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他”的源由发展考究
2016-01-13张甦
张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088-01
最近,笔者对于第三人称代词“他”的发展发生了浓厚兴趣,并且通过查阅考察发现了一些值得学术界商讨的地方。
在今天虽然“他”已经成为了一个地地道道每天用着的第三人称代词,但在学术界,对于“他”的真正作为人称代词用法的认定却一直是个众说不一的话题。
在笔者看来,魏晋南北朝时期应该是“他”字由无定代词经由旁称代词向第三人称代词的过渡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用作第三人称代词的“他”,应该是唐代出现的。
笔者经过考察认为,“他”字在上古文献中大多用作无定代词,加在名词的前面,当“别的”、“其他”讲。如果指称的对象诗人,通常作“他人”。
具体到“他”何时成为第三人称代词,潘允中先生认为“公室四分,民食于他”(《左传·昭公五年》)这一句里的“他”是最早最可信的第三人称代词,笔者认为是不妥的。笔者赞同吕叔湘先生对于第三人称代词“他”的认定:作为第三人称代词必须是专指的,不是泛指的,必须是有定的,而不能是无定的。考察汉代文献《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他”没有一例用来指称人的,但是却常常出现“他人”。考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献《搜神记》、《世说新语》、《百喻经》,这三部文献中“他”字出现的次数分别是16,8,41,“他”没有一例可以用为第三人称代词,但是有个别“他”的用例一直为许多学者争论。
如:(1)颜置脯斟酒于前。其人贪戏,但饮酒食脯,不顾。数巡,北边坐者忽见颜在,叱曰:“何故在此?”颜唯拜之。南边坐者语曰:“适来饮他酒脯,宁无情乎?”(《搜神记》)
(2)如彼愚人,被他打头,不知避去,乃至伤破,反谓他痴。(《百喻经》)
这两个例子中的“他”吕叔湘先生认为是第三人称代词,郭锡良先生认为不是第三人称代词。笔者认为这两例都不是第三人称代词“他”。《搜神记》中的这一例据江蓝先生的考证,是唐代人的作品,所以作为唐以前的例子是不合适的。而第二个例子,“他”应当为“别人”这个意思,因为这里的“他”是无定的,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第三人称代词。
所以笔者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应该是“他”字由无定代词经由旁称代词向第三人称代词过渡的时期。俞理明先生通过对汉魏六朝佛经中的“他”的详细分析,得出当时还未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这更有力地证明了笔者的观点。
而真正意义上的用作第三人称代词的“他”,应该是在唐朝出现的。如:
(3)世人欲得知姓名,良久问他不开口。(高适《渔父歌》)
(4)觅他不可见,出入无门户。(寒山子《诗三百三首》)
(5)无事风声彻他耳,教人气满自填心。(《游仙窟》)
事实上,初、盛唐第三人称代词“他”的发展并不是很迅猛,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晚唐直到宋代第三人称代词“他”才迅速发展了起来。
现在的人们可以清晰看到的是,宋以后,“他”作第三人称代词的使用越来越频繁,直到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他”还依然使用。
而在上古,并没有用法完备的第三人称代词。准确的说,是到了南北朝,随着佛经的翻译,白话文学的兴起,第三人称代词用法不完备已经不能适应汉语交际和汉语语法逐渐严密化的需要,于是产生了新的第三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他”、“渠”、“伊”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因此,唐代才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用作第三人称代词的“他”的出现时期。作的热情,让他们看到了生活的万水千山、叶绿花红的美景,让他们有了“有话要说”“有话可说”的写作冲动与激情,所教班级学生的写作水平迅速提升,不但在平时考试和中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而且在各级各类作文竞赛中也频频获奖。
实践证明:细心引导学生关照内心、抒写真情;启发学生张扬个性、以手写心;鼓励学生留心生活、收藏点滴,是初中作文教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