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对外传播研究(2005-2014)

2016-01-12邓惟佳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对外传播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对外传播研究(2005—2014)

邓惟佳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上海200083)

摘要:通过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2005—2014年中国学者在SSCI和A&HCI期刊上发表文献从总体数量、文献类型、学科分布、使用语言、来源机构和合作情况6个方面进行了量化统计和全面考察。研究发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在国际核心期刊发表文章数量增长迅猛,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要贡献学科;发文量位居前三的机构均为香港的大学,且三所大学发文数占总量的1/4强,中国内地高校中北京大学以绝对优势名列第一;除此之外,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学术期刊中对外传播的成果基本以英语为主要学术语言,且科研合作对象也基本以西方传统学术强国为主。

关键词:SSCI和A&HCI;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对外传播

收稿日期:2015-04-28

作者简介:邓惟佳(1978—),女,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G250.2文献标志码:B

2004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1],提出要大力实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扩大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世界上的影响。其中,中国学者在SSCI和A&HCI期刊发表文献成为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对外传播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成为了很多学者的研究对象。

在研究“中国学者在国际期刊(人文社会科学类)发表学术论文”的基本态势和整体情况方面,有学者[2]运用文献计量方法,检索了中国大陆学者在国际核心刊物上自1900年至1949年间发表的几乎全部的论文,并从文献量、著者、机构、学科主题、核心期刊、引文等角度进行了归类统计和分析,用定量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历史实况、研究水平、科研布局等具体信息;还有学者[3]对改革开放之后(1978—2007)我国SSCI论文发表的基本态势进行了整体研究。类似这样的研究还有不少,绝大部分都是运用这种方法将一定时间段内中国学者在国际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作为分析对象,研究之后发现中国学者被SSCI和A&HCI收录的文献数量虽然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但总体上具有稳步增长的特点,其未来发展前景具有较高的可预测性[4]。除了整体情况分析,还有不少学者针对一些具体指标进行了细致而又系统的分析阐述,例如有学者[5]收集了1956年以来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几乎全部核心期刊的研究成果,对其中47所高校的发文量、高层次文献比例、发文较多的学科领域/主题以及合作研究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这些学者[6]还在1956年以来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国际核心期刊成果研究中截取了内地和香港各29位作者作为高产作者,并对内地高产作者的基本信息、科研生产力和香港高产作者的科研生产力进行了定量统计分析;此外,还有学者[7]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国际化发展中的学科和年代进行了重点分析。

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重点对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提出后的10年(2005—2014)整体发展情况做全面考察。本文所考察的数据均来自汤森路透公司的Web of Science[8](简称WOS)数据库,它是一个大型综合性、多学科、核心期刊引文索引数据库,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简称SSCI)和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简称A&HCI))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两个人文社科类引文数据库。根据学科划分和归属,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文献主要发表在这两大引文数据库中,因此本文将重点对其中2005—2014年的相关数据进行提取、统计和分析。

一、文献总体数量情况

通过在WOS平台上以“CU=China(国家=中国)”,“时间跨度=2005—2014”或“时间=2005、2006…2014”为检索条件,获得数据显示:中国学者(含港澳,但不含台湾,这是WOS默认的分类方法)2005—2014年在SSCI上共发表文献54 368篇,在A&HCI上共发表文献6 448篇,具体情况和每年的文献发表数量见表1(数据查询和统计时间:2015年1月16日至2015年1月26日):

表1 中国学者在国际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2005—2014) 单位:篇

从表1可以看出,2005—2014这10年间,中国学者无论在SSCI还是在A&HCI引文索引数据库中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逐渐递增,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SSCI数据库中中国学者2014年发表论文篇数是2005年的5.87倍,增幅为487%;A&HCI数据库中中国学者2014年发表论文篇数是2005年的4.33倍,增幅为320%。

二、文献类型状况

摘要中国学者在国际核心学术期刊发表的文献包括很多类型,SSCI和A&HCI数据库包括论文、会议、书评、编辑材料、评论、会议论文、快报、更正、传记、新闻、诗、书目、艺术展评论、再版、年表、文献目录、剧评、影评、小说和散文、剧本、音评、硬件评论、数据库评论、舞蹈表演评论和摘录;SCI数据库中包含论文、评论、会议摘要、编辑材料、快报、会议论文、更正、新闻、书目、传记、书评、软件评论、硬件评论等。所有文献类型排序按各数据库中文献数量多少依次排列。

