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中高年级群文阅读习惯养成教育探索

2016-01-13兰瑛许海雁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习惯养成群文阅读语文教学

兰瑛++许海雁

摘 要:阅读习惯评价是阅读评价的首要任务,培养阅读习惯是终身教育的需要,是促进人格发展的需要,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中高年级正是良好阅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但是,传统语文教学轻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缺乏情感,教学脱离生活。破解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层面构建群文阅读习惯养成策略。教师层面:探索阅读方法;学生层面:掌握阅读技能;学校层面:形成办学特色;课程层面:引入阅读资源。

关键词:语文教学;群文阅读;习惯养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297-01

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的教学形式。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群文阅读正是新型学习方式的一种实践形式。[1]既是对教学内容的突破,也是对教学思想的突破。

一、阅读习惯养成教育的意义

叶圣陶先生对“养成良好习惯”作过精辟的论述:“‘教育这个词儿……‘养成好习惯一句话也就说明了它的含义。”语文课标在“评价建议”中把“阅读习惯”列为阅读评价的首要任务,足见阅读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1、培养阅读习惯是终身学习的需要。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终身学习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共识。终身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全民学习已成为一种风尚,建立学习型社会已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良好的阅读习惯无疑是终身学习的必要条件,也是最基本的条件。

2、培养阅读习惯是促进人格发展的需要。习惯的培养和人格的形成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后,就会自觉把书籍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让高尚的情操、崇高的思想通过语言文字流入自己心田,认识社会、认识人生,领悟做人的道理,形成健康的人格。

3、培养阅读习惯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的要求,各科教学都要重视阅读。如数学教学,其实质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所以,若要学生能准确地将生活语言与数学语言相互转化,切实加强思维训练,解决实际问题,最为重要的就是强化“数学阅读”,培养阅读习惯。[2]

二、当前小学中高年级阅读习惯养成教育的存在的问题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可塑性大,正是良好阅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应重视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但是,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更多关注的是字、词、句、课文的背诵及写作技能训练,轻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致使阅读习惯培养存在如下问题。[3]

1、教学观念陈旧。心理学认为,小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通过感觉、知觉获得的,是从直观感知开始,在感知基础上形成整体知觉。而在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从“应试”教育观出发,偏重于在字词句训练上下功夫,忽视阅读教学,导致学生阅读训练不足。小学生不能流利的阅读,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知和理解难以形成。

2、教学方法单一。语文阅读方法本来丰富多样,但是,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对课程改革目标、内容、方法理解的错位,造成语文阅读教学尽管活动时间多,但不注重阅读方法的选择,没有发挥出各种阅读方法的优势效用,语文阅读教学效果不好,达不到预期目标。

3、教学情感缺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然而,由于对语文课程性质理解的片面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忽视阅读情感教育,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一种应试训练。

4、教学内容脱离生活。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大多仍局限于课文,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或者自读,然后教师讲解,完成课后习题,一节语文阅读课就结束了。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节,一方面不利于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另一方面容易使学生形成“阅读无用”的错误印象。

三、用群文阅读习惯养成破解问题的对策

群文阅读教学能增加阅读的数量,让学生读得更多;能提高阅读的速度,让学生读得更快;能强化阅读的主体,让学生读得更乐;能丰富阅读的方式,让学生读得更深。因此,对破解小学中高年级阅读习惯养成教育的存在的问题有独特价值。具体可以从以下层面构建群文阅读习惯养成策略。

1、教师层面:探索阅读方法。通过课题组培训及阅读教学的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出适合各类文体其自身的阅读方法,交给学生,教会学生,在课题研究中提高教师教学理论素养、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从而为学校打造一支优良的教研队伍。

2、学生层面:掌握阅读技能。开展丰富多彩的“群文阅读”教育实践活动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端正其阅读态度。通过让学生阅读群文,摸索出不同文体其各自的一种或一些阅读方法,让他们在拓展眼界的同时,掌握不同文体阅读的方法策略, 并逐步转化成自己的学习能力,做到举一反三,运用到阅读中,进而提高其阅读力,对语文及其他学科的学习起到积极的影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3、学校层面:形成办学特色。在完成教育实验的同时,借助实验打造“书香校园”,形成以“阅读”为导向的办学特色,提升学校教育内涵与办学品质。

4、课程层面:引入阅读资源。将优质多元的阅读教育资源引入课堂,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积累群文素材,研发“群文阅读”教师读本和学生读本等资料库。

总之,阅读习惯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群文阅读习惯养成教育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倪文锦.群文阅读:阅读方式的革新[J].小学语文教学,2015,(7-8):4.

[2] 陈玉梅.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措施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1-16).

[3] 隗媛媛等.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9.

猜你喜欢

习惯养成群文阅读语文教学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几点做法
高中物理的“举一反三”学习法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论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让“量化”更加的“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