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歌曲的艺术风格和演唱特点之我见
2016-01-12赵维娜
赵维娜
(四川音乐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21)
藏族歌曲的艺术风格和演唱特点之我见
赵维娜
(四川音乐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21)
藏民族文化历史悠久,经过长期的演变在声乐上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独特唱法,并根据内容、地区、风格等的不同而分成了很多类型,本文主要从藏族创作歌曲的风格入手,对藏族歌曲演唱特点进行分析。
藏族歌曲发声法;缜固;藏族歌曲风格
一、藏族创作歌曲的演唱艺术风格
藏族音乐中影响较大的民歌类型大概有这么几种:果谐、康谐、堆谐、羌谐、囊玛等。这些都是藏族声乐艺术的瑰宝遗产,有待于我们去研究整理、加工提高。
发展藏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讲来容易,实际操作起来困难却不少。首先要掌握藏族歌曲的演唱方法,必须按照藏民族歌曲的唱法特点和民族欣赏习惯进行;其次,就是吸收、借鉴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精华部分,进而丰富完善藏民族的声乐艺术。在藏族歌唱家中,像才旦卓玛、格桑曲珍、德西美朵等的演唱风格,都表现出了鲜明的藏民族演唱风格,他们的演唱技巧是发展了的、创新了的藏族歌曲演唱方法。
二、怎样唱好一首藏族创作歌曲
早在数百年前,藏族学者贡嘎坚赞撰写的《诺麦丹菊》(即乐论)就专门阐述了声乐的分类和嗓音训练的方法;追溯到解放前,藏族民间歌手就用他们独特的天籁般的嗓音演唱出了藏民族人们的心声;再后来,以才旦卓玛为代表的演唱家相继而出,成为了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藏族歌唱家。
如何将科学的演唱方法融入到藏民族歌曲演唱的习惯中去,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点:
(一)掌握好吐字的方法
声乐艺术是通过人声、语言和加以情感化了的旋律所表现的,纵观我们五十六个民族众多歌曲,虽然唱法不同,但是在民族声乐演唱的吐字要求上,大多为“字正腔圆”。概括来说,字头起音清晰短促,字腹放音稳定响亮,字尾收得要迅速清晰。只有全面地分析研究藏民族声乐在声音色彩要求上的共性与特点,加上科学地运用发声技巧,进而对作品进行全面分析,才能在藏族声乐中达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演唱境界,从而更加准确形象地再现作品。
(二)掌握藏族声乐中运气的方法
呼吸在歌唱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发声的动力和发声的基础。发声的音准、音质及歌曲感情的表达,都与呼吸密切相关。藏族民间声乐的囊玛演唱都要求气息的控制与绵长。在藏族寺庙中的领经师,其声音浑厚,具极强的穿透力,发出的声音如飞机轰鸣。通常我们看见的喇嘛祭祀前吹响的法号,它是一种低音吹管乐器,也是他们的一种法器,它的音阶只有三个音,非常地原始,音色粗犷、雄浑,有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声效。由于法号较长,这就需要运用一定的气息才能吹出声音,所以领经师和吹法号手在长期的磨练下都形成了一套固定的呼吸方法。
(三)藏族发声法的运用
在以前,很多人都认为“缜固”的演唱技巧用力是在喉部,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著名藏戏演唱家阿玛次仁演唱的“缜固”,是靠气息与巧妙的声带的张力所配合完成的,给人以高亢、明亮的头声共鸣的感觉。“缜固”的运用,关键在于气息的支持和控制。“缜固”的演唱要求为:声断气不断、由缓到急、气势充沛、收放自如。只有控制好气息,喉头才能相对地稳定而灵活松弛,这样才能表现出藏族人民用歌声抒发感情且独特的唱腔韵味。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老师将“缜固”的演唱技法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包括他在内的许多藏戏演唱者或民歌艺人,都十分重视“缜固”的运用。
(四)掌握好民族语言的运用
由于藏族人们的语言、生活风俗、表达感情的习惯不同,已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的风格特征。歌唱的艺术是人的声音与语言文学相结合在一起的艺术。语言四声的不同,形成了歌曲风格特点的一些不同。有上滑音、下滑音、慢滑快滑、颤音、上下快慢长短等;在声音色彩上的运用,有抑扬顿挫、起起伏伏、虚实真假等,这便是不同风格的行腔韵味。只有广泛全面地学习当地语言,融入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才能更好地掌握演唱藏族歌曲的特点风格。
[1]肖常纬.中国民族音乐概述[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新亚细亚学会.西藏情歌[J].新亚细亚,1932.
[3]阿金.浅谈藏族歌曲创作兼谈才旦卓玛演唱风格[J].康巴文苑,1996(02).
[4]刘忠寿.藏族歌曲演唱初探[J].康巴文苑,1997(03).
[5]中央民族学院《藏族文学史》编写组.藏族文学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1985.
[6]嵇康.声无哀乐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J622.22
A
1007-0125(2015)12-00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