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我国企业R&D筹资风险控制
2016-01-12戴尔君
戴尔君
摘要:R&D对于企业的生命力是一个强有力的保障,R&D筹资风险对于中国企业的创新有着很深远的影响。当代社会竞争不断加剧,R&D的加入以及R&D对于技术的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在竞争方面取得优势地位的一个关键因素。伴随着中国企业制度的不断革新,对一个企业整体经济进行评估是财务工作的关键内容。但是,在中国的财务体系当中,还没能对企业创新方面有一个全面的评估。所以,对于中国企业R&D融入的创新方面的评估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R&D 筹资风险 控制
R&D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非常重要。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就必须让自己的R&D能力保持在前端。调查表明,在企业R&D失败的原因中,技术是第一关键因素,资金是第二关键因素。在中国目前还有很多的企业缺少R&D资金保障,还债能力欠缺,最后导致R&D不得不终止。所以,R&D筹资风险是导致企业R&D成功比较难的重要因素。
一、R&D筹资风险的含义
R&D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投资风险比较高的活动,为了能恰当地调控R&D的风险性,企业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但很多的研究都是针对R&D的分类进行的,还有一些是关于R&D风险评估方面的,对于R&D的风险类型有很多的划分。R&D筹资风险具体指的就是一个企业在R&D中没能尽快地筹集到想要的资金数值,导致项目不能顺利的进行,或者是因为借来的钱太多,这样收益就会慢慢地下降,还有就是到了期限却没有能力还债。
在这样的情况下,R&D具体的作用就是在R&D过程中承担风险,主要分成两部分:一个是企业在对R&D进行预算时,R&D进行资金筹集的规模不够或者是R&D在运行中无法筹集到数额比较大的资金,最后项目资金不足,只能停止,这和中国的资金来源具有局限性有很大的关系。
二、R&D筹资风险出现的原因探析
(一)R&D筹资风险控制意识淡薄
报告显示,82%的中国企业把技术放在企业的首要地位,真正重视R&D的只有17%。所以,从这个报告可以看出来,中国企业对于R&D筹资风险不够重视,同时也缺少可靠的管理办法和制度,很多企业对于R&D筹集资金没有特定的管理,甚至不知道能从银行中拿到多少资金是可以用在R&D上面的,所以无法控制企业的风险。
(二)R&D无法准确计算资金需求量
伴随着R&D在企业中的运行,企业使用R&D进行多方面的试验,在这些试验当中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相对来说,R&D对于资金的需求量是无法精确计算的,所以对于资金的需求也是一个大致的估计值,这就对后期资金的需求产生很大的威胁。
(三)R&D筹资成本过高
债务是R&D中筹资风险很关键的一个因素,因为R&D筹资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企业的财务也缺少可行的管理方式,企业的债务出现严重的不合理结构,这对企业会产生很多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会导致企业倒闭。
(四)R&D筹资环境有待提高
如今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筹集资金的环境并不是很好,很多企业的R&D资金来源主要是企业内部,但是资金的比例往往是低于R&D筹资数值标准的。在企业对外筹资的过程中,政府对于R&D的资金供给仅仅占R&D标准的10%,并且这些资金还主要用在相对较大规模的企业当中。
(五)R&D支出大
R&D是一个相对比较新的项目,在R&D运行过程中,资金都是在不断地流动,经常会出现短时间内的亏损,这其实是比较正常的现象。可是如果在R&D项目中成本不能有效控制的话,导致支出数额太大,就会出现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变成一个恶性循环,项目也就无法继续进行下去。
三、有效控制R&D筹资风险的针对性策略
(一)完善R&D筹资风险控制制度
一是要让企业建立合理的R&D筹资风险理论,提倡大家坚持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存的企业文化,让管理者有控制风险的能力。二是完善R&D制度,企业应该在相关部门专门设置管理职位,对于筹资的数量和风险进行一定的预期评估,并在后期进行跟踪管理。企业可以参考近几年之内其他的企业R&D筹资的数量和自己的企业筹资数量相对比,制定出适合自己企业的R&D筹资标准,并且找到自己的企业和其他企业存在差距的原因,采取措施进行管理。
