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则小故事的启示

2016-01-12田长明

化学教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实验方法问题设计解题技巧

田长明

摘要:从“丰子恺说‘丰’”、“换一种思路”、“养牛之道”、“学会取舍”四则小故事中得到的启示入手,阐述了在化学教学中要学会选择合理的知识情境、恰当的实验方法、多元的问题设计和合适的解题技巧。

关键词:故事选择;知识情境;实验方法;问题设计;解题技巧

文章编号:1005-6629(2016)1-0029-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故事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通过多种故事形式,记忆和传播着一定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引导社会性格的形成。故事可以给人生以智慧与启示,同样也可以给我们化学教学以启示。

笔者从四则小故事中得到启发,谈谈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学会正确“选择”。

1.知识的情境要有选择

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可以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将教材上的教学内容转化为问题,通过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的情境创设来完成课堂教学。但我们对问题的情境一定要有所选择。

故事一:

丰子恺说“丰”

一次,著名画家丰子恺遇见一个商人,他自我介绍道:“鄙人姓丰,咸丰皇帝的‘丰’。”商人不解。丰子恺又说:“五谷丰登的‘丰’。”谁知商人仍不知道是哪个丰,丰子恺哭笑不得,只好拿笔在纸上写了个“丰”。商人一看,连声赞道:“这姓不错!是‘汇丰银行’的‘丰’啊!”丰子恺也乐了,心想:不错,“汇丰银行”的确比‘五谷丰登”要时髦,比“咸丰”要通用。

没多久,丰子恺又遇到一个农民。他自我介绍道:“鄙人姓‘丰’,汇丰银行的‘丰’。”农民摇头表示不知。丰子恺就说:“咸丰皇帝的‘丰’。”农民仍是摇头。

丰子恺只好在他手上写了个“丰”。农民忙说:“好姓好姓,五谷丰登的‘丰’啊!”

丰子恺恍然大悟,这说话也是一门学问,对待不同的对象,要说的话还真不一样。

丰子恺通过对不同对象的自我介绍,悟出“对待不同的对象,说的话要不一样”。网络上有图1所示图片,虽然有点极端,但这恰恰说明了不同年代出生的人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是不同的,从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是不同的。因此我们的教学对象不同,知识情境的设计也应该不同。

案例1:小木条比小煤块容易被点燃,说明可燃物燃烧与▲有关;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刨花比木块容易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与氧气的▲关,还与▲有关?

这道题情境的选择就有点不妥,“刨花”是什么?80年代前出生的人大多数见过刨花,因为过去家里添置家具,一般是请木工到家里来做活,孩子见过木工操作的场景,会接触到刨花和木屑,而且过去农村家庭里做饭一般用土灶,刨花可用来生火,那时的学生有真实的生活体验。但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没有见过刨花,因为现在家庭房屋装修,孩子基本不会在场。因此教学中设计这样一个陌生的情境是不合适的。

如果要证明燃烧的程度与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我们可以设计下列实验情境:

2.实验的方法要有选择

现在教学中“探究”是一个高频词。探究实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符合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基本过程,实验一般程序为:发现和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收集有关的资料和数据-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分析、研究处理资料和数据-泼现规律形成结论。

实验探究的意义不言自明,但是不是我们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实验都应该探究呢?

故事二:

换一种思路

有位摄影师,年年给大会拍照。人数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可是有个问题总是困扰着他:照片上总是有人闭眼。为了统一步调,摄影师按照常规做法,高声叫道:“大伙请注意,我喊一、二、三,喊三的时候,千万不要闭眼睛!”可是不管怎么强调,咔嚓一声照下来,总会出现闭眼的。这些人看了照片,自然不高兴:我们90%以上的时间都睁着眼,你为什么偏偏在我闭眼的时候照呢?这不是出我的丑吗?

后来,这位摄影师换了一种思路,大获成功。他请所有参加拍照的人都闭上眼,听他的口令,同样喊一、二、三,在“三字时一齐睁眼。果然,照片冲洗出来一看,一个闭眼的都没有。全都显得神采奕奕,皆大欢喜。

化学教学过程中同样有时要换一种思路,不能盲目地跟风。探究性实验指实验者在不知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通过自己实验、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从而形成科学概念的一种认知活动。而验证性实验指实验者针对已知的实验结果而进行的以验证实验结果、巩固和加强有关知识内容、培养实验操作能力为目的的重复性实验。两者各有侧重,因此在“探究性实验”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不能忽视验证性实验的存在。

案例2:沪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124页中关于铁的冶炼设计了“观察与思考”活动,其装置如图:

笔者听了不少关于探究铁的冶炼原理的课,结果都不是太令人满意,原因如下:

