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研究

2016-01-13欧小红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学习小学数学

欧小红

摘 要:自主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探究性学习作为新课标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已经越来越多的被采纳。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更好的落实自主探究性学习呢?文章就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五个方面的发展性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249-01

小学阶段是学生发散思维最活跃的时期,正确的引导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数学是一门说简单又复杂的学科,我们不能硬性的直接灌输给学生基本的公式,更多的是让学生参与到推算的过程中来,享受自己的劳动知识。目前的大部分小学里,其聘用的教师虽然教学资历深,教书多年,但基本上还是老套路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这个迅速发展的时代已经很难适应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所以我们有必要进行创新性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

一、开设“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阶段的学生依旧是一个贪玩时期,对周边事物充满着好奇。我们要抓住孩子的这个特点适应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模拟进行教学,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更好的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如典型的数学题目:某筑路队承担了修一条公路的任务。原计划每天修720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80米,这样实际修的差1200米就能提前3天完成。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针对这一问题开设情景教学,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甲方代表筑路队的原计划,乙方代表实际计划。沿教室墙壁作施工状准备,甲方每天修720米的一段假想距离,乙方每天修720+80=800(米)的假想距离,在教师指导下同时开始修路,情景模拟过程中学生就会发现之间存在的联系,讨论列出式子,得出结果。实现学生之间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

二、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升印象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动手得出来的结果往往都是印象最深刻的。在小学生的世界里,听过了并不代表记住了,看见了就知道了,但更重要的是实践了就理解了。所以教师要更形象的根据知识点尽可能的让学生动手参与到数学课堂的互动过程中,尽可能的带动学生上下所有感官,积累更多的感性材料,让他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自己发现规律,得出结论,验证结果。比如在圆的周长=2 R计算公式教学中,让学生准备直径为5厘米、6厘米、7厘米的圆片各一个,有圆面的物体各一个,线,直尺,每组准备一只计算器;教师准备图片。首先让学生猜想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有关系?①把圆放在直尺边上滚动一周,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师生合作演示量教具的周长;②用绳子在圆上绕一周,再测量出绳子的长短,得到这个圆的周长。然后让学生分组实验,并记下它们的周长、直径,填入书中的表格里。②观察数据,对比发现。进行提问: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系。猜测圆的周长可能是直径的几倍?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大胆的进行了猜测,以自己动手的方式做了科学的验证,这是一种良好的学习能力。

三、给学生独立的思考空间又要强化引导作用

学习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探索性学习更是一个满是探索讨论的过程。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调查显示57%的学生根本不知道背诵乘法口诀的目的,33%的学生认为那就是为了答题考试,只有少部分的学生认为那是应用在数学生活中的基础。我们提倡自主探究性学习无非就是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究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在乘法口诀教学中必须要让学生明白乘法的意义。就像布置给学生一道题目,在不知道一盒粉笔规格的前提下,让学生计算其数量。甲学生可能会说,数;乙学生可能就会觉得麻烦想到并排数量的加法,像12+12+12=36,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引出乘法,12*3=36.来解释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拿出时间让学生充分的思考得出结论,但是小孩子的天性我们必须进行引导,避免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拿粉笔做其他的小动作娱乐的行为。所以在给学生独立思考空间的同时又必须要让教师起到引导作用。

四、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加强沟通交流

小组教学是目前来看越来越普遍的教学方式,适应了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也是适用的。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小组讨论后集思广益总是有效果的,甚至他们可以给出教师意想不到的,超出教学大纲范围的东西。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避免“一锅端”的直接给出例子,给出公式,得出结果;应该更多的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分享自己的想法,给出每个小组得出来的结论,然后教师进行分析总结与归纳,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师要保护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

自主探究性学习只有在得到教师肯定的情况下才能发挥自己足够的优势,让学生保持热爱、形成习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对学生自己解题思路进行认真的点评,给出合理解释,即使针对并不很好的思路也不应该彻底否认,双面的看待问题,给学生讲解点评。数学思维可以说是各有异同之处,得到教师的肯定对小学学生来说都是很大的鼓励,给足他们学习的动力才是自主探究性学习落实的关键所在。

自主探究性学习是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意见的教学方式,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个性。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在数学教学中避免了硬性知识灌输,是一种恰当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应该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以此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索桂芳;薛彦华;赵明录;高翠任;王帅;新课程体系下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5期

[2] 黄秋社;激趣,让学生在数学快乐的天空中飞舞——小学数学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浅谈[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1年06期

[3] 苏梅容;小学数学“优化”教学策略探索——小学数学四上数学广角“烙饼问题”例谈[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年08期

[4] 郭佳佳;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武 玥;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初中几何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猜你喜欢

学习小学数学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