根据WOS平台中的数据显示,2005—2014年中国学者在SSCI和A&HCI两个引文索引数据库中共发表文献58 709篇,所有发表文献中数量排在前六位的依次是:论文49 499篇,会议摘要3 658篇,书评2 009篇,编辑材料1 562篇,评论1 451篇,会议论文1 027篇,其中论文占据了总数的83%。

三、文献的类别和学科分布情况

2005—2014年中国学者在SSCI和A&HCI两个引文索引数据库中发表的58 709篇文献分布在超过100个学科类别(按照WOS的分类方法)中,由于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等因素,本文选取发表文献数量较多的前20个学科类别进行数据提取和分析,详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2005—2014年中国学者在SSCI和A&HCI两个引文索引数据库中发表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前十位的学科类别中,尤其是经济学和管理学,文献发表数量最多。在总共超过100个的学科类别中,前十位的总量占据了53.12%,仅经济学和管理学就占据了18.45%;而累加上第11~20位学科类别的发文数量后,发表在前20位学科类别中的文献就达到了79.6%。

然而,这前20位的学科类别并非都属于哲学社会科学,因此不能完全视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化成果,比照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下属26个分学科,在前20位学科类别中属于其中的有经济学、管理学、运筹管理学、商科、教育学、信息与图书馆科学、商务金融、语言学、文学、多学科科学10个,发表文献数量占到前20位总数的56%。由于WOS平台中的学科类别不同于我国的学科分类,因此必须重新整理归类才能得出有关发表文献所在哲学社会科学各分类学科的有效数据。研究结果显示,2005—2014年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者在SSCI和A&HCI数据库来源期刊上发表文献的学科主要集中在经济学(理论经济与应用经济)、管理学、教育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语言学、文学(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和多学科交叉领域这7个学科领域,具体数据详见图1。

表2 中国学者在SSCI和A&HCI数据库来源期刊上发表文献的WOS学科类别前20位情况(2005—2014)

图1 发文的学科分布(2005—2014)

四、文献的语言使用情况

SSCI和A&HCI数据库中的期刊是国际学术论文发表的重要阵地,而既然是“国际的”理应是多元文化和多种语言交汇融合的场域,因此学术语言成为了国际学术传播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本文对2005—2014年中国学者在SSCI(共54 442篇)和A&HCI(共6 456篇)发表文献的语言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英语在国际学术话语体系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尤其是SSCI数据库中收录的中国学者论文几乎全部都是用英语撰写的,由于是母语的关系,中文占到了0.12%,排名第二,其他9种语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足以证明英语在国际学术领域中的霸权地位。相对而言,A&HCI数据库中的状况要令人欣喜一些,英语作为学术语言的比例下降到75%,中文比例上升到了22%,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学术期刊跻身国际核心学术期刊数量在增加。此外,A&HCI数据库中期刊的语种也较SSCI更丰富和多元化,说明中国学者在掌握英语作为学术语言的基础上,逐渐开始涉猎其他各国语言,并且用其他语种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也在逐步加强。

五、文献的机构来源情况

(一)发文量排名前50位的机构

中国学者近十年在国际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献数量呈几何倍数增长,2011年中国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中,明确了高等院校和所属科研机构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对外传播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和历史使命,因此本文对2005—2014年中国学者在SSCI和A&HCI来源期刊发表文献的机构来源情况做了全面梳理和数据统计。在WOS平台中SSCI和A&HCI里查询2005—2014年“国家=中国”的所有文献,并选择“机构(Organizations)”这项指标进行数据统计,去除由于合作发表而出现的境外机构后,排名在前50位的发文机构相关数据详见表3。

表3 中国学者在SSCI和A&HCI来源期刊中发表文献数量的机构前50位排名(2005—2014)

WOS统计数据清晰显示,排名前三的全部是香港的大学,且发文比例占据了总数的25.6%,也就是相当于1/4的发表文献是由排名前三位的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提供;此外排名前30位中,香港有8所大学,澳门有1所大学,也就是说港、澳大学占据了前30名中30%的席位。香港的大学在国际学术论文发表方面相较于内地科研机构的各种优势,这里先暂且不论,本文将重点考察内地排名前十位的发文高校情况。

