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山县民间龙舟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5-05-23高林华彭雪涵

体育科学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龙舟赛赛龙舟龙舟

高林华,彭雪涵

(1.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100;2.福州大学体育部,福建福州350002)

赛龙舟在削木成舟、竞渡争先的环境中产生,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演变成为今天壮丽的龙舟运动。[1]东山县为福建省第二大岛,岛内池塘水库众多,以红旗水库为主的小型水库多达28个。[2]充裕的水域面积为举办龙舟赛事创造良好的场地条件,使赛龙舟运动在东山县能够得到很好的推广。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赛龙舟是东山县的传统体育项目,在各个乡镇都有不少爱好者。文章以漳州市东山县7个乡镇的民间赛龙舟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含有比赛场地分布、比赛用船用桨规格、活动经费来源、比赛队伍划分等方面。各乡镇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东山县7个乡镇的民间赛龙舟开展情况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检索收集和整理文献多篇,并认真阅读龙舟运动相关资料和书籍,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内容和对象,针对东山县各乡镇群众设计了《东山县龙舟赛事调查问卷》,问卷涉及16个问题。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98份,有效问卷196份,有效率98%。

1.2.3 访谈法

针对如何促进龙舟运动在东山县的推广开展、本地居民对龙舟运动的看法等问题,对赛事组织者、参赛运动员、普通群众进行访谈。

1.2.4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 19.0对问卷中的运动员年龄、比赛办法、比赛器械规格等内容进行统计。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东山县民间龙舟运动的演变史与发展历程

龙舟在东山的起源已不可考,有学者认为可能和龙蛇崇拜有关,也有学者认为是为了驱邪避害,当然也有人将龙舟与屈原投江等联系起来。清代中叶,龙舟竞渡在东山较为盛行,每年端午节常在海上及较大的淡水池塘中竞渡。

民国时期,东山城关的龙舟竞赛场设在西门澳和南门澳海面,用长艚渔船扮成龙舟。1950年5月后,龙舟的制造逐渐讲究,船、桨、舵均选用优质杉木制成,船身一般以容纳16名参赛者为准。在16名参赛者中,司鼓、司锣、司旗、司舵各1名,司揖12名。比赛时数舟竞发,捷足夺标者获胜。大产、后林、前何、高陈、康美、铜钵、白埕、港西等村自发组织的龙舟竞赛,地点原在海上,后逐渐转移到池塘。在池塘划龙舟时,用“梭子船”扮成龙舟,赛程为圆圈形,两舟相互追逐,名曰“龙船赶”。龙舟竞赛规模较为壮观的是1986年于铜陵镇南门澳进行的龙舟竞赛,观众达3 万多人。[2]

经历了从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几十年发展之后,东山县的龙舟比赛制度依然没有较大改进,只是在比赛用船方面变得更加合理与专一,龙舟乘员也从原先的十几人变为二十几人,但在竞赛办法上依旧是传统的环绕追逐赛。

2.2 东山县民间龙舟运动的组织形式

2.2.1 东山县民间龙舟运动的资金来源

在东山县民间龙舟赛中,比赛的经费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

首先是运动员自愿资助,在已开展地区的龙舟赛事中,经费筹集以参赛运动员自愿资助为主。虽然参赛的人数不多,但是大家对赛龙舟有着较高的热情。其次是个人资助,在开展地区内的个别村民开设工厂、小型企业等,他们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强,会以个人的名义为本村的龙舟赛事提供一定额度的资助。再者是商业赞助,这是一种新兴的赞助形式,近几年来出现了水产加工企业、水产药业对东山县民间龙舟赛事进行赞助或提供参赛运动员的服装及帽子、礼物等。最后是当地政府、村委会和居委会出资,这个形式筹集来的资金相对较少。

2.2.2 东山县民间龙舟运动的参赛队伍

东山县民间龙舟赛均由各村、居委会组织举办,参数队伍由各范畴内居民划分组建,不存在自由组队现象。当日参赛队伍按一定条件进行划分,最简单、直接、原始、规模较小的分队形式是按照街道或住房所在位置划分。在土地改革后,每家每户都会分配到一部分的土地,于是出现了按家庭的土地所在区进行划分参赛队,该区域内有土地的家庭,其家庭成员便有资格成为参赛运动员。历史上较传统的分队办法是按照家族和血缘关系来进行划分,这种方法现在已经较少见,取而代之的是按照企业或公司组队的方式参与,这是和市场经济下各独立经济体有加强交往与合作的愿望相联系的。与此类似,在实际比赛中,还曾以职业来划分比赛队伍的形式,分为水产养殖户、农产品种植户、运输业人士、政府工作人员及教师等。而由于不同年龄段参赛者体力和经验不同,以上比赛方式也遭受一些村民反对,特别是涉及荣誉和利益之争时更是如此。于是近年来又出现了按照年龄来分组的形式,常见分组形式如表2。

