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大隐裴振江
2016-01-11刘艳菊
刘艳菊
裴振江,77岁,沧州市肃宁县人。从小痴迷绘画,毕业于合肥市文化馆开办的业余美术训练班,而立之年创作的巨幅油画《毛主席永远和我们在一起》至今悬挂在安徽省博物馆。出于照顾家庭的需要,他调回肃宁,为维持家庭生计而承接了大量商业性绘画工程。表面上他与美术界“脱节”了,其实他对艺术的热爱从未减少过一分。如今,受肃宁县委宣传部委托,他正在创作表现肃宁解放的大型油画作品《擂鼓克肃宁》,他的热情与才华,有了又一次绽放的机会。
裴振江的画室位于肃宁县西付佐村村边,茅室土阶,矮小逼仄,说是一间柴房应该更确切些,这还是向村里乡亲借用的。画室里光线晦暗,拥挤杂乱,再多踏进一只脚都无处安放。裴振江蹲在地上,把手伸进炉子里暖暖,顺手拽过他的旱烟末子,拿纸条卷一支小喇叭筒就抽起来。呛人的烟气里,他注视着画布在沉思,为纪念肃宁解放而创作的大型油画《擂鼓克肃宁》轮廓初显。
生为画狂
77岁的裴振江容颜苍老,迟缓沉默,粗衣粗茶,然而他才艺满怀。他喜欢绘画,喜欢音乐、京剧,也喜欢朗诵。他演出过话剧,搞过舞台布景,拉过小提琴……他喜欢文学,尤其是外国文学,各大家的代表作几乎都浏览过,巴尔扎克、司汤达、大仲马 、莫泊桑、罗曼·罗兰……
裴振江幼时即好画,母亲是乡村里极难得的识字又有见识的女子,从不限制他的信笔涂鸦。十三四岁的时候,他在付佐集上看见有人把人名写成艺术字卖,很是惊奇,在旁边用心观察,回去自己学着画,也到集上摆摊儿卖。那时,就有一颗艺术的小种子埋下,只是在等待适合他成长的土壤。
1952年他高小毕业,是村里唯一一个考上县中学的学生,因为迷上村里说书艺人说唱的西河大鼓而休学。父亲把他送到合肥一个表叔家,通过表叔的安排,去了合肥矿山机械厂当工人。合肥是省会城市,街头有很多画室和电影院,当他看到电影海报上画的人跟真的一样,很是震撼,后来知道这种画叫西画。裴振江着了迷,工余总跑去街头画室看画,天黑下来也浑然不觉。
恰巧1956年合肥市文化馆开办业余美术训練班,裴振江就报名参加了。在训练班学了三年,没有缺过一堂课。1964年,他调到厂工会任宣传干事,写大标语,画大型宣传画。他的艺术才华有了用武之地。
在合肥期间,当地文化部门经常邀请一些美术大家去合肥搞讲座,裴振江积极参加,他印象最深的是韩美林、柳新生和大名鼎鼎的李苦禅、吴冠中等,听大家讲座,看大家现场作画,对于一直想进专业院校学习又一直未能如愿的裴振江来说,是多么需要的营养啊!
在合肥,由于没有家庭的干扰,他的业余时间都用在绘画上,技艺日渐提高,画风日趋成熟。从1964年开始,他结合党的方针政策创作的宣传画多次获奖,并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1972年他创作的巨幅油画《毛主席永远和我们在一起》,选登为《安徽文艺》封面,并被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
“艺术范儿”的背后
人若多才艺而有思想,行为和处境便往往异于常人,比如裴振江,外表像极了拾荒老人。不理解的人,戏称其有“艺术范儿”。其实,貌似很酷的艺术范儿背后,又有着几多辛酸!
1958年,安徽艺术学校建校招生,合肥文化馆决定保送裴振江,但正赶上工业“大跃进”的大气候,作为骨干,厂领导坚决不放他走。对一个崇尚艺术的人来说,再没有比艺术前途被扼杀更致命的打击了。裴振江气极,离厂出走,当了7个月的盲流。在表叔的劝说下,不得不又回到合肥,在全厂职工大会上做检讨并接受处分。
一个脾性相投的女子,极喜爱音乐,对他说:“你要是会拉小提琴就好了,你拉,我唱,多好!”为了这句话,他立刻去学。他拉,她唱,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然而,他还是放弃了,回到老家,与“父母之命”的那个她,结为柴米夫妻。那段与艺术相通的恋情从此终了。
婚后,母亲年迈多病,需要有人照顾,孩子们也陆续出生,妻子一个人在家忙不过来,在队里挣不到工分,日子难以为继。于是他想办法调动工作,调不回肃宁,离家近点也好啊。顾不得级别待遇对等,与天津一个搬运工对调了工作。
初到天津,笨重的体力劳动,刺鼻的化学气味,脏乱的工作环境,周围人的鄙视,使他悔不当初。合肥美术界的老师们为他深感痛惜,多次写信给天津美术界的同仁,极力举荐裴振江,也因为裴振江自己在无比苦累的环境里依旧怀着对艺术的热爱,他开始被天津美术界所接受,局面也逐渐打开。
除了工作境遇的苦累,还有家庭的拖累。父母去世,妻子在家带着三个孩子无法度日,也去了天津,她娘儿仨因为没有户口,买不到粮食,仅仅靠他的工资,又养不活她们。不得已,他养过鸡,去塘沽海边捞过鱼虫子,去市里农贸市场卖过鸡蛋……
他何尝不想多搞一些创作参加全国性的美展,但是,他往往刚有点创作灵感,就被家庭琐事打断,以至于很多年,他与美术界脱节,他说:“为了挣点现钱,我堕落了!”
