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洛南县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研究

2016-01-12全磊,宁宝祥

关键词:洛南县旅游资源调查

洛南县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研究

全磊1,宁宝祥2

(1.洛南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陕西 洛南 726100; 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艺术学院,西安 710062)

摘要:洛南县地处陕东南,秦岭腹地,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但是旅游发展滞后.调查组以《中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为标准,对洛南县境内的各个旅游资源单体进行实地科学的调研、分类,运用定量评价的方法,查明洛南县旅游资源单体115处,自然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民俗风情浓厚,但是旅游资源之间缺乏有机整合,提出了洛南县旅游资源优化整合的策略,以期对进一步研究洛南县旅游资源发展模式有所裨益.

关键词:洛南县;旅游资源;调查;分类;评价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564(2015)03-0103-06

收稿日期:2015-02-26

作者简介:张大飞(1982—),男,陕西榆林人,长城钻探工程公司压裂公司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压裂增产技术研究和现场技术服务.

StudyonClassification,InvestigationandEvaluationofTourismResourcesinLuonan

QUANLei1, NING Bao-xiang2

(1.HousingandUrbanConstructionBureauinLuonan,Luonan726100,China;

2.SchoolofArt,Xi’anUniversityofArchitectureandTechnology,Xi’an710062,China)

Abstrac:LuonancountyislocatedinthehinterlandofqinlingmountaininthesoutheastofShaanxiprovince,anditisrichinnaturalandhumantourismresourcesbutitstourismdevelopmentislagging.Basedonthestandardof“classification,investigationandevaluationoftourismresourcesinChina”,scientificinvestigationandclassificationofeachtourismresourcewereconductedinLuonan.Byusingofthemethodsofquantitativeevaluation,115tourismresourceshadbeenfoundoutinLuonan.Theresultsshowthatthenaturaltourismresourcesarediverse,theculturaltourismresourcesarerichandfolkcustomsarestronginLuonan.Butitislackoforganicintegrationamongtourismresources.StrategywasproposedforoptimizingandintegratingthetourismresourcesinLuonan,andwehopethatallofabovearehelpfultofurtherresearchonthedevelopmentmodeloftourismresourcesinLuonan.

Keywords:Luonancounty;tourismresources;investigation;classification;evaluation

1洛南县概况

洛南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属商洛市,地处华山之南,大秦岭腹地,东与河南卢氏、灵宝毗邻,南与丹凤、商州接壤,西与华县,蓝田交界,北与华阴、潼关为邻,素有陕西“东南门户”之称,是华夏汉字故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全县森林植被覆盖率90%以上,总面积2 830km2,人口46.1万[1].

洛南县境内已发现各类古人类遗址24处,代表性古民居聚落3处.县域气候温润凉爽属暖温带南缘季风性湿润气候,原生态风貌留存较多,适宜夏季避暑.距西安155km、商州45km、北京1 200km,洛南县拥有深厚的文化根基,适宜的自然生态环境,优越的地理位置,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洛南县旅游资源的分类与构成

伴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2003年5月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出台了《旅游资源的分类、调查与评价》,以下简称“国标”,对旅游资源类型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总共分为8个主类,31个亚类和155个基本类型,调查组通过对全县25个乡镇旅游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和整理,得出洛南县旅游资源单体共计115处,分属8个主类,24个亚类,49个基本类型.

2.1旅游资源类型较多,优良级旅游资源较少

洛南县拥有各类旅游资源单体115处,在陕西省属于旅游资源相对比较多的县城,除特殊类型,例如港口、码头、冰川、涌潮、长城等基本类型外,其它各类旅游资源在洛南均有分布,但是,旅游资源中特品级,优良级旅游单体比较少,见表1,五级旅游资源缺失,四级旅游资源单体6处,占旅游资源单体总量的5.22%,三级旅游资源单体41处,占总量35.65%,虽然所占比率相对较高,但是三级旅游资源分布较分散,开发投入资金较大.由此可见,洛南县旅游资源类型虽然比较丰富,但优良级旅游资源偏少,这对于洛南旅游发展提升形成了制约.故此,如何把洛南现有的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优化整合,合理开发利用成为当前最关键的问题.

2.2生态旅游资源突出,人文旅游资源缺乏整合

洛南县地处秦岭腹地,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优良级旅游资源中生态旅游资源单体26处,人文遗址资源单体21处,当前已开发的景区中游客较多的属于生态旅游资源单体,例如老君山、抚龙湖、玉虚洞等景区.优良级人文遗址类旅游资源相对较少,主要以寺庙、早期人类遗址、古墓、红色革命遗址为主,旅游资源缺乏组团,空间分布较为分散.当前应急需优化整合人文遗址类旅游资源,深入挖掘其文化科研价值,开辟旅游专线,多举行节庆民俗活动等方法,使得人文旅游资源与生态旅游资源相辅相成共同提高.

