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庭院建筑对培田古民居建筑布局的影响
2016-01-12张新荣
北方庭院建筑对培田古民居建筑布局的影响
张新荣
(常州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苏常州213002)
摘要:通过对福建培田客家古民居建筑群的考察,分析了它们在建筑布局上与北方庭院建筑的相似性,指出培田古民居在构架上吸收北方民居构架的长处,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融入客家匠师的智慧,创造出了适合客家人居住和生活的“九厅十八井”建筑。
关键词:庭院建筑;培田民居;相似性;布局;构架
收稿日期:2015-01-24
作者简介:张新荣(1962—),男,教授。
中图分类号:TU241.5文献标志码:A
培田明清客家古民居建筑群,坐落于福建省西部龙岩市连城县西南,村落始建于南宋,宋、元年间曾有林、吴、魏、曹等多姓迁入。至今,清一色保持吴姓同宗血脉。据宗谱,他们供奉的始祖为春秋时期古吴国吴王寿梦之子吴季札,先祖们为躲避战乱从江浙一带迁移到这里。民居建筑多为“九厅十八井”①布局,纵深三进或四进,中轴线对称,其经典民居有继述堂、济美堂、双灼堂、敦朴堂和官厅、进士第等。“九”和“十八”是客家人对建筑规模夸张的描述,而实际并不是所有建筑都有这么宏大。
一、庭院之制的由来
庭院、天井之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建筑形制,它最早可以追溯到竖穴居住的新石器时代,而新石器时代晚期木构架也开始萌芽,挖穴居住自然在头顶形成了类似于井的天。到了殷代,沿着中轴线用几座房屋围绕着庭院的组合方式逐步开始发芽,从河南安阳小屯村殷故都的宫室基址上可以看到,有长方形、凸字形与凹字形的数种平面,有些还有正房和偏房之分,凹字形平面的中央部分类似于现在的庭院。到了夏商周时期,这种形制逐步成熟起来,如河南偃师县二里头的早商宫殿遗址,发现有半廊或复廊式的廊庑围合庭院的痕迹。到了西汉、东汉时期,由于家族制的出现,带庭院和天井的居住方式逐步成熟,许多住宅有明显的中轴线,并以合院为组成建筑群的基本单位。汉唐以后,黄河流域的北方地区大量出现了四合院式的居住形式[1]。
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是北方中原地区的大家族大量迁移到南方的江、浙、皖、闽一带的缘故,北方地区较盛行的抬梁式构架围合成的庭院、天井结合了兴盛于南方地区的穿斗式构架逐步演进,稳定在插梁式构架(“过去建筑史学界对传统建筑大木结构的调查与总结不够详尽,仅从大略的概念出发,认为可分为两大体系,即北方的抬梁架和南方的穿斗架。在古建筑调查报告中,分析构架形式时也以此为依据,命名地方各式构架。实际并不能准确地表明其结构特点,牵强含混之处甚多。”②孙大章结合各地木构在结构发展上的各种形制,进行了进一步的总结。插梁式构架主要是指柱与柱或瓜柱之间采用插梁的做法,即将承重梁的梁端插入柱身。因在文献及工艺上并无固定称呼,为研究分类方便,暂时命名为插梁架。多应用于南方地区的大型住宅③)围合起来的庭院、天井的做法上。北方地区地大人口稀,组成的合院大,所以大部分称作庭院。长江以南等地区如苏州、古徽州人口密集,地块紧张,构成的合院较小,故又都称作天井。此外,也有把门厅以外,仅以院墙围隔,并开设院门的露天空间称作庭院。
二、建筑布局的相似性
单体建筑通过围合形成方形或矩形的庭院是中国民居中常见的特色,北方庭院建筑围合的庭院大,开间三到五间不等,周围建筑可以不连或以空廊连接,屋顶坡度较大,雨水可排向院内也可排向院外,屋顶造型一般为硬山,常见有带屋脊或不带屋脊之卷棚顶。屋顶木构架都为抬梁式。如完整的北京四合院一般按照南北中轴线对称布局庭院和房屋,常表现为二、三进院落。“北京大型四合院(如王府)可多达七进、九进院落,除中路主院外,两则还有东西跨院,可谓深宅大院。”④大门位于东南角而不取正中,进得大门需转西进入前院,最南面一进房屋常布置成“倒座房”⑤,作外客厅、书塾、账房等使用;前院中轴线上设二门,通过二门即为最大的中庭院,明清例律规定民居正房三间五架,正对中庭院的是正厅,主要是全家日常活动、待客、议事之用,正厅两边朝向光线较好为长辈居住房间。两侧厢房是晚辈居住。院子四周游廊联通,成为全宅的核心。正房左右还设有耳房,作为辅助用房。较大规模住宅后面还设中庭院作同样布局,最后面还建一排罩房,并形成后院,为仆人和堆放杂物之用[2]80-82。还有山西(包括北京)等地一些达官贵人府第会沿多纵轴线展开布局,并形成大小多个庭院。
