学生量一量。找一找“你的身体各部分有多长”等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结果,二年级学生不仅认识了整厘米,而且,理解了不是整厘米的长度,为以后的长度测量打下基础。又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上册《七的乘法口诀》,进行练习时,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讲小故事,“话说唐僧师徒往西天取经,行至宛子山。妖魔白骨精欲食唐僧肉,两次施魔法变化村姑和婆婆,前来诓骗唐僧,却都被孙悟空识破。最后白骨精幻变白发老翁诓称前来寻亲,仍被火眼金睛孙悟空识破,不顾唐僧念咒阻止,不管“三七二十一”将假老丈击毙。”通过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对口诀记忆犹新。故事、游戏是学生最喜爱的一种活动,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学内容于游戏当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思维活跃反应快,学起来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把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推向更高潮。

四、教师用语幽默风趣也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教师性格活泼,语言幽默风趣就能深深的吸引孩子们,使课堂重买充满生机与活力趣味无穷。如我在教学时,发现有个别同学听课不认真,我就说:“我发现有个别学生在想酸奶( 国家补给农村学生的营养餐)了,我们现在开始来发酸奶,好不好?”此时,全班哄堂大笑,笑声把这些开小差的学生引入课堂,又让他们感觉不到老师直面的批评,避免产生抵触的情绪。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我们还可以说一些顺口溜、儿歌,谜语等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幽默性。

五、适度运用多媒体设备,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多媒体技术以其本身所固有的趣味性优势,将无声的教材变得有声有色、动静结合,把学生带入教材或知识的情景之中,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过程中,自然地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提高学习效果。真实、生动的画面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图形的认识》的新知识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又如,我在教学一年级下册《20以内的减法》,学生除了用小棒数一数,用手指表示外,我利用多媒体,设计了小狗分骨头、小鸟安家,小猫钓鱼等优美的动画卡通图片,在牢牢地抓住学生眼球的同时,使学生在愉快、有趣中完成了20以内数的计算,达到了很好的练习效果。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何让学生跳出优美的舞蹈,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中学习数学,体验成长的快乐,是我们数学教师追求的目标。

猜你喜欢

提高效益趣味课堂实践探究
在不断增量中提高效益扩大影响——《深藏功名坚守初心》一书发行体会
浅析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控的措施
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探讨
例谈小学语文趣味课堂的构建策略
让“激趣”开启识字教学的大门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