(二)内地发表文献排名前10位的高校

去除港澳大学以及科研机构之外,2005—2014年中国学者在SSCI和A&HCI来源期刊发表文献数量名列前十的高校是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和南京大学。

详细数据显示,北京大学以发文量几乎是第二名两倍的绝对优势名列榜首,共发表学术文献3 254篇,北京师范大学和清华大学旗鼓相当,居二、三位。这10所高校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实力的主力军,其中北京高校有4所,江浙沪占了4所(上海2所,杭州和南京各1所),此外武汉和广州各占一席,这也显示出经济发达地区高校科研实力相对较强的现象。

六、文献的合作国家或地区

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跨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合作已经成为一项重要且有效的国际学术传播途径,根据WOS平台数据显示,中国学者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学术合作中以进行核心期刊学术论文的撰写和发表。在SSCI和A&HCI来源期刊中,本研究选取了2005—2014年“国家=中国”的所有发表文献国家和地区来源数量排名前20位的记录,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近10年中国学者选择的国际学术合作伙伴依然是传统国际学术大国,美国以近23%的绝对优势占首位,英国和澳大利亚位居二、三位,这与三个国家的国际学术地位以及大部分中国学者的第二外语是英语有密切关系;由于地理位置和同属亚洲,中国与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学术合作也十分紧密,皆在前十位之列;居11~20位的几乎都是欧洲国家,虽然这些国家的科研学术水平都不低,然而由于学术语言和文化接近性的关系与中国学者的合作没有英语国家多,不过这也许会成为未来中国国际学术合作的突破口和增长点;中国学者与其他大洲和地区的合作也有一些,但数量总体很少。

七、结语

从中共中央2004年3月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至今已有近11个年头,2005—2014年中国学者在SSCI和A&HCI期刊中发表学术文献的数量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尤其是经济学和管理学这两个学科,发文数占到了总量的26.6%,未来学科发展方面首先可在保持这两大学科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提高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在国际学术核心期刊上的发文数量;其次,除了与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传统学术大国进行科研合作外,中国各高校、科研机构和学者还可以积极拓展与其他国家,尤其是欧洲各国的学术合作,也可以多使用非英语的学术语言进行论文撰写,争取在其他语种的国际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高质量的学术文献,这都是拓宽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对外传播渠道的方法;最后,要继续积极发挥国内一流大学的科研优势,鼓励他们将自然科学学科领域的先进经验运用于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推广中,同时激励一般院校投身学术对外传播大军,采取“校际合作”和“国内访学”等方式大力提高中国大陆各高校的国际学术传播能力,为进一步推进中国哲学社会学科“走出去”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EB/OL](2004-03-20)[2015-01-08].http://www.gov.cn/test/2005-07/06/content_12421.htm.

[2]华薇娜,羌丽.20世纪上半叶走向世界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1(5):670-677.

[3]刘莉,刘念才.1978—2007年我国SSCI论文发表的基本态势研究[J].情报科学,2009,27(10):1590-1594.

[4]华薇娜,刘艳华.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走向世界的历史进程:基于SSCI和A&HCI的数据调研与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12):30-34.

[5]袁顺波,华薇娜,刘艳华.走向世界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高校科研生产力调研与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0(11):27-33.

[6]刘艳华,袁顺波,华薇娜.走向世界的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高产作者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1(4):15-18.

[7]何小清.建国以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国际化发展学科分析:基于SSCI、A&HCI(1956—2006)的定量分析[J].东岳论丛,2008(5):25-31.

[8]Web of Science[EB/OL].(2014-12-25)[2015-01-16].http://baike.baidu.com/link?url=wz36qmclDXJzU8J KM 0ICVmGvSKguc bumyAM55Krz6v97uq9IOlxYT-05KMVNNF H37Qx5xcIRn_5RABXfvxGlK.

责任编辑:庄亚华

猜你喜欢

对外传播
基于电视媒体的中原文化旅游对外传播路径探究
新媒体时代区域媒体对外传播的创新和转型
《厦门日报》:联手华文媒体 讲好厦门故事
新形势下国家形象塑造及对外传播策略研究
新媒体时代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研究
新媒体时代我国对外传播“搭车思维”的应用
文化在我国国际话语权中的作用及路径
讲好中国故事 创新对外传播
媒介融合背景下合肥城市形象对外传播新常态
中国文化典籍英译与对外传播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