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综合国力与军事力量的关系

2016-01-13尚飞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高技术秦国实力

尚飞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002-01

一、论综合国力与军事力量的关系

庆祝抗战反法西斯胜利七十周年阅兵之际,举国欢庆,不少中国人都把注意力转移到了盛大的阅兵仪式上。其中不仅有中国人,外国人也对中国国情的阅兵式很感兴趣。因为从一个国家的阅兵式中可以看出这个国家基本的国防程度。我国在革命战争时期就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支援战争的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进一步提出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关系的理论。毛泽东指出,国防不可不有,为了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但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进一步指出,国防建设要服从经济建设的大局,国家经济力量强了,就可以拿出比较多的钱更新武器装备,加强国防。国家经济条件是国防力量的物质基础,而国防力量又是经济发展的坚实保障。

古书有云:“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这些都说明只有使国家经济繁荣富有,国家武装力量才能强盛。在秦朝统一天下之前,秦国发动了商鞅变法。商鞅对经济的改革是以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为重点。这样使得秦国经济制度走上一个新的台阶,使秦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了起来。在政治方面,规定爵位依军功授予。 由于推崇战功,秦国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强。秦国在对外战争中,国力进一步增强,从而扭转了长期以来被动落后的局面。然而最重要的就是秦国在良好的经济制度的情况下“富国”,而在国家经济水平提高的情况下“强兵”。这样,使得秦国超越了当时所有的国家,轻易的统一了六国,成为中原的霸主。因此国家经济条件与军事力量是相辅相成,共同进步与发展的。

20多天短暂的伊拉克战争,是目前战争史上运用高新科技含量最高,对世界格局影响最大的一次。而高技术战争的基础是高技术,发展高技术仅仅用有限的国防经费是不够的,需要有国防经济整个系统来支撑。而且光有钱还不是唯一的条件,国防技术人才和国防技术设施要与高技术的发展相适应。为了发展高技术,需要动员整个国家的尖端技术力量,而不单纯是军事技术力量。经费和技术,是发展高技术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我们应该看到伊拉克国防意志和传统的作战模式与现代化装备齐全的美英联军的国防意图和现代化作战模式的利与弊。新时期对国防的影响和世界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向。我们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加强我军信息化和机械化建设,积极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推动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势不可待。这就需要强大的综合国力(经济实力)做坚实的后盾,为其提供物质上的支持。然而国防建设可以带动经济发展,国防建设是由科技和工业实力所保证的,合理的国防建设可以促进工业的发展,盘活个企业间的联系,可以提高科技水平,促进科技的发展,也就是说只有国防建设有了,军事力量强大了,我们才能更安心的发展经济。

我们有理由相信,信息化军事变革中的国防信息化是依托国家信息产业的强大支撑作为其发展动力的,并植根于整个国民经济和科技基础之中。我国信息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积累了雄厚的自主创新和生产能力,这为我国国防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随着军民一体化的加速实施,中国的国防实力将更上一层楼。

从现在世界发展的趋势看,许多国家通过增强以经济、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特别注重发展高新科学技术,增强经济实力,提高民族凝聚力等,实现富国强兵。二十一世纪国家之间的较量是以综合国力为基础,以经济实力为先导。没有实力就没有外交地位。在世界史上没有见到过任何一个国家在没有实力的情况下却拥有很高的国际地位。国际地位不是天生的,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的。可以说,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国防力量的有机组成部分。换个角度来说,我们要全身心地为国防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公民个人对国防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不仅对军队的武器装备作战理论,编制体制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对军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构成战争基本要素的人,武器装备及人与武器的组合方式,都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高技术战争,实质上是高科技的较量与对抗。作为战争主体的人,谁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并把其科学有效地运用于战场上,谁就可以获得战场上的主动与优势。因此我国更要加强对公民个人国防教育的培训。

国防教育,是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发,有组织,有领导地在公民中进行灌输国防知识,培养国防观念, 提高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各种素质的活动。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必不可少的基本教育。加强国防教育、树立国防观念,是关系到国家强弱和民族兴衰的大事。国防教育对经济建设有巨大促进作用。一方面,国防建设不能离开经济建设孤立地进行,它必须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另一方面,经济建设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国防实力作保障,经济建设的发展也是不能持久的。国防教育是培养合格党政干部人才必要环节。

在培养公民国防意识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培养公民的忧患意识。这是一种防范意识和预见意识,表现为坚强意志和奋发精神。它是公民学习国防教育重要的精神动力。中华传统的忧患意识,具有四个鲜明的特点:其一是从安身立命的高度重视忧患意识,其实就是强调我们不能安于现状,要有世界危机感,随时准备好与其他国家进行斗争。如果不这样的话,每个人活的恬静安逸,当战争发生的时候,这个国家就要灭亡了。其二是把忧患联系于对历史规律性的认识,要求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福可以转化为祸,祸也可变化成福。只有做好这种思想教育宣传,人们才会全面的理解忧患意识以及接受国防教育的重要性。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纵观国际形势,我们需要培养一种世界的眼光,军事理论课就是培养我们基本的国防知识和积极投身国防建设和为国效力的精神。现代战争告诉我们战争就是人民的战争,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必须依靠于人民的力量,我们就是未来战争而需要的复合型人。祖国的重任肩负于我们身上,祖国仍需加强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增强民族意识学成报效祖国,祖国明天辉煌关系我们,祖国明天会更美好。

猜你喜欢

高技术秦国实力
软实力致胜
秦国的“拐点”
秦国的东进与东出
瞒天过海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欧阳明高技术控的产业情怀
航天项目管理——高技术复杂项目管理
高技术条件下空袭与反空袭的作战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