洛南县当前的旅游专线以自然生态景点景区为主,而在今后的发展中有必要推出城市观光游、考古文化游、红色体验游、生态休闲游等旅游专线,通过旅游专线将各个分散的景点串联起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四周环绕“一心多轴”的旅游格局,来全面带动洛南的旅游提升.

3洛南县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3.1评价因子

本次调查以洛南县各个旅游资源单体为对象,以《旅游资源的分类、调查与评价》为标准,通过综合评定,对各个旅游资源单体进行打分,该评价标准设置了“评价因子”和“评价项目”两项指标,其中“评价项目”包含三大部分:“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评价因子和评价项目均以“量值”表示.

图1 旅游资源评价体系

依据国标对旅游资源单体分为5个级别,从低至高依次为:一级旅游资源(30~44分)、二级旅游资源(45~59分)、三级旅游资源(60~74分)、四级旅游资源(75~89分)、五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90分、当得分值域≤29分时视为“未获等级旅游资源”.其中一级、二级旅游资源被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三级、四级、五级旅游资源被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五级旅游资源亦被称为“特品级旅游资源”[2],见图1.

3.2评价方法

当前对于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比较多,以定性评价居多,而定量评价比较少.但是,主观、笼统的定性评价难以判断出洛南旅游资源单体的真实潜质,不利于对洛南县旅游资源做出真实的评价.本次针对于洛南县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采用定量评价的方法,对各个旅游资源单体逐一打分,具体的办法:(1)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查相结合全面收集全县旅游资源相关资料、数据、信息;(2)依据“国标”要求,结合各个旅游资源单体的实际情况,对各个旅游单体进行“因子”赋分;(3)调查表针对社会各个团体和组织及个人,吸收各方评价意见,统计分值,取平均值[3].

4洛南县旅游资源评价结果分析

4.1评价结果

通过定量评价得出洛南县旅游资源单体中优良级旅游资源47处,占旅游资源总数的40.87%,而普通级旅游资源68个,占旅游资源总数59.13%,见表1.

表1 洛南县旅游资源单体评价表

通过表1发现,五级旅游资源缺失,但是以老君山、玉虚洞、抚龙湖、大鲵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生态旅游资源已成为今天的时尚.三级以上旅游单体中人类文化历史遗址15处,红色旅游资源3处,其中花石浪猿人遗址、仓颉造字、寺耳镇古民居等旅游资源单体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其次,三处红色旅游资源处在县城与周边省市交界处便于开发红色旅游专线、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军事训练体验地.

4.2结果分析

洛南县自然风光类型多样、景色秀丽.全国自然旅游资源共有4个主类、17个亚类、72个基本类型,而洛南县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有4个主类、11个亚类、16个基本类型,分别占100%、64.71%、22.23%.优良级旅游资源中自然资源26处,占优良级旅游资源总数55.32%,在商洛市6县1区内属于自然资源类型最多的.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洛南山水清俊、景色秀丽,老君山与华山同脉,四季景色变化多样,溪流萦绕.玉虚洞属秦岭溶岩地貌,钟灵俊秀.草链岭植物资源丰富,从山地至山顶植物依次分布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地—荒漠,囊括了秦岭山脉植物的全貌.云架山云海茫茫,身处其中仿佛步入仙境.大鲵自然保护区拥有原生态野生动物活化石—野生大鲵,是科研和观光的最佳去处.秀丽的自然风光和舒适的小气候环境是旅游、度假、观光、科研和避暑的绝佳去处.

人文景观丰富、历史遗址众多.洛南县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单体70多处,占总体的60.87%,其中优良级旅游资源中人文旅游资源21处,占优良级旅游资源总数44.68%,以仓颉造字文化为核心,仓颉在洛造28字,开中国汉字之先河.后世遗存的各类寺庙、祠堂、古民居、文学艺术品如:华严寺、仓圣祠、寺耳镇古民居、静板书等给当前旅游开发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也丰富了今天市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其次,洛南县历史文化遗址众多,典型的如:花石浪猿人遗址、旧石器文化遗址、西寺战国古墓群等文化遗址,利于日后进一步深度考古发掘研究和建设遗址博物馆、遗址公园等.

民俗风情浓厚.洛南人好客,饮食文化丰厚,搅团、豆腐等让游客尽享美味.仓颉文化艺术节、老君山登山艺术节、静板书演出、庙会和各类民俗演义真情的流露出了洛南淳朴厚重的民俗风情.

旅游产品资源丰富.洛南是全省烤烟大县,2013年产量达到19.6万担,游客可体验观赏无公害原生态烟叶的生产和加工.蚕丝织品,色彩艳丽,质地轻盈.燎锅底这一传统美食以香、脆、甜著称,在城关镇西寺村有传统老作坊.根雕、金钱石、书画作品、金矿矿石、核桃、杏肉等多样旅游产品,为旅游产品的开发夯实了基础.

由此可见,洛南在生态观光、文化朝圣、遗址考古、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但是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缺乏有机整合,提出合理的优化整合策略是当前最主要的问题.