(1)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还比较肤浅,不能对反应产物做出比较准确的假设。

(2)学生对CO性质的认识主要是毒性和可燃性,对CO的还原性还比较陌生。

(3)该实验对操作的要求比较高,特别是酒精喷灯的使用,实验过程中经常出现酒精喷灯熄火的情况。

(4)不能对产物铁做出准确的判断。有学生说用磁铁吸引,如果能被吸引,证明是铁,学生不知道Fe3O4也具有磁性,也能被磁铁吸引;有学生说红色的氧化铁变黑,证明是铁,学生不知道Fe3O4和FeO也是黑色的。

因此如果把这个实验变成验证性实验,就不会有上述问题。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对实验的方法—定要有选择,不能把“探究性实验”放之四海而皆准。

3.问题的设计要有选择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提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一个出色的教师,不是指点学生入住现成的“高楼大厦”,而是促使学生去“添砖加瓦”,只有精心编制出高质量的问题,才会充分发挥问题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问题应是多元化的。利用多角度、多层面、多样性的问题,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并充分发展这方面的优势智能,使化学学习达到最佳状态。

故事三:

养牛之道

我们旅行到乡间,看到一位老农把喂牛的草料铲到一间小茅屋的屋檐上,不免感到奇怪,于是就问道:“老公公,你为什么不把喂牛的草放在地上,让它吃?”

老农说:“这种草草质不好,我要是放在地上它就不屑一顾;但是我放到让它勉强可够得着的屋檐上,它会努力去吃,直到把全部草料吃个精光。”

上述故事告诉我们,如果对事物一览无遗,也许一切都会索然无味。因此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对问题要选择多元化的设计。

案例3:对食品中的有机物中各种营物质的认识和利用,我们可以设计下列几个问题:

设计角度1——认识各种营养素的存在

例如:能调节新陈代谢,但一般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可从水果、蔬菜中摄取的营养素是( )

A.蛋白质 B.糖类 C.油脂 D.维生素

设计角度2——学会各种营养素的搭配

例如:欢欢在中考前每天只吃:米饭、牛肉、蛋汤、大虾、鱼。为了使营养均衡,你觉得他最好还要吃( )

A.猪肉 B.河虾 C.青菜 D.牛奶

设计角度3——了解食品说明书的使用

例如:下面对芝麻酱说明书的判断正确的是( )

D.钙铁含量低于豆腐和鸡蛋

芝麻酱

每100g含有:

蛋白质:19.2g 脂肪:52.7g 碳水化合物:16.8g

维生素A:17ug 铁:50.3mg 硒:4ug

(含钙:相当于300g豆腐;含铁:相当于800g鸡蛋)……

(提醒:可引起部分婴儿过敏性皮炎)

4.解题的技巧要有选择

一题多解是教师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一题多解是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审视分析同一题中的数量关系,用不同解法求得相同结果的思维过程。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生灵活地掌握知识的纵横联系,通过分析比较,寻找解题的最佳途径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是不是一题多解适合所有的学生呢?

学会舍弃

有两个人相约到山上去寻找精美的石头,甲背了满满的一筐,乙的筐里只有一个他认为是最精美“漂亮的石头虽然多,但我只选一个最精美的就够了。”甲笑而不语,下山的路上,甲感到负担越来越重,最后不得已不断地从一筐的石头中挑一个最差头!

通过上述故事我们可以悟出“舍弃”的重要性,有舍才有得。教学中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在讲解题方法的时候,过分强调“一题多解”。一题多解是有很多好处,但它不适合所有的学生,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异,知识基础也有不同,对一些学习能力较弱,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笔者认为不是要“一题多解”,而是“一题精解”。

案例4:t℃时某KNO3溶液50g,均分成两份。第一份蒸发10g水溶液恰好饱和。第二份加5g晶体亦恰好饱和。求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

方法1:设每份溶液中的溶质为xg

答:该温度下KNO4的溶解度为50g。

方法2:假设把原均分成两份的KNO4不饱和溶液看作成饱和溶液和水两部分(如图5)。

若要使它们变成饱和溶液,要么是蒸发水,要么是在水中加硝酸钾晶体,因此蒸发的水和加入的硝酸钾晶体可以恰好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从而可列出下列计算式:

答: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为50g。

上述两种方法中方法1比较常规,思维起点比较低,学生易于接受,计算相对复杂。方法2计算比较简单,但对于思维的要求比较高。在教学过程中,对基础比较薄弱的班级方法1应该精讲,而方法2可做简单介绍,对个别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开阔解题思路,切不可没有重点,没有选择,从而得不偿失。

有比较,才有选择,我们在教学中要选择的方面还有很多,例如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用书的选择、教学形式的选择等。我们只有慎重地选择,才会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和途径。

猜你喜欢

实验方法问题设计解题技巧
浅谈高中数学线性代数解题技巧与例解
前元音发音研究实验方法
物理“蒸发吸热”教学设计与实验方法研究
精设计,巧提问
分部积分公式的解题技巧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浅论化学实验的创新与发展
几类典型题的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