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将人文精神融入高中历史教学之中

2016-01-13黄秋祝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人文精神创新

黄秋祝

摘 要:在我国历史教育事业的发展中,人文精神是历史课程的发展核心,具有独有的教育优势。在现代教育改革中注入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模式,也成为了历史课程的一个突破。本文针对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运用进行探讨,供同行业者参考。

关键词:人文精神;高中历史教学;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196-01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文精神在教育过程中奠定了核心的地位。在我国历史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很多史料、典故、文献中都含有深刻的人文含义,具有独有的教育优势。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推进全面发展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要求。

一、人文精神的教育意义

在现代教育改革中,教师在历史教育中注入人文素质的教育模式,是一项新的教育方向。顾名思义,“人文”这两个字指的是人类社会中的各类文化形象。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发展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回归本真的具体体现。

从历史学的角度上讲,中国古代的人文指的是内心修养和礼仪文化的统一,在现代社会,对“人文精神”的教育层面也已经上升到了文化智慧、德行修养的角度。在高中历史课程中,通过人文主义的构建,能够使学生的社会认知上,建立完善的思想品行,感悟历史文化中蕴含的道德、情感、批判和各项思维意识。

二、高中历史课程中人文教育的发展现状

新课程改革之下,历史教学对人文精神的需求十分紧迫。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情况中,融入人文观念将历史教学提升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很多学生都忽视了自身人文观念的培养,面临着一定的发展窘境。一方面,在独生子女的影响下,高中生很容易形成淡漠、偏激的性格特点。另一方,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方式大多停留在物质基础上,忽略了人们的教育感受。而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的生活态度决定着日后生活、发展的轨迹。为了改变高中生极端、逆反等不良的性格特点,教师进行人文教育势在必行。通过科学的人文教育,能够促使高中生重视自身以及他人的发展价值,让历史教育具有新的发展活力。

三、如何将人文精神融入高中历史教学之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各项教学策略,强化学生的价值观念,体现出课堂人文精神和教学综合质量的高度结合,具体分析如下:

1、以史为鉴,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历史教学中,不管是中国古代还是西方历史上,都需要明确教学的基本立意,通过关注真实史实,挖掘其中孕育的情感和观念。教师要摒弃被动的教学方式,强调灵活利用所学的知识,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综合来说,在历史教材的内容、教学思路上,处处体现着现代理性主义色彩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史学典故作为教育切入点,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在历史经典言论中,教师要通过适宜的教学语言表达鲜活生动教育知识,在课本中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德。通过挖掘历史课本中的思想观念,扩大拓宽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例如,今年是反法西斯胜利七十周年,为了铭记革命前辈们走过的峥嵘岁月,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影视作品中的教育式,推动一批生动、具有教育的意义的战争题材作品登上校园教育的舞台。同时,积极开拓各项历史教育活动,呼吁学生要发扬历史革命前辈顽强不屈、百折不挠的崇高人格和爱国主义精神。

2、传承信念,发挥历史的实践性

在人类历史生活中,蕴含着无数的人文思想。从霍去病的“匈奴未亡、何以为家”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都蕴含着指导学生为人处世的哲学道理。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搜寻相关资料和典籍,积累经典历史故事、扩大历史的实践特性。

例如,在学习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这一阶段时,要通过适当的方法奠定历史教学的基础。教师可以结合当地地域特点,观看抗日战争时期留下的历史遗址、文化遗迹,带领学生走进历史事件的事发地点,通过“拜访抗日老兵”“寻找红色记忆”等方法,促进高中生和历史人物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加深学生对历史故事的理解。并且通过抗战老兵的人物讲述,能够促使高中生转变对历史的错误理解,从而达到增强学生情感的教育目的。

3、重塑历史,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

在历史人类的生活记载中,古往今来中蕴含着许多的思想。有的被人鄙视、有的被人赞扬。岳飞忠肝义胆万古流传、秦桧卖国求荣遗臭万年。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要清醒的认识到不同时期中存在的历史思想,提升他们的人文精神。例如,正面面对滑铁卢等战役中蕴含的历史思想,分辨正与邪、真与假,读懂善于恶、美与丑,从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抵制希特勒等泯灭人性的暴徒思想。

以“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这一学习内容为例,教师可以组织高中生进行趣味学习活动,组织他们就“申请常任理事国”这一辩论课题进行探讨,将学生分成同意、不同意、中立等不同的观念,从而形成和谐民主的教学思想,激发他们潜在的人文情感,给予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

这些历史内容孕育着深刻的思想,给后人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广大历史教师要积极挖掘其中的人文素养,使学生能够清醒的意识到这些素材的丰富性,切实加强教学内容中的科研性,针对其中存在的人文意义,积极探讨苏格拉底对人性的感知意义,探究文艺复兴时期倡导的人文主张,感受启蒙运动中具有的理性意识,促进高中生对历史文化的深刻领悟。

四、总结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历史教学的发展进程,强化教学内容的研究,教师要通诸多历史教材,提高高中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内心潜在的人文意识。使学生能够立足于民族历史中,体验不同的人文思想。逐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促使人文观念能够充分的融入高中历史课堂之中。

参考文献:

[1] 时乐茹.浅议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J].吉林教育,2014(3).

[2] 应利浩.发挥学科优势,高中历史教学人文精神培养[J].新教育时代,2013(11)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教学人文精神创新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活用思维导图,突破历史教学重难点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实验探索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教材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