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赛会对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冲击认知——以武夷山居民为例

2016-01-12巫寿生

体育科学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武夷山冲击

运动赛会对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冲击认知
——以武夷山居民为例巫寿生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摘要:探讨举办运动赛会造成当地居民的冲击认知,以武夷山地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居民背景变项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冲击认知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在经济正面冲击认知有显著差异;性别、年龄和教育程度在社会文化正面冲击认知有显著差异;性别和年龄在社会文化负面冲击认知有显著差异;性别在环境正面冲击认知有显著差异;教育程度在环境负面冲击认知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运动赛会;武夷山;冲击

收稿日期:2015-06-21

作者简介:巫寿生(1962—),男,福建南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和训练。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Sport Event to Understand the Economic,Social and 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Taking Wuyishan Residents as an ExampleWU Shou-sheng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Jimei University, Xiamen 361021,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organized sport event caused by the impact of cognition of local residents, residents in Wuyishan are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the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 difference on Residents' background variables in cognitive economy, social culture and environment impact analysis, obtains the result: gender in the economic front impact cognition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ognitive social culture positive impact of gender, age and education level;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ognitive and social culture negative impact of gender and age;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ognitive environment of positive impact of gender;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ognitive degree of negativ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Key words:sports event; Wuyishan; impac

1研究背景与动机

1.1研究背景

举办国际性运动赛会已成为将国家主权、建设及观光模式推向国际舞台的管道之一,从早期的传统观光发展到至今,观光产业趋向多元化发展,结合冒险、运动、探索与求知等事物,成为现今最具商机的产业,近几年运动观光渐渐受到高度的注意,成为经济发展策略之一,运动观光已不再是一个新的现象[1]。运动赛会观光已成为各国观光产业中的主流市场,被认为是最具经济效益的活动,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不仅可增加主办国家的曝光率,且也为主办国家(城市)带来庞大的观光收入[2]。运动观光的未来趋势会为现代的生活带来正负面冲击效应,透过运动与观光的结合,无论居家或旅行时,适量的体能活动都能够维持身心健康。相对而言,观光冲击也会带来负面影响,Ryan(1991)曾提到意外问题、装备设施不良、环境的危险、高温与曝晒等[3]。Meyer (2002) 亦提出举办大型运动赛会活动为主办城市带来经济、社会文化与实质环境方面的负面影响[4]。Mihalik与 Simonette (1998)于亚特兰大奥运会研究,认为居民支持度的重要性是影响赛会是否能顺利成功,其研究结果显示,居民对于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支持度降低,正面效益方面,居民于认知上感受较深,如国际知名度及居民荣誉感;负面冲击方面的顾虑较大,主要担忧交通拥挤、物价提升及执法问题。进一步提出建议,应加强宣传及尽早完成主要建设规划,避免因居民支持度的下降,而无法顺利获得相关经费补助[5]。由此可知,市民对于运动赛会的认知及支持度,已是赛会实务上不容忽视的重要信息,且国家(城市)的赛会举办受到正负面冲击的影响亦极为重要,故探讨赛会举办时居民在认知上支持度和正负面的冲击是相当重要的。此外,许多实证研究也检视居民的背景变项中年龄、教育程度、收入与职业等变项因素,对居民观光冲击认知的影响。

1.2研究动机

武夷山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1989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是福建省唯一以名山命名的新兴旅游城市,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处,世界23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之一,2013年12月,武夷山入选2013旅游竞争力百强县[6]。

武夷山运动观光特色为武夷山的自然景观,乃名闻中外的旅游景点,武夷山以发展高山湖泊为主,并结合水、陆活动,提供高品质、多样化的休闲渡假体验活动,武夷山的湖光山色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其游客人数从2010年 635.25万人次,至2014年已达731.59万人次,游客人数逐年成长。因此,武夷山通过积极举办第六届世界杯武术散打比赛、全国男子举重锦标赛、全国围棋锦标赛、全国击剑冠军赛、中日女排对抗赛、海峡两岸脚斗士比赛以及国际马拉松赛等一系列大型体育赛事,借此透过赛会活动提高武夷山国际知名度,同时让武夷山风景区注入丰富且更多元的旅游生态,期吸引更多观光、旅游、运动人口,使武夷山成为国际级具丰富自然生态及运动休闲最优质的景点。故本研究欲以武夷山的运动赛会活动进行研究调查,以了解武夷山在2014年度中举办相关运动赛会活动(包括2014年第三届“武夷山·阿里山”海峡两岸脚斗士比赛、2014武夷山国际马拉松赛等),居民认为这些运动赛会活动对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冲击影响,而居民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冲击影响认知是否受背景变项影响,此研究结果可提供武夷山政府及相关主管单位作为参考。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武夷山武夷镇下梅村500户和兴田镇城村602户,共计1 102户的居民为受访对象,以每家户为单位,以一户访问一人为基准进行问卷施测,预计样本数500~1 000位的居民,施测时间为了避免因假日游客人潮过多而影响店家经营,故挑选平日时间进行问卷施测,问卷于2015年12月20日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52份有效问卷,剔除48份无效问卷,问卷可用率为94.0 %。

