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昌花鼓戏唱腔研究
——以乐昌花鼓戏传统剧目《打鸟》为例

2016-01-12

戏剧之家 2015年24期
关键词:乐昌对子花鼓戏

朱 键

(广州大学 音乐舞蹈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乐昌花鼓戏唱腔研究
——以乐昌花鼓戏传统剧目《打鸟》为例

朱 键

(广州大学 音乐舞蹈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乐昌花鼓戏被誉为“岭南一枝花”,是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声乐艺术,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源于民间,扎根于民间,深受本地和外地广大群众喜爱。2015年2月至2015年9月期间,笔者数次赴乐昌开展了一系列关于乐昌花鼓戏的田野考察工作。本文将撷取这一期间关于唱腔研究的片段并以乐昌花鼓戏传统剧目《打鸟》中的相关唱段为例进行分析,通过初步对乐昌花鼓戏唱腔的研究,总结其特征及规律,为日后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思路和素材。

乐昌花鼓戏;唱腔;《打鸟》

一、乐昌花鼓戏的概述

乐昌地处岭南,位于广东西北部。自古以来,乐昌向有“楚越要冲”“入粤门户”和“广东北大门”之称。乐昌花鼓戏,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被誉为“岭南一枝花”,俗名“唱花鼓”或曰“调子戏”,起源于乐昌民间圈地作场而演唱的灯彩歌舞。最早关于乐昌花鼓戏的演出活动文献可见于清康熙五年(公元1660年)的《乐昌县志·风俗》:“立春先一日,坊民扮戏剧。”“清歌急管,达曙洋洋,扮魑魅侏儒之像,以衣饰相丽,沿市婆娑,类古之傩者。”

二、乐昌花鼓戏的唱腔

乐昌花鼓戏的唱腔分为正调、路调和小调。乐昌文工团前团长邝治彬师傅说:“这三种唱腔会根据剧中的场合、剧情、人物、情绪的要求来运用。如果使用得不恰当,那就会改变其味道。”笔者结合乐昌花鼓戏传统剧目《打鸟》中的相关唱段,对这三种唱腔的功能性进行分析与总结。

《打鸟》是乐昌花鼓戏的传统“三小戏”,同时也是乐昌花鼓戏名伶何万杰带领的三溪艺人组成的“仕坑业余花鼓戏剧团”所演出的经典剧目,主要讲述了在旧社会的农村里,三毛箭和毛姑娘追求自由幸福、崇尚自由婚姻的爱情故事。该剧被广东省艺术研究所收藏为乐昌花鼓戏的传统剧目之一。

(一)正调

正调,又被称为“川调”。源于民间的“分节歌”,运用同一旋律反复演唱多段歌词。

何氏女坐堂前,把儿训教。

叫一声宝贝女,细听我言。

今日里三六九,娘去还愿。

我女儿在家里,切莫贪玩。

闲无事绣花朵,勤织学纺。

更不得越规范,惹人说闲。

此“川调”选自《打鸟》剧中,是何氏(老旦)对独自留守在家中的女儿“毛姑娘”叮嘱的唱段,采用上下句的结构形式。正调多在剧中的堂内演唱,内容多有教条作用,一般是长辈对晚辈训教的唱段。此“川调”,是何氏训教女儿“毛姑娘”在家中不要贪玩,勤织学纺,安守门房。歌词的内容反映出当时旧社会里固守传统的女性形象,情绪上显得庄重、严肃,因此在演唱时不需要过多地加话处理。

(二)路调

路调,又称“走场调”或“走场腔”,按字面可以理解成“在路上行走时触景生情而演唱的曲子”。常使用“一条龙”的吹奏曲作为路调的起板,这也是路调的明显特征之一。

一条龙 接唱【出门调】

出得门来把路行,要往妹家走一程。

毛妹聪明又贤惠,我三毛箭喜在心。

今日借名来打鸟,要与毛妹叙叙情。

别的事情少来讲,迈开大步把路行。

此【出门调】选自《打鸟》剧中,是三毛箭(小生)在去往毛家庄的路上所演唱的唱段。三毛箭借“打鸟”之名,实则是要去对面的毛家庄探望与他相亲相爱的“毛姑娘”。

路调一般为“上下句”结构形式。在上下句结构的基础上,通过重句、衬字衬腔、润腔等方法,可对路调的结构形式进行改变。【出门调】,上下句歌词的原话是“出得门来把路走,要往妹家走一程”,通过“重句”的方法,将歌词进行了扩张,变成“出得门来把路走,那个把路走。要往那个妹家走一程,那个走一程,要往妹家走啊!”这样的扩张,打破了歌词原有的规整结构。在扩张歌词的基础上,使用了“呀”“啊”等衬词,有效地拓展了唱腔的长度。笔者就衬词的作用问题采访过乐昌花鼓戏的老艺人,他们认为这些衬词一方面是根据当地生活语言的习惯,都是经常使用的语气词;另一方面是以前乐昌花鼓戏的老师傅就是这么教的,因行腔的需要,加上这些衬词后可以更好地有助于演员的演唱。同时在演唱的过程中添加了装饰型的润腔技巧,如、、花舌音。这一系列的变化,使得原本规整的“上下句”结构形式产生了改变,变成了上句短、下句长的“长短句式”结构,更能突显出曲子欢快的情绪,同时也产生了新的表现效果。