表2 东山县民间龙舟赛常见的6种参赛队伍划分方式

2.2.3 东山县民间龙舟运动的比赛地点及场地

比赛地点:在开展赛龙舟的乡镇中,通过对多名老者进行访谈得知,已开展地区的龙舟赛事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开展,而未开展的乡镇或村至今仍然都未举行龙舟赛。东山县有7个乡镇,定期举行龙舟赛的8个比赛点中7个集中在杏陈镇,分别是:高陈村、前何村、程英村、磁窑村、大产村顶州、产后和客林,另外1个在樟塘镇的港西村。不定期举行的3个村一个在铜陵镇,一个在杏陈镇后林村,一个在康美镇的城垵村(表3)。综上所述,举行龙舟赛的地点大多聚集在杏陈镇,而未开展龙舟赛的乡镇还有:西埔镇、前楼镇和陈城镇。

表3 2013年东山县7个乡镇民间赛龙舟的开展情况

比赛场地:在定期举行龙舟赛的8个比赛地中,6个比赛地是在淡水池塘中举行,2个在内海的码头航道举行;不定期举办的2个比赛地均在内海的码头航道举行;传统龙舟竞赛地点都在淡水池塘进行。东山县四面环海,因此出现了在海上龙舟竞渡这一景象。

东山县在淡水水域中进行的龙舟赛对比赛场地条件的基本要求是:长约120 m,宽约50 m(最窄距离),水深1.5 m。东山县民间龙舟赛所采用的比赛办法是环绕追逐赛,因此符合条件的水域均可作为民间龙舟赛的龙舟池。

2.2.4 东山县民间龙舟运动的竞赛办法

东山县常见的民间龙舟赛每艘龙舟乘员为19到26人不等。人数与分工一般为:18名划手、1名锣手、1名舵手、还增设3~5名水手负责排空船舱积水。(“关帝杯”龙舟邀请赛采用标准比赛办法,参赛人数:20名划手、1名鼓手、1名舵手)。

东山县民间龙舟赛的比赛办法均为“绕环追逐赛”。绕环追逐赛:在一无水流、水面稳定的水域内,立两根长柱固定于水底且露出2 m于水面之上,两柱之间的固定直线距离为100~150 m不等(各龙舟池的距离不一,也无传统规定)。一场比赛只由2支队伍参赛,参赛的2艘龙舟按顺时针方向滑行,双方锣手同时击锣相互示意则为比赛开始。比赛中速度较慢的龙舟则会出现被追赶现象,最终速度慢的龙舟该船体的任何部位被对方龙舟船体的任何部位(含桨)触及则宣告追逐失败。本比赛办法的特点是比赛时间长,运动强度特别大。

图1 绕环追逐赛的平面示意图

2.3 东山县民间龙舟运动的比赛器械

龙舟赛的组织者对现代竞技龙舟的用船及器械没有重视,因此活动开展地区比赛所采用的船、桨均是由上辈沿用至今。早期制作龙舟程序较为复杂,建造龙舟后还要绘涂龙鳞等凶恶的龙图案在船体上,并且需要通过祭拜典礼后新龙舟方可下水比赛。即使旧龙舟有损毁也是按照老规格重新建造,所以东山县民间龙舟与国家规定的标准龙舟存在一定差异(国家规定的标准龙舟参数如表4)。

东山10个比赛点仅有一个比赛点是采用直道竞速赛,其余全部采用环绕追逐赛。环绕追逐赛比赛航道两端的转弯角度大(发夹弯)。而标准规格的龙舟船体比较轻且流线型突出,并不适合短距离快速转弯。在环绕追逐赛中使用国家标准规格的龙舟,转弯时可能会出现船体侧翻或者转弯后出现大量水体涌入船舱。因此,标准规格的龙舟引入民间龙舟赛依然有待考察。

表4 国家体育总局规定的标准龙舟参数

2.4 东山县群众居民对民间龙舟赛事的认识

东山县各乡镇的群众对龙舟赛事均表示非常热爱。开展地区所举办的龙舟赛历史悠久,除个别年份因大旱导致水塘水位偏低不适合开展龙舟赛以外,其余年年均有举办龙舟赛。本地群众对端午节已经形成了一种很自然的条件反射——赛龙舟。比赛当天即使遇到大雨等气候条件较差的天气,龙舟赛依然如火如荼地举行,岸上观众的数量也丝毫未减。参赛运动员对待赛龙舟更是摩拳擦掌。东山县的龙舟赛事从端午节当天起连续比赛多日,比赛天数少则三五天多则可达数十天。一天的比赛只有在下午的2支队伍进行的2场较量。比赛天数和场次多是导致群众的高参与度的直接因素。

