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我国医学教育的改革发展分析

2016-01-12杨秀娟王宇娜杨靖范叶柏

医学信息 2015年49期
关键词:改革发展医学教育新时期

杨秀娟 王宇娜 杨靖 范叶柏

摘要:知识信息时代的来临,推动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医学教育对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意义极大,随着日益增长的社会卫生需求,教育改革是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我国医学教育在新时期背景下改革发展的分析,指出关于促进医学教育改革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医学教育;改革发展;新时期

医学教育中涉及两个人们高度关心的民生问题即看病和上学,对维护人类健康培养卫生人才极为重要,与人类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针对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医学教育该如何完善改革并发展,本文将做以下解析。

1我国医学教育的现状

当前,我国医学教育质量还有待提高。虽然近几年来我国医学教育取得较好进步,但其难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社会进步及卫生事业改革的需求,没能充分认识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医学教育的重要作用和特殊规律,医学教学模式单一、方法不够创新等现状,都制约着医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时,医学教育结构还有待优化,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医学教育层次结构不合理问题愈发尖锐,其每年毕业生数量超出社会对卫生人才的年需求量,因此其结构规模须得进行优化控制。另外,我国虽有调整医学教育的专业设置,但专业结构不合理、口径相对较窄等问题仍然存在,必须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调整拓宽其口径。最后,我国对医学教育的管理还不够规范合理,普遍存在投入不足的现象。医学属于特殊科学门类,医生的职业极为特殊化,其教育的管理必须要严格规范,才能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而我国在这一方面明显还有不足,所以为保证医学教育质量,进行严格的规范管理是必然。

2医学教育改革思路

2.1创新教学手段 新时期的医学教育要求创新教学手段,改变传统填鸭式课堂教学,要凸显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多采取讨论交流的方式,通过师生双向互动促进教学的质量提高。同时,要改善理论灌输的抽象教学,引进国外先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情境教学等手段进行具体化教学。另外,医学教育与人们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医学教育要联想实际生活投身社会,多组织在校医学学生到社会实践的志愿者活动。最后,加强纵横联系,做到与相关院校共享资源,吸收海派文化,保证在校医学学生能够在不同智慧和学科知识交流中,成长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

2.2转变教学理念 传统教育理念下医学教育以封闭既定知识教育为主,医学学生既定课程修完,达到合格成绩便能结业。但自从加入WTO后中国在医学教育方面要求服务观念的强化,即不仅要重视人才教育培养的功能,更需要强调现代教育是提供给大众消费的一种服务。此外,要加强产业观,促进教育资源中市场配置作用的最大化。作为较强实践性的应用科学,医学院培养出的人才基本面对的都是社会和人才。所以,医学院校必须将学生思维习惯和能力培养放在首位,促进医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极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其实,关于教学理念改革的问题,早在上个世纪便有很多新的教育观念产生,这对医学教育深化改革意义深远。比如引导,由于医学知识更新速度快,各领域比如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命科学的发展较快,医学教育要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即“学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终身教育”,以这种分阶段教育连续统一体引导学生养成终身化学习概念。或是个性化的学习观念,在以往对于医学教育我国更强调其共性,不过现代医学教育去强调个性化的学习,以便学生更好的发挥出其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进而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作为高素质医学人才投身入社会当中服务人民群众。

2.3稳定教育规模 在急剧扩张了一个时期之后,医学教育有必要休养生息。和国际相比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唯一与其相同的,便在于大众化可带来多样化。不过相比之下我国还存在一个特殊化,即任何国家都达不到我国的速度。比如美国的精英教育是历经了四五十年才走向大众化教育,英国以及日本也都是在十几年之后才得以完成,针对我国而言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存在最大的困难就是学生就业和办学条件等问题。高等医学教育的特殊性更甚,人们都认为医学教育就是精英教育,特别是培养临床医生的临床医学教育更应该是精英教育。它的教学要求、培养目标以及学时要求是极为明确的。因此,在近年来的扩招之后其压力是前所未有的大。所以,我国在医学教育上今后基本就是要稳定现有规模。但稳定教育规模是动态过程,是对内部结构即层次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由此,稳定教育规模并非静态稳定而是动态稳定。

2.4协调教育结构 医学教育要协调发展严格控制规模是前提,提高教育质量是重点,加强基层卫生人才的创新培养,要办好各级卫生类职业院校和一流研究型医学院校,促进各具特色且协调发展的多层次多级别医学教育格局的形成。医学教育在专业设置上,要设置医学类专业及药学类专业和中医学专业,重视对中医学的教育,促使医学教育专业办学层次的提高,以便医学教育持续协调的发展。

因此,总体来说医学教育的结构调整包括层次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在层次结构上我国缺失的一流医学人才即高层次,这方面是当前我国最为紧迫需要修整的内容。现目前,我国千人口医师比较起世界平均水平或是已经超过许多,通俗来说我国缺失的并非是医师,而是高质量医生的缺失。这些年在全国医师资格考试中,本科学历参考的仅占总人数的1/3。但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进步发展,更需要大批量高质量的医学人才,也是我国政府当前的重要议事日程。一流医学人才的概念并不存在统一的说法,笔者认为所谓的一流医学人才,即在国家各类专家和国际医学同行之间皆处于相对领先地位的医者。我国对一流医学人才的培养参照的是国际上的基本条件,主要体现在最好生源和人才培养条件以及最长最高的学制学位,可实质上与国际上相比较我国在这方面还稍有欠缺。

而在调整专业结构方面。我国是大力提倡发展医学各相关专业。其发展势头在这几年来较快,形式可谓是喜忧各半。喜的是快速发展的数量,例如护理专业,发展至今已有接近百十来个护理本科专业。许多专业比如检验、放射、麻醉皆是成倍增长,原来的10来个麻醉专业现今也接近30来个,原来的20来个检验、放射专业现在也几乎高达五六十各专业点。此外,包括医学法学、医学英语、医学保险等专业也在快速增长。可却也有值得优的问题,比如某些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距离本科培养目标差距较大,所以在今后调整学科的过程中还应将改善和提高办学条件及教学质量视为重点。

3总结

众所周知,一个民族的振兴离不开教育,而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依附健康之上,加强新时期我国医学教育的改革发展,对培养全面高素质医学人才极为重要,医学院校必须从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协调结构等方面入手,才能显著性提高医学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章静.新时期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机遇与困境[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3):437-440.

[2]章静,黄睿彦.新时期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机遇与困境[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3):437-440.

[3]程彦斌,臧伟进,闫剑群,等.新时期我国医学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5):849-851,887.

[4]唐晓娟.新时期我国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7):44-47.编辑/冯焱

猜你喜欢

改革发展医学教育新时期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新时期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解析与思路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基于全面收费背景下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现状及改革研究
新常态下西部地区高校后勤改革发展探析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
深入基层开展继续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