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加强教改实践,有效实现高职教学创新

2016-01-12张春峰

科技资讯 2015年23期
关键词:教育改革高职教育实践

张春峰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综合素质高的技能型应用人才需求缺口很大,因此要求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要加强教育效果。如何更加贴切实际的进行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是高职教育系统应该深化探究和寻求结论的问题。本文从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介绍开始,列举了我国现阶段高职教育中存在的几类问题,然后从几个方面论述了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育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8(b)-0000-00

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设立高等职业教育这种教育模式以来,发展至今已经三十多年的历史,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人才体系的支持,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注重就业教育的高等职业教育地位也逐渐被抬升,这是由于高职教育自身的特点和特性所决定的。

1、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1.1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更加定向

教育部文件中曾经指出:“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1]。”可以看出,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发展过程中满足岗位要求的技术型应用人才。它注重培养学生职业定向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重视构建学生为今后顺畅步入工作岗位而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的架构。换言之,高职教育意在同时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服务的培养目标。

1.2 高职教育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一点可以分别从学生在校学习阶段和学生毕业后走入工作岗位两方面加以说明。首先,高职院校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来讲,在实践方面分配了更多的课时和师资、教学设备等,这是因为高职教育旨在为学生就业服好务,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能使其今后的工作进行得更加顺畅;其次,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通过在校学习,合格毕业时都将拿到“两证”,即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这说明了学生已具备从事该行业应该具备的知识与能力,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后,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往往进入角色快且操作能力强,综合职业素质较高。

1.3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更为灵活

普通高等教育院校专业的设置与授课内容往往比较定式,与其相比,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授课模式、内容则更多地被时代性、地域性等因素所影响,高职院校为社会就业服务的目标决定了这一点。当今社会每天都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断涌现出的新产业、新技术等要求高职院校必须不断更新教学课程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另外,地域差异也决定了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需要更加灵活。

2、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社会地位普遍不高

在社会与人们的传统观念中,高职教育好像并不让人感觉它也是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内的,走进高职院校被认为是由于学习成绩不足以迈入普通高等教育大学校门后的无奈选择。因此,虽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高且工作报酬也比较可观,但却由于未得到社会的足够认可而常出现生源不足的现象。

2.2 师资力量不充足

由于上面说到的高职院校社会地位不被重视的原因,许多高学历或者经验丰富的教师并不愿意到高职院校教学,于是高职院校经常会出现师生比例失衡,导致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另外,高职院校跟普通高等院校相比,对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及对行业的动态把握能力的要求更高,大部分的教师从一毕业进入学校教学生涯后,没有机会步入实际岗位获取真正的行业工作经验,因此,缺少同时具备专业知识加职业技能操作能力的教师也是高职教育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

2.3 依然应加强知识向实际过渡的实践环节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为就业服务,这决定了高职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如何能让学生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现阶段的高职教学大多还是沿用传统教学的教授模式,并未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即使设置了一部分实践的机会,也有因为未掌握行业动态或实践形式封闭等原因而没有让学生真正掌握一手职业技能的情况发生。

2.4 需对校企合作等新教学模式更加重视并加以推广

相关文件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要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2]。”这代表国家要求高职院校应更加注重学生受教过程中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一部分。但是,由于社会地位和社会认可度等原因,大多数高职院校实操条件和水平都十分有限,有些仅限于校内的模拟训练,学生没有机会被安排至真正的岗位上对其进行体验,从而没有真正能够对自身水平提升的机会。

3、对高职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的几种途径

3.1 加强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的传播者和管理者,因此教师队伍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果甚至是学生的未来职业建设。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只有建立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均过硬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才能保证生源、增强教学效率,从而提高高职院校声誉,也为社会培养素质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3.2 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

这一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过去不适合的情况加以改善:首先,增加校内模拟训练的课时,联系学习过的基础知识,集中安排学生做情景式的操作练习;其次,加强校企合作,增加学生在学校所联系好的企业中进行实际训练的机会,让学生从一线工作实践中对书本上学来的知识进行深化和升华的理解;另外,学校还可以多举办一些以实践为主题的活动,增加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和能力。

3.3 改进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高职院校专业的教学内容有较枯燥、难理解、容易忘等特点,但是这些知识在学生今后的工作中又是十分重要且实用的,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牢固掌握这些专业知识,高职院校和教师应深刻思考和探索何种教学模式更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改变传统的单一课堂模式,将授课形式丰富化、多样化,充分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教育改革要求要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起好主导作用,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服好务[3]。例如:教师模拟假设环境下的事件背景,将学生分组代表事件中各个人物,通过表演事件进程还原事件原委并得出结果,从而引出相关联的专业知识,以此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4 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效果的好坏离不开对其进行的评价,传统教学的评价形式主要以考试为主,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成绩,这样的评价效果单一,且对于高职学生来讲,这样的评价有些片面,它没有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综合性的比较。另外,对于教师的教学效果的评估也只是常规的几项,并不能真正得出教学效率的高低,比如缺少对教师教学创新性的评价,很难推进课堂模式以及授课内容的创新与改进。

4结束语:

全球化迅猛发展的社会经济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等职业教育则担负着培养这类型人才队伍的任务和使命,如何更好地完成这个任务和更有效的培养对社会建设有益的合格高职毕业生,是高职教育需要探究的问题。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应该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必须适应产业发展的方向。另外,高职院校还要注重同企业的合作,为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好专业理论和职业技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袁周华.增强服务意识深化高职教改[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1):52-54.

[2]俞校明.高职教改的路径选择[J].职业教育研究,2013,(8):15-16,17.

[3]侯丽洁,高岩.对高职教改机制创新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30):41-42.

猜你喜欢

教育改革高职教育实践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微商思维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