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文化的传承

2016-01-13赵蕾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体育文化传承体育教学

赵蕾

摘 要:本文主要对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文化缺失的表现进行详细的论述,并对体育文化的传承提出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051-01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在体育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往往更注重体育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对大学生体育文化的教育和培养,这种重技能、忽视人文教育的体育教学模式无疑不利于大学生身心的共同发展。针对于此,在实际的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体育技能和体育文化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

一、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文化缺失的表现

1、以兴趣、休闲、娱乐为标志的教学内容产生异化。当前,各个高校进行的体育教学改革,有些改革的内容倾向于:一是根据学生的爱好、兴趣、接受性等因素,来确定体育教学的内容;二是忽视学生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等意志品质的培养。这些改革没有体现体育文化的传承,只是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或以娱乐、休闲为主,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一些极具文化特征并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较大促进作用的运动项目往往被忽视,甚至出现学生不喜欢体育项目就不被安排课程现象。

2、竞技为标志的经典体育文化被逐步的淡化或者缺失。人类的共性在多数情况下是通过经典文化来传承和体现的,经典文化与现实的差异性就是经典文化的一个独具特色的特征。在经典文化的氛围中,人们更易深刻的感悟到人生更多层次的审美沉淀,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世界。公平、公正、团结合作是现代竞技体育固有的特点,也是现代体育文化的主流思想,更是体育教学中体育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目前,许多所谓的体育教学改革已经将竞技体育的经典文化淡化甚至缺失,更多强调的是只是娱乐、休闲。

3、体育教学内容多元化,体育自身文化研究淡化。体育教育理念的不断多元化,使得教学内容、形式也层出不穷。目前,部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特征之一是把和体育有联系的内容也过多地纳入教学中去,比如,思想、道德、人文、社会等。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往往出现忽视对体育自身文化的研究和教育的情况,这就必然导致体育教学中体育自身文化教育不突出、内容广泛没有重点等现象。

二、体育教学中体育文化的传承

1、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学到的体育技能、知识就是学生的体育素养,可以引导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形成正确的体育观,是学生在体育教学的影响下形成的社会、精神、体育能力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在现阶段的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要根据社会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改变以前单一的生物体育观教育,建立一个多元化的体育教学观,从知识、技能、个性、品德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因此,高校体育教学要逐步的改变教育理念,从育体向育人的教育理念慢慢过渡,把大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教学的目标。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在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的模式上,结合科学的运动实践教学来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能力、意志品质等,给大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打好坚实的基础。人的素养对文化的传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推动抑或阻碍文化的发展有赖于每一个个体的基本素质。大学生是文化传承的中流砥柱,肩负着文化传承的责任和义务。大学生在传承体育文化的同时,要学会选择和创新,使得体育文化时刻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所以,只有不断的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才能保障学生能够真正的对体育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

2、改革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只有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才可以让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得到更高水平的发展,才可以创造出充满文化氛围的体育教学环境,才可以让学生在浓郁的体育文化氛围中学习到体育知识和技能,从而达到强健身体与文化熏陶的双重目标。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改变以往以传授技能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模式,做到体育技能与文化共同进步,这样才能达到体育教学知识的多向交流和教学氛围的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体育文化与技能并重这一特点,注重为学生营造体育文化氛围。总之,现代的体育教学模式是一个文化观念、理论知识、运动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只有不断改革体育教学观念,才可以让学生对体育文化的认识得到变化和提高。

3、有效利用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是体育课的延续和补充,因此,有效利用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可以将课堂学习的内容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形成有机整体,让学生更深刻、完整的加深对体育文化的理解。课外体育活动可以通过网络教学、俱乐部、体育社团等形式来实现,也可以通过举办体育知识讲座等来实现。体育本身就是一门多样化的课程,体育的课外活动形式也一定要做到多元化,让学生在多元化的体育教学氛围中认识体育,继而传承体育文化。

4、对体育竞赛进行创新。为了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就要对目前高校中的体育竞赛模式、观念、内容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创新。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出发,可以将高校的运动会演变为体育节,名称的变革意味着校运会的性质、对象、目标、功能等的根本改变。将高校运动会的模式、内容进行拓展和创新,使得体育竞赛更具文化意味和魅力,从而使学生在筹备和参与运动会的同时更多的了解体育文化。

5、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建设。大学生体育文化的培养是体育知识、体育能力、思想意识、价值观等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体育文化对学生的意志品质、价值观念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可以通过树立运动项目宣传牌、运动项目简介、注意事项、技术要领等来进行体育文化的宣传,也可通过体育明星、体育格言来进行体育文化宣传,从各个方面来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为体育文化的传承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秦立凯;黎小龙;赵先卿.从文化传承创新视角审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03)

[2] 杜 放;张守伟. 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审视与考量[J]. 体育文化导刊.2014(07).

猜你喜欢

体育文化传承体育教学
试析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