2.2研究方法

本研究先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的问卷内容包括二个部分:背景变项(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等)以及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冲击认知量表。参考相关国内外实证研究的文献,拟订居民对运动赛会的观光冲击认知量表,分别为经济方面9个题项、社会文化方面9个题项、环境方面8个题项,共26个题项。采用李克特五点式量表设计与测量,其回答非常同意给予5分、同意给予4分、没意见给予3分、不同意给予2分、非常不同意给予1分,让受试者勾选适当的同意程度。接着使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资料分析,统计分析方法包括:叙述性统计的次数分配、百分比、平均数及标准差等;单因子多变量变异数分析,以Wilk’s λ值来检验是否有显著差异,若达显著差异则进一步以Bonferroni法进行事后比较。

3结果与讨论

3.1基本背景变项的分析

从表1得知居民属性分析的分布,在性别方面,男性占53.10 %,女性占46.90 %,可知在平时武夷山地区的居民以男性居多。在年龄方面,主要分布在28—37岁之间占40.1 %,其次是18—27岁之间占23.50 %,再者是48—57岁之间占16.20 %,最后是58岁以上占7.40 %。在教育程度方面,以高中居多占43.80 %,其次为专科本科占 38.60 %,研究生以上最少,占6.70 %。在职业方面,武夷山地区的居民以在服务业占66.90 %和观光业占13.70 %较多。

表1 武夷山居民基本资料描述统计分析( n=752)

3.2背景变项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冲击认知的差异分析

3.2.1性别

性别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单因子多变量变异数分析(表2),Wilk’s λ值=0.72(P<0.01)达到显著性差异,进一步进行单因子变异数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在经济正面、经济负面、社会文化正面、社会文化负面、环境正面和环境负面的F检验分别为9.93、1.34、13.67、8.07、4.65、0.71,除经济负面和环境负面的P值大于0.05,其余P值皆小于0.05表示达显著性差异。由上述可知,武夷山居民中男性和女性,对经济正面冲击认知、社会文化正面冲击认知、社会文化负面冲击认知和环境正面冲击认知有显著的差异。

*P<0.05

3.2.2年龄

由于年龄变项的组别58岁以上人数较少,为了避免发生变异数同质性检验无法通过,因此本研究将48至57岁组与58岁以上组合并为48岁以上。年龄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单因子多变量变异数分析(表3),Wilk’s λ值=0.83(P<0.01)达显著性差异,进一步进行单因子变异数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在经济正面、经济负面、社会文化正面、社会文化负面、环境正面和环境负面之F检验分别为 0.83、0.17、3.77、5.90、1.01、0.61,社会文化正面和社会文化负面P值皆小于0.05表示达显著性差异。因此再进一步以Bonferroni 进行事后比较,在社会文化正面的冲击认知上,28—37岁的居民高于18—27岁的居民;在社会文化负面的冲击认知上,18—27岁、 38—47岁和48岁以上的居民皆高于28—37岁的居民。

表3 年龄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冲击认知的单因子多变量变异数分析

*P<0.05

3.2.3教育程度

不同教育程度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单因子多变量变异数分析(表4),Wilk’s λ值= 0.68(P<0.01)达到显著性差异,进一步进行单因子变异数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教育程度在经济正面、经济负面、社会文化正面、社会文化负面、环境正面和环境负面的F检定分别为1.34、1.10、4.59、0.65、1.37、14.62,除了社会文化正面和环境负面 (P<0.01) 达显著性差异,其余P值皆大于0.05。因此再进一步以Bonferroni进行事后比较,在社会文化正面的冲击认知上,教育程度在高中的居民高于专科本科的居民;在环境负面的冲击认知上,教育程度在高中、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以上的居民皆高于初中以下的居民。

表4 教育程度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冲击认知的单因子多变量变异数分析

*P<0.05

3.2.4职业

不同职业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单因子多变量变异数分析(表5),不同职业在经济正面、经济负面、社会文化正面、社会文化负面、环境正面和环境负面的F检验分别为1.60、1.32、0.45、2.24、1.17、1.23,职业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冲击认知皆未达显著性差异,其P值皆大于0.05。

表5 职业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冲击认知的单因子多变量变异数分析

*P<0.05

3.3讨论

本研究发现在性别上,武夷山地区平日以男性的居民居多;在年龄上,平均年龄以青壮年人口较多,在教育程度上,大多数为高中与专科本科,初中以下与研究生以上的学历不多,此研究结果与我国15岁以上居民的教育程度情况相符合;在观光依赖程度上,武夷山居民的职业以从事观光业或服务业较普遍,包含住宿、餐饮、游湖业者等,由此可知居住在武夷山周围的居民,大多数都从事观光业和服务业较多,而且在当地工作的男性多于女性,显现出男性对于当地创造观光活动价值受的高度重视。