在尘埃里开出花来
诗和远方总是与生活里的苟且撕扯不清。凭你把艺术看得怎么高尚,也还是要想尽一切办法生存。
1984年秋,裴振江回到肃宁,由于他已是工人身份,职称一直未能落实,境遇很窘迫。而子女渐长,该结婚的、该上学的,家里没有房子,没有钱。裴振江不得不想办法挣钱。
他一开始给结婚聘女的人家画彩镜,骑自行车驮十二面硕大的彩镜走几十里地去饶阳尹村集上卖,是技术活,更是力气活。后来他给人们画影壁墙,画一面墙可以挣十块钱。镜画、影壁墙的需求多是农村,乡民们大多不懂画,但是他们既出了钱,就得迎合他们的口味。有一次去蠡县画影壁,主家非得让他在远景的小河里画上一条大鱼。本就是远景,河流已是弯弯细细,即便是河里有鱼,也大不了啊。但是主家说了,集上买小葱还得饶上一绺呢,不画不给钱。为了拿到十块钱,他哭笑不得地照办了。即便拿到了钱,也觉得自己作践了艺术。
一次,裴振江去蠡县扈家营画影壁墙,傍晚大雪,他揣着主家给的十块钱,深一脚浅一脚地摸索着往回走,一路走一路摔跤。摔一跤,先摸摸兜里的十块钱还在不在。一路跌跌撞撞,那十块钱也不知道摸了多少次。
年复一年,走村串户,他干过数不清的活儿,却没有挣到多少钱。他为人敦厚,在价格上从不与人计较,有许多工程都是低于别人的工费。他精益求精,经常有这种情况:为了把一幅画画得比较理想,他不惜花去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调整修改,待到自己满意了,才猛然想起对方给他那个过低的价格。
尽管一直在为生存奔忙,裴振江内心却也小有欣慰,自己始终在美术的范畴内没有离开太远,但凡艺术才能有一点盛放的机会,对裴振江来说也是安慰。
除了画彩镜,画影壁墙,他还承接古建绘画。他承建的师素庙,所有雕塑、壁画、彩绘装点,都是他自己设计、创作、完成。农历正月十五、三月十五,乡民们从四面八方涌到师素庙行香,纪念医圣刘完素。每当看见那些善男信女们对着自己亲手塑建的雕像膜拜叩首之时,裴振江就会躲在暗处滚下热泪,他对自己创作的艺术品可谓爱之深、感之切!
合肥、天津、肅宁,城市三十年,农村三十年,他身上有城市的文明,也有农村的痕迹。他没有机会进入高等专业院校,他的作品,没有拍出过昂贵的价格,但几十年来,他散落在社会的画作数以千计,数量之庞大,形式之多样,内容之广泛,在画界实不多见。也许,他的画在美术这个大花园里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小花,没有艳丽的色彩,没有诱人的芬芳,但它们贴着地皮默默开放,散发出缕缕幽香……
创作《擂鼓克肃宁》
2015年,肃宁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袁树凯慕名找到裴振江,邀请老人创作一幅大题材的油画《擂鼓克肃宁》,一方面作为纪念肃宁解放的代表性艺术作品,另一方面作为文献纪录片《平原丰碑》的拍摄素材。他郑重地接受了这个邀请。
肃宁是革命老区,1944年9月解放,是当年冀中军区解放的第一个县城。解放肃宁战役是一场奇特的战役:肃宁百姓自发地将一百余面大鼓抬上战场,为八路军擂鼓助战。解放肃宁战役打了十九个小时,鼓声也整整响了十九个小时。《擂鼓克肃宁》就是要把这宏大热烈、激动人心的场面表现出来。
显然,大场景,大气势,这幅画难度不小,对裴振江是一次全新的挑战。裴振江的老妻,为了支持他,脱掉棉衣,挽起袖子,不厌其烦地给他摆姿势,做动作;小孙子拿着手电,不时地变换着光的方位。在他们的协助下,裴振江拍了不少照片,记录人在用力时骨骼、肌肉的贲张状态,为画画做准备。
如今,这幅画轮廓初显。晚上一个人的时候,裴振江凝视着画面,仿佛置身于1944年8月的那个夜晚……斗志鼓荡在心里,慷慨而悲壮。进入创作状态的裴振江常常忘了时间,忘了自己,一画就是一个通宵。这么多年,他觉得自己终于有机会为家乡留下一点真正有意义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