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并发心力衰竭的肺炎患儿进行循证护理的效果研究
2016-01-10史俊凯
史俊凯
(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石人镇中心卫生院 吉林 白山 134700)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5.4%的肺炎患儿会并发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导致肺炎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有研究表明,对并发心力衰竭的肺炎患儿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地缩短其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提高其心功能,降低其死亡率。为了进一步证实此护理方法的有效性,我院对近年来收治的128例并发心力衰竭的肺炎患儿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其中接受循证护理的64例患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8例并发心力衰竭的肺炎患儿。这128例患儿的病情均符合以下情况:①患儿的病情均符合第八版儿科学中对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2],并被确诊。②患儿均有心功能下降、发热、咳喘等临床表现。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这128例患儿分为常规组和循证组,每组各有64例患儿。在循证组的64例患儿中,有男孩36例,女孩28例。他们的最小年龄为2岁,最大年龄为8岁,平均年龄为5.4±0.6岁。这些患儿的病程为2~10d,平均病程为6.6±0.8天。在常规组的64例患儿中,有男孩34例,女孩30例。他们的最小年龄为1岁,最大年龄为8岁,平均年龄为4.5±0.4岁。这些患儿的病程为2~12d,平均病程为7.2±0.9天。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具体的方法为:①让患儿卧床休息。为年龄较大的患儿取半坐位,将年龄较小的患儿抱起并使其下肢下垂,以使其静脉回流。②为患儿吸氧,以提高其血氧含量。③为患儿补液,以维持其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④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对患儿进行抗感染治疗。⑤使用利巴韦林等药物对患儿进行抗病毒治疗。⑥根据患儿心力衰竭的程度,使用ACEI、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等药物对其进行对症治疗。
1.3 护理方法
1.3.1 对常规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 ①对患儿实行隔离护理,以防止其发生交叉感染。②对患儿进行吸氧护理。③对患儿进行用药护理。
1.3.2 对循证组患儿进行循证护理 (1)建立循证护理小组。选择具有一定儿科护理经验、业务能力较强的护理人员组成循证护理小组,由儿科护理组长担任循证护理小组的组长。(2)根据患儿的病情,为其制定循证护理方案。(3)对患儿实施循证护理。①在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详细向患儿家长讲解与患儿的病情有关的医学知识、医院和各科室的规章制度、进行消毒隔离的目的和必要性,以使其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完成护理工作。②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由于患儿的年龄较小,其多存在恐惧、不安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不仅会影响患儿身体的恢复,还会加重其心力衰竭的症状。护理人员可通过为患儿提供玩具和为其讲故事等方式来缓解其不安、恐惧等不良情绪,并使其对护理人员产生依赖感和信任感,以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③对发热患儿进行护理的方法: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变化的情况。当患儿的体温达到38.4°C左右时,需立即为其使用冰敷的方式进行降温。对使用冰敷降温效果不好的患儿,可通过用酒精为其擦拭身体进行降温,必要时可遵医嘱为其使用退热药进行降温。④对患儿进行呼吸道护理。A.定时为患儿清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以保持其呼吸道的通畅。B.必要时可遵医嘱对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和吸痰治疗。C.对呼吸道发生水肿的患儿,护理人员应遵医嘱对其进行气管切开治疗。D.对不能自主呼吸的患儿,护理人员应遵医嘱为其使用无创通气设备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心力衰竭症状的评分、发热症状消失的时间和咳喘症状缓解的时间。对心力衰竭症状进行评分的分数为0~5分,分数越低表示患儿的心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我们使用SPSS16.0软件包对本次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进行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心力衰竭症状评分的比较经过治护,循证组患儿心力衰竭症状的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进行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心力衰竭症状评分的比较[n,(±s)]
表1 进行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心力衰竭症状评分的比较[n,(±s)]
组别时间心力衰竭症状的评分(分)循证组(n=45)治疗前3.27±0.75治疗后2.06±0.66常规组(n=45)治疗前3.31±0.76治疗后2.75±0.65 T值--13.823 P值--0.034
2.2 两组患儿发热症状消失的时间和咳喘症状缓解时间的比较 经过治护,常规组患儿发热症状消失的平均时间为4.56±0.72d,其咳喘症状缓解的平均时间为5.14±0.64d。循证组患儿发热症状消失的平均时间为2.09±0.83d,其咳喘症状缓解的平均时间为3.97±0.56d。循证组患儿发热症状消失的时间和咳喘症状缓解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肺炎是儿科的常见病。此病患儿的临床症状有发热、咳喘和咳痰等。肺炎患儿的病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地控制,极易并发心力衰竭、中毒性休克、缺氧性脑病等疾病[3]。其中,心力衰竭是导致肺炎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小儿身体的各项功能均未发育完善,其呼吸道纤毛除痰的功能较差,故其极易发生呼吸道堵塞的情况,从而诱发肺部感染[4]。循证护理方法是一种新型的临床护理方法。此护理方法强调整体护理的理念,通过对患儿的病情进行分析和评估,为其制定相应的循症护理方案,并由循证护理小组的成员按照循证护理方案对患儿实施循证护理的一种护理方法。
综上所述,对并发心力衰竭的肺炎患儿进行循证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其发热症状消失的时间和咳喘症状缓解的时间,提高其心功能,促进其康复。
[1]李梅华,甘婷.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5(11):116—118.
[2]肖迎春.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循证护理的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3(2):276—276.
[3]洪梓玲.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儿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18):6—7.
[4]贾伟.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3X):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