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获真知 反思促成长

2016-01-13关宏宇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教学反思课堂教学

关宏宇

摘 要:作为小学生初学日记的教学案例,《日记两则》既有夯实基础知识,实现情感熏陶的基本任务,又有吸收新文体,掌握新技能的突破性要求。《日记两则》的课堂教学以识字教学、文本解读和拓展延伸三大板块为主体,本文在分析解读教学环节的基础上,从教学机智与心得体会,教学思考与改进方向,传统模式与探索创新三大方面进行反思,以教学实践为前提,通过反思课堂教学,促进教师成长。

关键词:《日记两则》;课堂教学;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006-02

《日记两则》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文章是小学生学习日记具有教育意义与启发作用的典型案例。此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课文选取的两则日记以“梦”为线索贯穿始终,相互照应。将两则小日记合并为一篇课文的目的是把一件事表达清楚,叙述完整,给人以整体感。本课教学以“由部分到整体”为教学思路,从基础字词到文本解读,由部分理解到整体把握,用两课时的教学时间,逐步完成教学任务。针对《日记两则》的教学实践,本文从课堂教学与教学反思两大方面进行总结思考:

一、课堂教学

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教学设计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时,不容忽视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下面以识字教学、文本解读以及拓展延伸三大板块为例,进行思考与解读。

1、识字教学,激发兴趣。

识字教学是义务教育阶段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基础,更是学好其他学科、获取更多知识的基石。针对本课生字多、多生字的现象,笔者秉着“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这样一个系统性原则进行识字教学。由生字认读到生词解读,由字词回归句子,最终落实到课文进行重点解读。生字是教学的重点,在生字教学中,我采用学生领读、全班齐读、教师指正带读、开火车连读等方式进行,并通过“摘苹果”的游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生字识记的效果,最终通过读句子将生字、词语回归文本,明确词语意义,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学会应用。

2、文本解读,情境交融。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本的教育意义对于文本解读至关重要。本文写作的明线为小作者的“梦”,暗线则是小作者的感情变化,通过小作者“高兴(期望)——不高兴(失望)——高兴(理解)”的感情变化深入理解文章“关爱他人”的主题思想。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此处设计了更具直观感受的面部表情图片来代替生硬的文字板书,将作者的感情变化用实实在在的可视图片展示出来,化抽象为具体。

此篇课文两则日记联系紧密,不可分割。因此,在课文教学中也秉着统一性、整体性的原则。通过三个环环相扣的问题设计进行文本解读:“我做了什么梦?我梦想成真了吗?我又做了个什么梦,与第一次有什么不同?”在问题解读中加深对“一定”、“迫不及待”、“就是没有”等重点词语的理解,进而感受小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在学生把握课文感情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小组赛读的形式,引导学生带着感情再读课文,加深个人感受。

3、拓展延伸,学会应用。

此课的文体形式为日记,日记的写作训练对于小学生培养写作能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教学之初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本课的形式,让学生模仿课文格式写当天的具体情况,并总结概括出日记的特殊写作格式:日期、星期与天气情况。教师在教学总结时引导学生学记日记,记录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进而让学生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生活这个大环境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与教训,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以本课为例,下面从教学机智与心得体会、教学思考与改进方向以及传统模式与探索创新三方面进行反思。

1、教学机智与心得体会。

教学过程中偶然事件时时在发生,刻刻在上演,在小组赛读的过程中,班级中一个有“强迫症”倾向的孩子开展了自己的手工业,我在巡视过程中成功缴获纸折的爱心一枚。为了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唤醒孩子重回课堂,我并没有选择当堂批评。相反,我对他的心灵手巧表示佩服,并联系本课主题,以爱心作结,感谢他的劳动成果给老师的课堂教学创造了富有意义的教具。实践证明:保护比批评更能有效地唤醒孩子!

2、教学思考与改进方向。

教学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反思并总结,明确教学中的得与失,思索教学的改进方向。针对本课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1)丰富教学方法,实现多元教学

在识字教学中,本课选择的是部件识字与字族识字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本课共八个需要会写的生字:“份”、“粉”、“昨”、“晴”、“姑”、“娘”、“妹”和“读”,它们之间彼此联系,形成体系。在教学中,我们不仅应该从字音、字形与字义的联系出发,更应该渗透文化内涵,对于“亻”、“米”、“日”、“女”与“讠”等部首进行字源分析,加深学生对于汉字的理解,实现知识积累与文化熏陶的和谐统一。

在词语教学时,本课选择了按词语在文中排列的顺序依次诵读,这虽有助于学生连贯性思维和记忆,但整体模块显得有些死板,不够灵活。因此应依据教学情况,在学生掌握的基础上,适当放宽形式,进行选读、抽查提问、挑战读……设计多元化的识字游戏促进学生学习,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在快乐不断成长。

(2)关注学生学情,力求分层教育

教师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是目标,达到教学效果是根本。因此,在教学中更应着注重教学效果的考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差别的问题设计,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获。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适当放慢教学速度,稳进求实,夯实基础。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孩子是他们的第一标签,学生是他们的第二身份。在教学中应恰当使用教学语言,让语言规范化、通俗化、适龄化,必要时甚至可以使用儿童化的语言拉近彼此的距离。教学中避免使用晦涩难懂、让学生一头雾水的语句。

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在教学中应该多观察,勤巡视,及时进行有效提醒。教学中要善于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激发学生走进课堂的兴趣,做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关注学生成长,成就有效课堂,力求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3)提升自身素质,规范教学指导

板书在教学中具有提示、示范、总结的作用,对于板书,教师在精心设计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板书的规范、美观。对于刚刚学字不久的孩子而言,书写示范尤为关键。美观、逻辑清晰而富有新意的板书对教学具有锦上添花之效。

对低年级的学生,书写指导十分重要,让学生认识、分析、理解、衍生生字是教师每课必须进行的基础指导。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学会利用多种识字方法进行有效学习,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字形的细微变化,进行示范指导,促使学生的书写规范化。

3、传统模式与探索创新

记日记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即日记的格式:日期、星期、天气状况。三者与文章课题书写位置相同,写在正中间,需要注意的是日期、星期、天气状况之间需要空两个字符进行间隔。本课的课题为《日记两则》,在传统的模式中,日记不写题目,然而将两则内容相关的日记作为一个整体形成文章,便赋予它一个标题,这也是本文区别于传统日记模式的关键。

在写作中,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明确日记的主题,人们开始给日记加标题,此类以网络日志为典型代表。有标题的日记能生动有效地记录生活,凸显写作主题;没有标题的日记遵循了传统格式的要求,形式规范。然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是应该要求学生一板一眼地套用传统格式,还是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形式创新?就本课而言,层层递进,稳进求实不失为教学要义。教师以引导学生明确文体规范为基础,拓展延伸、探索创新为导向,在学生掌握日记的基本格式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进行日记作文的创作。

教学是教学相长、共同成长的过程,作为教师就要做到:在教中学,在学中教,通过教与学的相互促进不断成长,在这一过程中教学反思功不可没。无论是教学或是生活,都能让我们在反思中进步,在进步中成长!

参考文献:

[1] 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课程教材研发中心.语文(二年级上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12.

[2] 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课程教材研发中心. 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06.

猜你喜欢

教学反思课堂教学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