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街亭之战看领导用人

2016-01-13王平安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街亭马谡谋略

王平安

提到三国时期的街亭之战,我们都知道诸葛亮对错用马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当回头看此事时,还是能从中汲取许多教训和经验,对我们今天的领导用人,仍有借鉴意义。

一、识人的过程是长期而复杂的

作为军事家、谋略家的蜀国丞相诸葛亮,其用人水平也非常人所比。那么,为什么在马谡的问题上,他会犯这样一个低级错误呢?人事管理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识人的过程是长期而复杂的,不论多么高明的领导,有时候也会出错。那么马谡是如何获得诸葛亮赏识的呢?

建兴三年,南方少数民族部落首领孟获起兵犯境侵略,诸葛亮亲自带兵远征。有一天,中军帐外报传天子差使命来了,这位天子使命就是马谡。此时诸葛亮对马谡并不十分了解,也只是从朝中大臣口中听说过他有一定的谋略。诸葛亮非常爱才,自然就想看一看这位传说中的人才究竟才高几斗,于是当晚就留马谡在帐中谈论当前的形势。他说:“久闻幼常熟读兵书,才识过人,望乞赐教。”马谡见诸葛亮十分虚心,也就开门见山说:“我有一个建议。正所谓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孟获部落依仗地远山险,不服朝廷久矣,如我们凭一时之勇征服了他们,他日大军一撤,他们又会卷土重来。到时候丞相为了一统天下而北伐中原时,必定会腹背受敌。因此,建议丞相攻心为上,这才是上策。”诸葛亮一听,心里不禁暗叹:“此人虽然年轻,但却有如此的战略眼光,不仅对于征服南方部落的建议与我已定下的攻心为上相同,而且其远见也正合我对未来的判断呀。与朝中那些贪图安乐的大臣真是不同。”于是,诸葛亮上书朝庭,决定留下马谡作为参军。诸葛亮初识马谡,马谡给他留下了很好的第一印象,而第一印象在识人的过程中往往有着先入为主的作用。现实中有许多人才,如果能给各级领导特别是掌握用人大权的书记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的话,那么其后来的发展往往要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这个角度上说,马谡第一步是成功的。

几年过后,新的魏主曹睿即位,诸葛亮觉得攻打魏国的时机已经成熟,但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没有完成,那就是如何除去心腹大患司马懿。此时马谡又不失时机地向诸葛亮献上一计:司马懿掌握兵权,在朝中权势过大,使得新的魏主曹睿对他存有很强的戒心。可利用君臣间的猜忌,派人到洛阳等处散布流言,说司马懿欲起兵谋反,再借司马懿名义,作告示于天下,使曹睿相信司马懿真的会谋反。这与诸葛亮的想法又是一致的,于是依此计行事后,司马懿被解除兵权,闲赋在家。诸葛亮扫除这个对手后,立即部署北伐曹魏事宜。这次建议以后,诸葛亮认为马谡是个可用之才,这也与他精于谋略的性格相符。许多领导在识人的过程中,往往会比较重视那些与自己的主张和意见相同的人,这也符合一般规律。尽管各级领导都明白,要团结与其有不同意见甚至相反意见的同志一道工作,但大多数领导不太容易做到。

二、用人事关成败,决策要慎之又慎

识人是基础,用人是关键。如果说诸葛亮在识人过程中并没有重大失误的话,那么他又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做出用马谡的决策呢?

诸葛亮初出祁山,骂死王朗,连败曹真,收服姜维,魏国朝野震惊,眼前蜀军逼近洛阳,局势告急,魏主迫不得已重新起用司马懿,统兵抗击蜀军。司马懿的谋略与诸葛亮不相上下,他一出手便消灭了意欲降蜀与诸葛亮里应外合攻取洛阳的孟达,并乘胜直取街亭,欲断诸葛亮的咽喉之道。当诸葛亮得知这一情报后,当即决定派兵镇守街亭。此时的马谡早就跃跃欲试了,他向诸葛亮请命镇守街亭。一生谨小慎微的诸葛亮有些担心地说:“街亭虽小,但关系重大。街亭四周无城郭,又无险阻,对方又是司马懿,你马谡恐怕不行。”但急欲立功证明自己的马谡夸口说:“不要说司马懿,就是魏主曹睿亲来,又有什么可怕,我愿立军令状。”也许诸葛亮也希望马谡通过此役能一战成名,加上此时马谡在诸葛亮心中的地位已经今非昔比了,就这样诸葛亮同意了马谡的请求。但诸葛亮还是十分谨慎,为了确保马谡的胜利,诸葛亮又派了富有实战经验的王平辅佐马谡,还让大将高翔、魏延随时支援马谡。

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对用马谡做主帅的决策是有明显疑虑的,也许诸葛亮想给他看中的人才一个成名的机会,或许他觉得主帅的谋略比带兵打仗的经验更为重要,让他做出了这样一个错误的用人决策。恰恰是这个决策,给诸葛亮的大局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结局。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一个好的领导,主要应该干好两件事情,一是出点子,二是用人。出点子即谋划全局,决定事业发展方向与路线,用人即用符合实现这些目标的人去执行完成任务。这正是毛泽东的名言“政治路线决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目标规划的再好,终究要适合的人去实现,那么用人的问题就更加关键了。因此,在各级领导用人的问题上,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含糊,必须慎之又慎,确保万无一失。人才成长必须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论修养的提升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二者缺一不可。当人才的能力素质还没有达到其拟任岗位时,切不可拔苗助长。

