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白与优语之关系简析
2016-01-12王东
王东
【摘 要】宾白是指戏曲语言中与曲相对的所有散文体、韵文体语言。宾白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容、鲜明的特征,使其在元杂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宾白的雏形为优人的优语。优语从内容、形式、功能、叙事抒情手法等方面对元杂剧宾白有着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元杂剧;宾白;优语;关系
中图分类号:J8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034-01
宾白是指戏曲语言中与曲相对的所有散文体、韵文体语言,包括独白、对白等日常用语以及上下场诗、表白等特殊形式用语。其内容广泛,较唱词含有更丰富的社会内容;特征为通俗易晓、颇具喜剧性;功能集中表现在叙事、刻画人物、辅助抒情以及调节剧场气氛等方面。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容、鲜明的特征,使得宾白在元杂剧中起着重要作用。
宾白的渊源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的优语。优语是优人所用之语。先秦时,“优”与“伶”相别,与“倡”不分。优,俳优;伶,乐工。自汉以下,“优”“伶”“倡”同为伎艺人,以俳谑、歌舞、戏剧为主技,间及音乐、百戏等表演。戏曲演员被通称为优伶。唐·段安节《乐府杂录·俳优》:“每宴会,即令衣白夹衫,命优伶戏弄辱之。”清·朱焘《北窗呓语》:“每遇优伶演剧,金鼓振天,并坐之人,不通一语。”均可视为相关的佐证。
优语指优人之口语,或散或骈或押韵或否[1]。优语有其自身的发展历程,发展到元代其表现形式是插科打诨,元杂剧创作大家关汉卿就是插科打诨的能手,关汉卿在《南吕·一枝花》中曾经这样介绍自己:“……我也……会插科、会歌舞……”他既是杂剧作家又直接参与插科打诨,两种艺术形式必定相互影响,直接体现着元杂剧与优语的关系,尤其是通俗易懂、喜剧色彩浓厚的宾白与优语的关系就更明显了。王国维《优语录自序》中认为“是录之辑,岂徒足以考古,亦以存唐宋之戏曲也。”王氏所录为唐宋间优语,直接表明优语与戏曲有着密切关系。“优人俳语,大都出演剧之际。故戏剧之源,与其迁变之迹,可以考焉。”唐宋优语可以作为戏剧变迁之迹,先秦至唐历代优语则也可以考戏剧变迁之迹,更适合于展示宾白发展之迹。
请看司马迁《史记》中有关优孟的记载:
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楩枫豫章为题凑,发甲卒为穿圹,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奈何?”优孟曰:“请为大王六畜葬之。以垅灶为椁,铜历为棺,赍以姜枣,荐以木兰,祭以粳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
此篇为优孟讽刺楚王爱马过甚之事。从内容上讲,将其语言以及文字叙述中的动作表情描写立体化,再现当时的真实情景,就犹如一折元杂剧,完整表演出了一则故事。从形式上看,元杂剧宾白中的对白与优孟同楚庄王的对话有着相同的形式。从表现风格上讲,此篇有强烈的讽刺性,同时又不失滑稽可笑的成分,这正是元杂剧尤其是宾白所具有的夸张、调弄的喜剧特征的渊源。
关于优孟的另一段记载如下:
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之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庄王许之。三日后,优孟复来,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不足为也!”
在这段记录中,优孟模仿孙叔敖的言行,具备元杂剧的“唱、科、白”等要素。“即为孙叔敖衣冠”具有装扮的因素。优孟对孙叔敖的语言模仿,是重复他人的言语,因此更具有代言的性质。“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不足为也!”是优孟唱的内容的记录。“抵掌谈语”“优孟前为寿”是动作即科。优孟与孙叔敖子对话、优孟前为寿的独白、优孟与庄王的对话,则为元杂剧“独白、对白”提供了范例,对元杂剧宾白产生了影响。优孟之目的不在于模仿孙叔敖,而在于讽谏庄王爱护臣子及其家人,这种以间接的方式表达、揭露不公平现象的表达手法也对元杂剧中的宾白产生了重大影响。
优人是古代最早的演员,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娱乐观众,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认为:“古代之优,本以乐为职,故优施假歌舞以说里克,《史记》称优孟亦云楚之乐人,又‘优之为言戏也……故优人之言,无不以调戏为主……甚有谑而为谑者。”元杂剧作家写剧本的目的也是为了自娱与娱人,这种目的更集中体现在宾白的运用上。因此从演出目的上说,元杂剧宾白同样受到优语的影响。
总之,优语在文学史、艺术史上,保持着自身的发展,直到清代、民国时期还有很多艺人在从事这项活动。从横向发展来看,它影响着众多其他艺术形式。对于元杂剧宾白来说,其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优语。优语从内容、形式、功能、叙事抒情手法等方面对元杂剧宾白有着明显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任二北.优语集·凡例[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