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培养的策略

2016-01-11李威

物理教学探讨 2015年12期
关键词:隐含条件物理模型高中物理

李威

摘 要:分析综合能力是高考明确提出的能力之一,历年高考必考的能力考查项目,它是通过考查对物理过程的分析来实现对考生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能对较复杂的或生疏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综合;能够独立地对所遇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建立适当的物理模型,灵活地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即学会正确建立物理模型,学会发现隐含条件,学会分析物理过程的细节。

关键词:物理模型;隐含条件;物理过程的细节;高中物理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12-0043-3

众所周知分析综合能力是物理高考五大能力要求之一,它是比理解能力、推理能力更高层次的能力,也是高考必考的重点能力。因此,培养高中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是提高高中学生物理成绩的有效手段,作用重大,意义深远。

高考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是通过考查对物理过程的分析来实现的,要求考生能对较复杂的或生疏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综合;能够独立地对所遇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建立适当的物理模型,灵活地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的问题。针对高考的能力要求和考查方式,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提出一些粗浅的方法。

1 学会正确建立物理模型

所谓物理模型,是一种理想化形态,是物理知识的直观表现。我们利用抽象化、理想化、简化、类比等手法,把分析对象的本质特征抽象出来,构成一个概念或实物的体系,即形成模型。从本质上讲,分析和解答物理问题的过程,就是构筑物理模型的过程。我们平时所说的解题时应“明确物理过程”,“在头脑中建立一幅清晰的物理图景”,其实就是指要正确构建物理模型。每一种模型都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这一条件往往就是解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我们在做比较复杂的问题,尤其是现在流行的“信息题”或“情景题”时,感到无从下手,就是因为不能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

案例1 (2015江苏高考)做磁共振(MRI)检查时,对人体施加的磁场发生变化时会在肌肉组织中产生感应电流。某同学为了估算该感应电流对肌肉组织的影响,将包裹在骨骼上的一圈肌肉组织等效成单匝线圈。线圈的半径r=5.0 cm,线圈导线的截面积A=0.80 cm2,电阻率=1.5 Ω·m。如图1所示,匀强磁场方向与线圈平面垂直,若磁感应强度B在0.3 s 内从1.5 T均匀地减为零,求:(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该圈肌肉组织的电阻R;

猜你喜欢

隐含条件物理模型高中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模型的构建策略
智能爬墙机器人的设计与制作
谈物理模型在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如何挖掘隐含条件准确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