武夷山居民会因性别上的不同,对经济正面冲击认知、社会文化正面冲击认知、社会文化负面冲击认知和环境正面冲击认知有显著的差异,在经济正面冲击认知上,会因性别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不同年龄的居民在社会文化正面冲击认知上和社会文化负面冲击认知上有显著差异,在社会文化负面冲击认知上,可能因28-37岁的居民大都从事观光事业居多,因此与观光客接触交流的机会较大,对于观光客在传统文化上的不尊重和商业化的认知较能体会,但是年龄的不同在社会文化正面冲击认知上有显著差异,因介于28—37岁的居民,在武夷山地区从事观光事业居多,所以与游客的文化交流较为频繁,能让游客对当地文化更加了解,也让居民更重视自己的文化特色。教育程度只有在社会文化正面冲击认知和环境负面冲击认知上有显著差异,在社会文化正面冲击认知上,因年龄层较高的居民在传统文化上的认知较为熟悉,但其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因此在社会文化冲击认知上,教育程度在高中的居民高于专科本科;因学历教高者较容易了解环境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因此教育程度在高中以上的居民在环境负面冲击认知上高于初中以下。职业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冲击认知未有显著差异,可能因武夷山地区从事服务业和观光业居多,于此相较于从事其他职业的居民人数较少,因此职业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冲击认知上,没有显著的差异情况。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经济冲击认知:性别对运动赛会举办期间经济正面冲击认知有显著差异。

社会文化冲击认知:社会文化正面冲击认知在性别、年龄和教育程度有显著差异,可能因28-37岁的居民从事服务业和观光业与游客接触交流机会较大,对社会文化正面的认知较高,而教育程度上较低者,以高龄的居民较多,而且老一辈的居民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体悟也最为深切;社会文化负面冲击认知在性别、年龄有显著差异,其中分别为 28-37岁、原住民在社会文化负面上冲击认知最高,因此可对上述特质的居民加强社会文化上的维护和改善。

环境冲击认知:环境正面冲击认知在性别有显著差异,环境负面冲击认知在教育程度有显著差异,分别为高中以上居民差异较大,因教育程度高的居民在环境保护意识上较高。

4.2建议

经济方面。武夷山举办赛会期间或非赛会期间皆应提高居民与观光客接触频率,才能增加观光客消费的机会,政府能与赛会主办单位合作,推出赛会活动暨观光旅游活动行程,让参与赛会活动的选手和观光客,不仅仅是赛会结束后便离开,而是将赛会的活力结合武夷山的人文特色与山湖景色的意境,呈现武夷山力与美的美妙组合,来增添武夷山观光行程的独特魅力,提高观光客前来的意愿和停留天数。

社会文化方面。政府单位在举办武夷山运动赛会活动期间,加强宣传和推广武夷山地区原住民的独特文化,让前往参加运动赛会活动的游客和居民有更深入的接触和交流,可以让游客能更尊重当地传统文化。另外,对于近年来移居进住武夷山地区的居民,能够借助观光文化课人员办理相关辅导课程,加强新进居民在地方文化特色的认识,同时也能提供观光客更完整的文化特色的信息,增加观光客对当地文化的尊重与了解。

环境方面。赛会期间因配合赛会活动,实施交通管制是无可避免的,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和交通拥挤,因此政府单位近年来采用大众运输的接送方式来降低对环境的伤害,但是相对地,也造成武夷山外围交通的便利性受到阻碍,居民进出的不便无法获得改善,虽然活动期间的时间不长,但是长期每年举办活动,仍然会造成居民的困扰,故此项问题政府单位仍需商讨相关解决办法,可减少交通管制的时间,采用部分时段实施交通管制,可降低对武夷山外围的居民交通不便。

参考文献

[1]程绍平.以SWOT的视角探讨台湾运动观光发展策略[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1:2-10.

[2]万德权.体育观光产业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11):15-17.

[3]RYAN.Socialand cultural impact[J].recreational tourism.London,GB:Routledge, 1991(4):133-137.

[4]MEYER.Evaluating the impact of the 2000 America cup on Auckland[J].New Zealand. Event Management, 2002(2):79-92.

[5]MIHALIK & SIMONETTE.Resident perceptions of the 1996 Summer Olympic Games Year II[J].Festival Management and Event Tourism, 1998(1):9-19.

[责任编辑魏宁]

猜你喜欢

武夷山冲击
它们的家园——武夷山
大美武夷山
风雨廊桥——武夷山馀庆桥
武夷山
一种新型冲击器拆卸及预紧装置
奥迪Q5换挡冲击
奥迪A8L换挡冲击
一汽奔腾CA7165AT4尊贵型车换挡冲击
巴菲特给我冲击最大
武夷山漂流口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