培田民居建筑吸收了北方庭院建筑布局特点,基本上沿用中轴线对称纵向三到四进格局,中轴线上的厅堂大多用于公共活动,有外门、门厅、正厅、后厅等,外门(规模大的有门屋)与门厅间有相当开阔的庭院,门厅与正厅间形成横长型天井,中间铺砌卵石接官甬道,正厅三间中间为客家人待客、议事之处,两边是长辈居所。后厅为祖堂,有时做成楼阁,正厅与后厅间一般也设天井。中轴线两侧横向屋舍大多围成竖长方形天井(闽西客家称横坪,闽南称厝巷),为子侄居家生活、休闲会友之处。建筑相互交错,庭院、天井重重,厅与房之间都有通道和门相通,厅与庭院、天井间隔排列,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生活习惯。
从上述布局可以看出,培田民居外门门屋设置与北京四合院倒座房相似,外门与门厅间庭院设置,类似于四合院的前院,只是规模更大;门厅与正厅间的横长型天井与北京四合院的中庭院设置非常相似,只是宽广稍小,如加上两侧横向的小天井,应是相差无几;其正厅三间中间开敞,后檐处立太师壁,两侧横向屋舍相当于四合院耳房;后厅设置与更大规模的四合院后房设置相似。培田民居无论纵进或横向,屋舍宽广尺度、间架数量,庭院开间尺寸、天井数量都不比北京四合院小和少。
培田继述堂始建于1829年,历时11年建成,占地6 000 m2左右,为三间四进厅中轴线对称布局,宽广居培田古民居之首。建筑构架采用插梁式,使屋顶看上去坡度平缓、出挑深远。外门门屋正中为高阔的三架门罩,飞檐翘角,上书“三台拱瑞”(图1)。进得外门是四方型庭院,其宽广尺度远超过北京四合院。庭院两侧对称双弓形墙(也有庭院为双观音兜),显得工整而又匀称,边上对称门洞与横向屋舍相通,内里屋舍围合成竖长方形小天井,与后进横屋和小天井都有门洞相通,是日常生活之所。中轴线上过庭院三间门厅厅高堂阔,“大夫第”砖匾高挂屋檐,门厅与正厅间为宽广的横长方形天井,中间卵石甬道(图2),两侧各有门洞通向两厢及小天井,门厅、正厅和两厢皆为开敞式串通廊步,正厅屋面略微高过两厢屋顶,正厅后另布置有后厅和天井(图3)。“继述堂”整体设计构思,继承北方庭院建筑文化精髓,因地制宜,融合客家人“先后有序、主次有别”的传统观念,纵主横次,厅主厢从,院、井穿插,主体、辅房相通,又相对独立。光照、通风和洗涤、排水,连同将来子孙居住都会预先纳入住宅规划中。
培田官厅(图4、图5),纵向更是达到了五进厅的规模,其最后一进为楼阁,与北京四合院的后罩房布局十分相似。还有济美堂、双灼堂、敦朴堂等都是这样的布局形制,只是规模稍小而已,它们都兼具了北方庭院建筑的精髓和客家先民工匠的创造性构思。
三、构架上的扬长避短
北方庭院建筑承重木构架主要以抬梁式为主,抬梁式构架始于先秦,成熟于唐代,宋《营造法式》中涉及殿堂类和厅堂类两种,厅堂类大量应用于只做单层的北方民间建筑,而殿堂类结合了铺作(斗拱)大多用于单层或多层的官式建筑。其结构原理是沿房屋进深方向,柱子支撑大梁,大梁上再承放逐层缩短叠置在一起的梁架,每层梁架之间垫置较短的童柱(蜀柱或瓜柱)等,再在各层梁的两端及最上层梁的短柱上架檩子,檩间再架设更细的椽子,如此基本完成抬梁式构架。
图1 继述堂外门
图2 继述堂门厅、厢房、正厅间天井
图3 继述堂后天井
图4 官厅外门
图5 官厅正厅天井
抬梁式构架到了南方被插梁式构架替代,主要还是地理环境原因造成的。南方常年气候炎热而又雨量充沛,像福建这样的沿海地区更是常年都受到台风侵袭。高而陡的抬梁式屋顶明显不适宜遮阳和遮挡暴风雨,插梁式构架在该地区明显优于抬梁式构架。培田民居位于福建西部,虽不直接靠海,但常年气候与福建沿海相差无几,屋顶建造时屋面举架往往很小,形成坡度平缓的屋面,如采用抬梁架就很难实现,插梁式结构反而更加灵活,梁两端可以任意插入柱身上下,避免抬梁架屋面坡度陡峭的缺陷,增加开间和进深,使庭院和厅堂更开阔,也方便构架雕饰,增强艺术表现效果,所以培田多“九厅十八井”这样的大型住宅。
