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自信心在中学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2016-01-13吴学梅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自信心中学数学学习

吴学梅

摘 要:自信心是学生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素质,无论是在学习还是日常生活中,自信心的养成能够为学生带来积极的人生观。中学数学是教育阶段的重点内容,其主要能够培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问题思考能力,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拥有自信心,一方面能够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能够鼓励学生正确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基于此,在本文中就对自信心在中学数学学习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自信心;中学数学;学习;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321-01

中学数学学习是中学教育教学中的关键阶段,中学数学担负着联系小学数学,承接高中数学的重任。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存在着很多难点,教师的教学方式如果单一化,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学生就会在实际学习中感到迷茫和挫败感。追根溯雅,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存在着很多因素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信心降低。为此,下文对影响中学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自信心建立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寻求提升自信心的办法。

一、自信心在中学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第一,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拥有自信心,最为主要的表现就是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自信心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带动课堂气氛,在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二,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拥有自信心,能够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知识的积极探索,学生在进行知识的自我探索环节中,能够促进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并在不断发现的问题的基础上尝试解决问题,该环节是学生学习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自信心在教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表现。第三,鼓励学生,不怕难题。学生在自信心的推动下,在面对中学数学学习中,能够乐观,不被难题所困扰。自信心也是心态的直观表现。

二、中学数学学习中打消学生自信心的原因

1、“题海战术”难题颇多

中学教育受到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为了提升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给学生施加的压力较大。对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模式进行分析,其教学形式主要以“题海战术”为主,大部分教师认为初中数学习题演练,只要实现量的积累,便能够实现质的提升。大量的难题无形中为学生学习带来巨大压力,也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自信心建立带来消极影响。

2、教学模式传统不利益学生自信心建立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学模式依然很传统,很多教师仍旧采取满堂灌的教学形式,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不能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调查,导致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学生在单一的教学形式中,耐心、信心被逐渐消磨,严重的情况下在课堂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初中数学教学效果不佳。换言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能够实现自信心的养成。

三、增强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的自信心的方法

1、营造和谐学习氛围

此时期,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提升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基础。在班级中能够拥有一个比较融洽的师生关系、同学友情,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自信心的培养。经过调查表明,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氛围中所表现出来的状态不同。在比较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能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实现问题之间的讨论,反之,在比较严肃的氛围中,学生学习比较紧张,不能实现积极思考,更不能说积极投身于课堂活动中来。此外,一个班级的风气也是影响学生自信心建立的重要因素,例如,在风气差的班级中,学生对于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进行冷嘲热讽,久而久之,积极的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中失去信心。由此可见教师在创造良好班级氛围中的重要性。首先,教师需要与学生之间相互信任。其次,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在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2、以分层教学方式提升学生能力

提升学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信心,需要从能够切实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方面进行研究,改变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教学改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初中教学改革中被广泛应用。一个班级中的学生能力不尽相同,为了提升学生整体能力,需要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有针对的教学活动。A、B、C划分等级,根据学生学习现状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管理。例如将75以下的学生划分到A基础层,在该层次中,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薄弱,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75到85分之间的学生为B巩固层,B层学生在知识运用中比较灵活,但是却在知识掌握中不踏实,其成绩起伏比较大,需要引导学生学习注意力集中。将85分到90分的学生定为C提高层,该层中的学生学习成绩比较好,学习态度比较端正。

3、以师生互动的形式提升学生成就感

师生之间的互动,是提升学生在学习中自信心的重要举措,沟通是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以及消除陌生感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对学生的鼓励。以课堂活动的形式,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途径,例如开展数学小组竞赛,在活动中教师积极参与其中,教师能够切实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并参与学生问题讨论,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耐心疏导。在这样的环节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不断拉近,教师就可以在与学生沟通中了解学生所想,并落实在实际的教学内容中。这样的形式就是教学信息反馈的一种,一方面帮助增加教师的教学反馈,另一方面,还能够增加初中数学教学效果。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自信心是学生在学习中不能缺少的法宝,拥有学习自信心的学生能够在面对学习问题时表现出积极的心态。而在学习中缺乏自信心,学生在学习中将会失去目标,止步不前,学习状态比较消极。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学生的自信心在单一的教学模式下被打击,要想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信心,首先需要教师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需要以分层教学方式提升学生能力。

参考文献:

[1] 安国华.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

[2] 李排军.中学生数学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D].河南大学,2011.

[3] 朱巨荣.中学生学习压力、学习动机、学习自信心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4] 张祯霞.浅谈反例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12:170-172.

猜你喜欢

自信心中学数学学习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