在《东山县龙舟赛事调查问卷》中得出有31.3%的受访者很想尝试这项运动。当然也有不支持开展龙舟赛的群众,原因主要是龙舟赛涉及水域具有危险性。但通过对已开展地区的龙舟赛事的了解,近几年来并未出现赛事导致溺水的意外事故,当这与东山县人文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东山县是一座岛屿,在岛上生活多年的群众大部分水性较好。龙舟运动也要求下船参赛的运动员应具有较好水性,不会游泳的群众只能在岸上观看比赛,即使有人不慎掉入水中,观赛人数众多的情况下也会被及时发现并被救起(表5)。

表5 东山县各乡镇群众对龙舟赛事的态度

2.5 东山县民间龙舟赛参与者中存在的问题

在《东山县龙舟赛事调查问卷》中对有开展赛龙舟运动的乡镇进行统计后,发现有12.6%的受访者认为目前的参赛运动员偏向中老年化。除按年龄划分的比赛队伍外,划手的年龄在40周岁上下居多,其次是30周岁,次之是20到25周岁,50岁较为少数,舵手年龄多在40—50岁。

另一个问题是参赛运动员性别比例严重不均。民间龙舟赛中偶尔会出现以女性为参赛队伍的比赛,女性的比赛非常少。女性参加的比赛以高陈村、大产村、磁窑村为主,而前何村、程英村会拘于传统,禁止女性参加龙舟比赛。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首先,东山县民间龙舟赛事还停留在传统龙舟竞渡的层面,比赛中没有采用国家体育总局规定的标准比赛用船,群众对标准规格的龙舟及桨叶参数均不了解。虽然东山县各乡镇群众对赛龙舟运动均很喜爱,但部分村、居委会没有比赛场地因而限制了赛龙舟运动的开展。另一部分村、居委会有比赛场地而未的开展的主要原因是无举办龙舟赛的习俗。

其次,东山县民间龙舟赛中个别地方禁止女性参赛,民间龙舟赛中女性参与度低。

再者,东山县举办龙舟赛事的乡镇分布不均,开展地点分布以杏陈镇为主,其余乡镇相对较少。

最后,东山县龙舟赛事规模小、数量多,比赛办法独具特色乃东山县民间龙舟赛事的最大特点。

3.2 建议

东山县文体局应向各乡镇宣传国家体育总局规定的标准比赛用船、用桨及其科学实用性,并为已开展地区提供适量的标准比赛用桨。

东山县文体局应举办以各乡镇为参赛单位的县级龙舟赛事,扩大比赛规模的同时减轻比赛场地不足的负担。

增加女性参赛机会,转变群众对传统龙舟的观念。可在龙舟赛期间制作卡通版龙舟图案的宣传栏、喷绘,将其悬挂于比赛现场来改变传统龙舟凶恶的形象。

东山县有关部门宣传现代竞技龙舟,鼓励各村、居委会之间的龙舟竞赛,提高各村、居委会的龙舟赛参与度。为东山县培育更多优秀的年轻运动员,为成立东山县龙舟队奠定基础。

东山县龙舟竞渡历史悠久,组建成立专业的龙舟队及俱乐部,参加省内、国内、地区的大型龙舟赛事,建立东山县龙舟品牌,提高东山县知名度。

[1]赵源伟.龙狮和龙舟[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199-200.

[2]东山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东山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4:71,736.

[3]秦伟.赛龙舟[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4]吴兆祥.体育百科大全(8)[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

[5]周传志.论闽南民间体育的多源性特征[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3):138-141.

[6]冯国超.中国传统体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张建世.中国的龙舟与竞渡[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8]王春明.龙舟发展需融入更多世界元素[N].中国体育报,2012-12-10(5).

[9]李劲松.扩大龙舟人口 助推龙舟发展[N].中国体育报,2011-03-14(5).

猜你喜欢

龙舟赛赛龙舟龙舟
龙舟赛
赛龙舟
屈原 端午 龙舟
丘树宏的诗
端午节观龙舟赛
赛龙舟
龙舟
《金娃——龙舟》
01 澳大利亚举行中国新年龙舟赛最后之战
龙舟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