三、领导的理论提升不能替代实践经验的积累

马谡失街亭的过程,许多人都很熟悉,主要是由于他没有带过兵,又不听副将王平的建议,在布防、守备、行军、作战等实践性环节上自以为是,忘记了兵书上的谋略只是理论。例如在布防时,王平建议在道口布防以阻魏兵,马谡不同意:“大路口岂是下寨之地。那边有座孤山,山上都是树,此乃天赐高险地势,可上山驻扎。”王平问:“如魏兵围住孤山,如何是好?”马谡大笑:“真是妇人之见!兵法上说:凭高视下,势如破竹。如魏兵敢来,我从山上冲下,杀他片甲不留。”但王平又有疑惑:“如魏兵在山下断我汲水之道,必将不战自乱。”马谡却更不以为然:“你休要罗嗦了,《孙子兵法》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若水源被断,我军定置之死地而后生。”王平见马谡执意不听,便带了部分人马离开高山十里处下寨,并将驻兵情况画成图飞送诸葛亮,然而,一切已经太晚了。从这些对话我们也可以看得出,军队的指挥官也好,国家的领导干部也好,其理论知识再多再专,理论功底再深再厚,都不能替代实践中形成的经验和能力。

后来司马懿兵临街亭后,恰恰如王平所言那样攻打蜀兵的。这也证明了实践经验的积累是领导成长的必由之路。司马懿命张颌引兵挡住王平来路,命申耿、申仪断了孤山汲水道路,待蜀兵自乱,然后乘势攻山。马谡依照兵书所云“凭高视下,势如破竹”来指挥,但蜀兵见魏兵势大,不敢下山,马谡大怒立斩二将,蜀兵方才冲下山来,一番厮杀之后,魏兵把蜀兵又赶回了山上。马谡见势不妙,只得紧闭寨门,等待援兵。但此刻王平人马太少又被张颌拦住,无法支援。几天后,饥渴难耐的蜀兵并没有象马谡想象的兵书上云“置之死地而后生”那样奋力死战,却纷纷下山降魏。司马懿又命人放火,马谡最终弃山逃跑,街亭失守。司马懿乘胜追击,击破了高翔、魏延的支援,夺下列柳城,引兵直取诸葛亮。至此,蜀汉的攻势被彻底瓦解,虽然诸葛亮使出浑身解数,以空城计击退魏兵。但攻势从此转折为守势,街亭之战不仅是战争的转折点,使诸葛亮丧失了收复中原的最佳时机,也差点令蜀军全军覆没。所以,兵者,国之大事。一场战役,可以决定一个国家前途命运,一个用人上的成败,可以决定事业的兴衰。

四、用人所长是用人的一般规律

诸葛亮兵败回到汉中,无地自容的马谡自缚跪于帐前,诸葛亮痛心疾首:“你自幼饱读兵书,临走我几次告诫,你也以全家性命领此重任。如今败军折将,失地陷城,如不明正军法,何以服众?”马谡被斩以后,诸葛亮大哭不已,左右大惑:“幼常罪有应得,既正军法,丞相又为何痛哭不已呢?”诸葛亮道:“我并不是为马谡哭啊。我想起了先帝临终的嘱咐:“马谡言过其实,未可大用。今天果然应验了先帝预言,我深恨自己用人不当。”

人事管理的宗旨是要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从而实现人岗的最佳结合,从而发挥出最大的效益。用人所长是用人的一般规律。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才都有优缺点。作为各级党委和领导,在决策用人的时候,首先要看这个人从总体上适合什么样的岗位,根据其性格特点、知识结构、任职经历、气质等,判断这个人才是个将才还是个帅才,是适合作决策还是适合执行。然后,可以根据人才具体的长处与特点,把其放到最适合发挥其作用的岗位上去,切不可随自己心意而动,更不能用人之短。

诸葛亮毫无疑义是一个军事家、谋略家,但他在用人所长方面却有缺陷。例如,蜀将魏延忠心耿耿,智勇双全,是三国后期一员不可多得的大将,但诸葛亮却认为其“脑后有反骨”,怕管不住他而在死前设计斩杀魏延,结果造成“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尴尬局面,加速了蜀汉在军事上的衰退。而他非常赏识的马谡、李严,虽具有一定才能,但却没有被用在最合适他们的岗位上。尤其是马谡,在以攻心为上打孟获、以用反间计使司马懿被解除兵权这两事件上,的确立了大功。应该说,马谡熟读兵书,精于谋略,在参军这个位置上他干得非常出色,但他显然并不适合担任主帅这样的岗位。

事实证明,用人正确与否,事关事业成败。遵循人事规律,用人所长,就能事业发达,违背人事规律,用人所短,必定事业衰败。

猜你喜欢

街亭马谡谋略
我是“诸葛亮”
军中无戏言
马谡失街亭与诸葛亮有关?
马谡失街亭
《失街亭》教学实录片段
毛泽东在反“围剿”中的军事信息谋略
诺曼底登陆战役的谋略运用及其启示
中国古代兵家谋略浅谈
军事谋略与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