5洛南县旅游资源优化整合策略

新形势下,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洛南县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综上分析,洛南县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丰富,具有较大开发潜力.突出生态旅游资源,强化人文历史遗址旅游资源一体化,以市场为导向,优先重点发展优良级旅游资源,集全县社会经济文化之力,吸收西安等发达城市先进的科学技术与规划管理办法,全面促进旅游资源向旅游产业化发展.通过对洛南县旅游资源单体的分类、评价与分析,提出以下优化整合发展策略.

5.1重点开发,梯度整合

优先开发优良级旅游资源中交通便捷、投资收益见效快的旅游单体,重点打造“一村一品”模式.先将游客吸引进来,然后再由点带线、由线及面的梯度开发模式,使洛南旅游资源知名度迅速提升,快速打入周边西安、南阳、郑州、武汉等城市.例如重点开发山阳县天竺山,商南县金丝峡,镇安县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柞水县溶洞,丹凤县丹江漂流等.集全县之力重点精品化营造.洛南县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尽可重点打造老君山,然后强化仓颉园、花石浪遗址,将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有机整合,形成梯度整合.

5.2加快省道与城市道路交通建设

应尽快建设榆商高速、卢洛高速,开通洛南至洛阳、南阳、武汉省级干道,吸收湖北、河南、山西各大城市游客.同时要加快城市道路、绿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省级园林化县城,增设城区至景区、景区至景区之间的旅游专线,通过旅游专线网拉近各个景区与城区间的空间关系,可建设生态避暑游、文化寻根游、考古探险游、节庆度假游、红色教育游等旅游专线[4],再次合理规划景区内部道路,结合各个景区特点设计索道、机动车道、人行步道、栈道等.

5.3增强旅游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由政府牵头组建旅游管理委员会,建立游客服务中心,完善旅游执法体系,加强旅游配套的酒店、宾馆、购物商场、旅游公司等配套机构.引进高学历旅游管理服务人才,加强礼仪培训,增强导游管理制度,全面提升旅游从业者的整体素质.例如临潼区建设的芷阳游客服务中心,荆州市面向海内外引进高学历旅游管理人才等措施,全面提升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增强区域旅游软实力.

5.4加大宣传力度,科学研究市场供需

通过新闻、媒体、报刊、微信、广告等新媒体,博览会、招商会、公交车体广告、广场电子大屏、高速路沿线广告、地铁广告、民航广告等各种广告平台积极推销洛南旅游资源,加强宣传经费投入,定期在西安等周边一线城市举办旅游推介会,提高洛南旅游的知名度,例如山阳县、柞水县、商南县定期在西安等城市举办旅游专场推介会.同时,聘请国内外旅游专家结合洛南温润凉爽的气候资源特点进行人居适宜性研究,分析临近省市游客旅游心理,提出更加适合洛南旅游发展的科学合理建议[5].

5.5区域协作,互利共赢

加强与华山、华清池、兵马俑、法门寺、龙门石窟、武当山等国家级旅游景区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出旅游年票、季票等优惠票,组建跨省市旅游专线,设立景区免费开放日等形式,以吸引更多游客来洛.积极与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办写生研究基地,组织各类学术团体进行采风、讲座活动,让更多的科研人员、高校学子认识洛南.加强与周边城市旅游产品的合作,建立良好的协作机制,共同发展互利共赢.

5.6开发节庆旅游与旅游产品

洛南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民风淳朴,各类文化活动、节日、庙会活动形式多样,可通过定期举办华阳登山节、仓颉文化节、采摘节、庙会、核桃节等节庆活动将西安、渭南、三门峡等短线游客吸引进来,借鉴“袁家村、上王村”等优秀模式,举办节庆旅游.其次,将洛南独特的根雕、金钱石、烤烟、搅团、燎锅底、豆腐、核桃等传统工艺品和特色小吃,推介给节日来洛度假的游客.最后,建设漂流、滑草、滑雪、狩猎、汽车露营地、军事演习等参与性较强的娱乐项目,使得洛南在短期内被游客所认知和接受,促进洛南旅游的快速发展,达到城旅联动、优化整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洛南县史志办公室.洛南年鉴[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2003.

[3]卫海燕,郝选文,李振亭.宝鸡市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4):141-145.

[4]王学峰.满洲里市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1):155-158.

[5]陕西省洛南县(华阳市)旅游发展规划(2010—2020)[R].2010.

[责任编辑王新奇]

Vol.18No.3Jul.2015

猜你喜欢

洛南县旅游资源调查
洛南县关工委慰问“五老”人员
陕西洛南县北部冶金级白云岩分布规律及物性特征
农村党建如何破“地界”——洛南县基层党建的开放与兼容
洛南县阳光菌业创始人一一罗婵 创业是一种情怀
基于SWOT分析下的十堰市旅游资源整合探究
关于安徽寿县旅游投资的SWOT分析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经济型苏州古城旅游产品策划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