(二)根据投入制定筹资
R&D在运行过程中,每个阶段对于资金的需要量不同,具有波动性。在R&D开始和结束的时候对于资金的需求相对来说比较低。而在进行研发的时候需要的资金量则比较大,这一阶段对于企业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问题。所以,企业在这个关键时期,对于R&D会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的使用达到一个顶峰。企业必须要合理地依据R&D在每个阶段的资金使用情况,恰当地安排资金的数量,用需要的资金来制定筹资的资金,还款的时间也要根据企业项目的完成时间来制订。否则企业就会出现R&D项目资金短缺或者过剩的情况,失去资金平衡性。
(三)优化资金结构
R&D在启动的时期,风险性相对来说最大、失败的机率也非常的高,并且对于R&D项目的使用资金不容易偿还。对于企业内部资金的筹集主要来自公司内部股权资金,相对外部筹资来说负债的风险性比较低。在进行生产的时期,项目依旧存在风险性,这个阶段对资金的需求是比较大的,这个时候就应该进行外部的筹资,增加负债比例,负债多少可以根据企业资金的具体情况来制订。企业在进行R&D项目之前,一定要对R&D项目的资金情况进行一个评估,衡量企业能承担的筹资风险和负债率,从整体上进行结构的优化,降低风险。如果在R&D项目中收到的资金比负债多,那企业还可以适当的增加负债比例,但是如果是相反的,就要控制企业的负债比例。目前中国发达地区的R&D比例是2.1%,在美国的数据是2.8%。所以,中国企业在R&D上面的投入比例需要增加,还要结合一定阶段下中国的具体情况,找到一个合适的比例。
案例:自主创新是企业资金密集的投资行动,离开资金企业就没办法生存下去,所以华为有关制度明确规定:“华为保证按照销售额的10%下发研发费用,有必要可能还会加大下发资金的比例。”实际上华为在每一年的研发投入资金不仅比国内很多企业不到1%的比例高太多,有些年份其真正投入比很多的跨国公司还高一些。所以,在华为公司内部R&D项目就是合理的分配了资金的结构比例,让企业在竞争中还能快速发展。
(四)实施R&D融资可调节性
R&D具备很不确定的因素,所以对于R&D项目的筹资应该具有可调节性,从而降低企业的资金风险。一是要采取措施保证企业具备筹资的调节性,为以后的筹资做准备。二是保持一定的融资空间,企业要做好一个计划,长期和短期的筹资合理地进行搭配。还有就是要注意企业资金结构的合理搭配,根据企业实际的需要来制订需要筹集的资金数量。
(五)进行资金预算控制
如果R&D项目的资金收支和流入不成正比的话,就会增加企业的风险性。预算就包括了R&D项目的资金使用和筹资的数值的一个整体预算。企业可以根据自己预算的数值留有一定的空间,积极地响应企业管理,确定好资金的数量,并且要实现资金的合理使用。
(六)开拓筹资渠道
企业一定要不断地扩大融资的渠道,增加企业资金的利用率,按照国家规定企业的R&D项目中的资金不能低于销售资金收入的5%。还有就是多增加外部的筹资渠道,内部外部相结合。融资的方式大概有几种:一是采用公司内部股权资金的行使进行R&D项目的筹资,二是使用委托开发进行筹资,三就是进行基金的设立。以上方法都可以帮助企业把风险进行转移,从企业单独承担到多个企业机构一起来承担这个风险,大大降低了风险程度。
四、结语
一个企业的R&D项目管理终极目标就是保证自己在不断的竞争中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让自己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生存发展下去。对于R&D项目资金的管理必须进行合理化,R&D资金的管理对于企业的生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资金掌控的不好,企业很有可能就此倒闭。所以在企业进行R&D项目之前一定要做好资金的评估,按照适合的比例进行筹资和使用资金。
参考文献:
[1]宋雪莲,张德洲.我国企业R&D筹资风险控制探析[J].会计之友,2013(17).
[2]周传印.企业研究与开发项目投资风险控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
[3]谢月丹.杠杆搭配在企业筹资战略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7.
[4]张知.企业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9.
[5]方放.标准设定动因下高技术企业研发能力提升机理与评价研究[D].湖南大学,2009.
[6]王展.我国企业的负债筹资风险及其防范研究[J].河南科技,2012(22).
[7]谢建宏.基于风险控制的企业集团资金安全研究[D].中南大学,2010.
[8]潘帅.株冶集团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1.
(作者单位:上海中技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