(三)小调

小调,多作为剧中人物插曲演唱。在《打鸟》剧中出现了“丝弦小调”和“对子小调”两种。

丝弦小调,来源于以前一些民间艺人在茶馆酒楼、娼寮妓院中经常演唱的一些明清小曲。这类的毛姑娘坐堂前,自思自想。

曲调具有较强的说唱性,节奏较慢,多用于剧中人物的抒情唱段。

想起了心中事,好不悲伤。

此【玉堂春】选自《打鸟》剧中毛姑娘(旦)在绣房中所演唱的唱段。在旧社会中,婚姻大事都是由父母包办的,毛姑娘与三毛箭虽然相亲相爱,但却始终没能得到母亲何氏的赞同,因此想起自己的终身事就悲从中来,唱起了这首【玉堂春】。

在《打鸟》剧中,毛姑娘说:“一人唱起不好听,两人唱起有来音。点火要点双灯火,唱调要有两个人。”这里的“唱调”指的就是“对子小调”。

对子小调,又称“对子调”“调情腔”,来源于当地的一些民间歌舞酬唱曲。演唱时相互迈着相应的步伐,舞动彩扇、彩带、彩巾,载歌载舞,这是早期乐昌花鼓戏的主要唱腔。基本上都用于剧中人物活泼的唱段,以一男一女、一问一答的对唱形式演唱。

【十打调】是《打鸟》剧中毛姑娘与三毛箭在绣房里“调情”所演唱的,也是剧中最为热闹的对子小调,这首对子小调直接将剧情推向最高潮。

【十打调】的唱词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十打”。唱词中的“十打”指的是:“一打天上鹅眉月,二打狮子滚绣球,三打桃园来结义,四打童子拜观音,五打五子来行孝,六打太阳晒凡人,七打天上七妹妹,八打神仙吕洞宾,九打九龙来浮水,十打鲤鱼跳龙门。”据乐昌花鼓戏的老艺人介绍,此唱词源于民间乞丐拿着快板在行讨时所演唱的内容,吸收了“莲花落”这一民间戏曲艺术,词的内容有吉祥纳福,讨个好彩头之意。第二个部分是“对花”,如:“对芙蓉。芙蓉对。对牡丹。柳柳一朵莲花!三支一朵茶花!枚花。石榴花。”在这里出现“对花”,主要是借花来比喻两个人爱情的美好。结合《打鸟》的剧情,在这里“三毛箭”和“毛妹仔”借【十打调】唱出好兆头,表达出了他们彼此间对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最后,母亲“何氏”见“三毛箭”聪明能干、才貌双全,喜欢得不得了;加上自己的女儿“毛妹仔”对“三毛箭”的喜爱,答应了两人的自由恋爱。

三、结语

过田野调查,对剧本的研究,与乐昌花鼓戏艺人的交流,这些都有助于笔者对乐昌花鼓戏唱腔的学习与总结。乐昌花鼓戏唱腔分为正调、路调和小调,三者各有各的特色。结合乐昌花鼓戏传统剧目《打鸟》中的唱段分析,能够更清楚地发现这三种唱腔的功能性。

乐昌花鼓戏,是我国民族特色的声乐艺术,它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的中国民族声乐正在向“中国声乐”艺术阶段发展,在借鉴西方美声唱法的歌唱理论和优点的同时,还必须扎根于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中,充分重视民族音乐传统的继承与学习,从而形成具有民族性、科学性、艺术性的民歌艺术。

朱 键,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2013级声乐艺术硕士。

J825

A

1007-0125(2015)12-0049-02

猜你喜欢

乐昌对子花鼓戏
乐昌含笑培育与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乐昌柰李“炼金术” 套袋果身价十倍
资兴:花鼓戏进校园
湖南花鼓戏
浅谈锣鼓在花鼓戏中的作用与发展
在上山的路上(外二首)
文化滋养文字 情境创生情趣
——《古对今》教学活动设计
湖北远安花鼓戏当代生存状态思考
在春联里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