此外,从稳定性角度来看,多层次的梁柱卯榫插合,能克服横向位移,增加构架稳定性,插梁架明显优于抬梁架。如培田三进厅布局的济美堂,围绕天井的门厅、正厅和厢房,采用了许多长短不一的插梁、月梁、穿枋和轩梁,与柱子相互交替插承。尤以四面屋檐下的月梁特别粗大,两头雕满形象生动的花草动物(图6),粗大的插梁拱撑上更是雕刻了活泼灵动的龙头凤尾(图7),门厅和正厅正前檐还采用轩顶,檐口拐角梁枋交接处挂下花篮雕刻垂头(图8),使围绕天井的每一个构件都严丝合缝地穿插交接在一起,达到构架的稳定性。
再者,插梁架也并非一下子演变而成,如追根溯源的话,应在宋《营造法式》厅堂类木构架中已露端倪,常表现为内柱不同高、每榀架用柱数量不等时大梁的一端无法承于柱顶,像乳栿(双步梁)等有时是利用梁尾插承的。还有北方抬梁式山面梁架往往添加中柱形成类似的插梁[2]309。而穿斗式构架本身柱和枋之间的连接就是通过穿枋和斗枋插合到柱头、柱身上完成的,从结构特点来看,插梁架应该吸收了抬梁式构架和穿斗式构架的许多优点。
图6 济美堂正厅月梁
图7 济美堂插梁雕刻拱撑
图8 济美堂花篮雕刻垂头
四、结语
培田人尊拜的始祖为春秋时期的吴国人季札,而季札册封在江南后,特别推崇中原的礼教兴邦,庭院之制在春秋时期已日渐成熟,并从中原逐步影响到江南地区,培田人的先祖曾从江浙一带迁移到这里,继承的住宅建筑方式应该吸收了北方中原地区和江南地区的特点,所以,北方庭院之制在培田出现并带有客家人自身的住宅观念也就不足为怪了。
福建省南剑州龙溪(今三明市)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出生地,与培田古村落相距不远,同属于福建西部。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也是朱熹的祖籍地,这些地区深受朱熹倡导的理学思想影响⑥,有人认为之所以插梁架围合而成的庭院建筑在这些地区盛行是由于他提倡的理学思想已深入人心,建屋造房要考虑“间、架”制度并取中轴线对称为基本格局,房间设置要遵从等级和礼制,惟有“天理”是人的行为标准。尽管庭院、天井在这一带盛行究竟是否与朱熹有关暂时也很难解释清楚,但住家对建屋一定要设庭院、天井已差不多作为一种制度来执行,尤其是受朱熹理学思想影响较深的福建、浙江和古徽州等地。
培田古民居继承了北方中原建筑文化的精髓,融入了客家匠师的智慧。在庭院和天井布局上兼具了北方庭院建筑的严谨、硬朗和客家建筑的灵活、精巧。
注释:
①戴志坚:《福建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93页。培田民居多为一层,其平面基本采用“九厅十八井”的合院建筑布局形式。实际上这是在闽、粤、赣一带流行的“三合天井”或“四合中庭”式的民居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的一种民居布局形式。
②③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307页,第307-308页。
④单德启:《中国民居》,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年,第85页。
⑤倒座房:中国传统建筑中与正房相对的房屋,一般坐南朝北,位于整个四合院中最南端,北京四合院较常见,入口大门常开在一侧,主要门窗都向北,采光不好,常作为会客、读书或杂房使用。
⑥戴志坚:《福建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45页。特别是朱熹,在闽北讲学数十年,他热心教育,门徒众多,使闽北成为理学中心。当时闽北书院如林,学者如云,是闽北最为繁华之时。后逐步影响到整个福建及周边地区。闽西为朱熹出生地,当然深受其学说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敦桢.中国住宅概说[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3-40.
[2]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庄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