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胸腹腔镜联合手术与常规的开放性手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对比

2016-01-10殷仕宝叶阿奇董国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22期
关键词:胸腔镜开放性食管癌

殷仕宝 胡 健 叶阿奇 董国华

(①江苏省仪征市人民医院 江苏 仪征 211400;②江苏省南京军区总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02)

食管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1,2],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该病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种族、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等均有一定的关系。手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但常规的开放性手术需要在患者的胸部做一个很大的切口,对其造成的创伤较重,不利于其术后的身体恢复。近年来,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VATS)联合腹腔镜手术因具有创伤小、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少及其术后的并发症少等优势已被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食管癌的治疗中[3,4]。为了比较用胸腹腔镜联合手术与常规的开放性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我们对2013年2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的4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3年2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的4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在这些患者中,排除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排除有腹部和胸部手术史的患者,排除接受过放疗或化疗的患者,排除不具有进行手术治疗指征的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这40例患者分为开放性手术组(20例)和胸腹腔镜手术组(20例)。在开放性手术组中,男女患者的比例为11:9,其年龄区间为37~78岁,平均年龄为(61.5±6.3)岁。在胸腹腔镜手术组中,男女患者的比例为12:8,其年龄区间为38~77岁,平均年龄为(62.3±5.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手术方法

1.2.1 对胸腹腔镜手术组患者使用胸腹腔镜联合手术进行治疗,具体的手术方法是:1)指导患者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对其进行气管插管和全身麻醉。麻醉起效后,在患者右侧的胸腔处做3~4个长度为1~3cm的切口,置入胸腔镜和手术器械。在胸腔镜的直视下,用超声刀和电钩游离患者右侧的迷走神经和喉返神经,清扫其上段食管旁、上腔静脉旁及其右侧喉返神经旁的淋巴结。沿着患者的食管走向切开其食管表面纵隔胸膜,游离其胸段的食管,并将其病变的食管切除。清扫患者食管旁、下肺韧带处、左支气管旁及其隆突处的淋巴结,并在保护其喉返神经的基础上,游离并显露其两侧的喉返神经,清扫其喉返神经旁的淋巴结。对患者的食管残端进行缝扎,用橡胶管对其食管的远端和近端进行连接,置于其食管床旁。最后退出手术器械,为患者留置引流管,缝合其手术切口。2)帮助患者取仰卧位,对其进行常规的消毒和铺巾。在患者的脐下处进行穿刺,为其建立人工气腹。置入腹腔镜,检查患者的脾脏、肝脏等有无结节和肿块,探查其腹腔内是否存在粘连的情况。在患者上腹部的左右两侧做2个穿刺孔,置入手术器械。在腹腔镜的直视下,对患者胃部周围的淋巴结进行清扫,分离其胃大弯侧的网膜组织,分别离断其胃结肠韧带、胃左动脉、胃短血管及其贲门周围的血管。对患者的胃进行游离,切开其腹段食管周围的腹膜,游离其食管的下段。将患者的胃经其腹部的切口提出腹腔,用直线切割缝合器沿着其胃小弯进行侧切,再将其残胃做成管状,并与其食管进行吻合。最后分别为患者放置营养管和胃管,逐层关闭其腹腔[5,6]。

1.2.2 对开放性手术组患者使用常规的开放性手术进行治疗,具体的手术方法是:指导患者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对其进行气管插管和全身麻醉。麻醉起效后,在患者右侧的第五肋间做一个长度为15cm左右的切口。清扫其上段食管旁、上腔静脉旁及其右侧喉返神经旁的淋巴结。游离患者的食管,对其食管残端进行缝扎,用橡胶管对其食管的远端和近端进行连接,并置于其食管床旁,然后逐层关闭其胸腔。帮助患者取仰卧位,在其上腹部的正中处做一个切口,切开其皮肤和腹壁,清扫其胃部周围的淋巴结。切开患者腹段食管周围的腹膜,游离其食管的下段。游离患者的胃,并将其胃经其腹部的切口提出腹腔,用直线切割缝合器沿着其胃小弯进行侧切,再将其残胃做成管状,并与其食管进行吻合。最后分别为患者放置营养管和胃管,逐层关闭其腹腔。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的用时、术中的出血量、术中清扫淋巴结的数目、术后拔出胸腔引流管的时间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7.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所有数据进行处理,两组患者手术的相关指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用(%)表示,用χ²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 与开放性手术组患者相比,胸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更少,其术后拔出胸腔引流管的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性手术组患者手术的用时明显短于胸腹腔镜手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清扫淋巴结的数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与开放性手术组患者相比,胸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s )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s )

组别/例数手术的平均用时(h)术中的平均出血量(ml)术中结清淋巴结的平均数目(个)术后拔出胸腔引流管的平均时间(d)胸腹腔镜手术组(n=20)4.86±5.02272.6±17.3611.4±2.22.53±1.28开放性手术组(n=20)3.72±6.53468.35±27.069.2±2.14.35±1.96 t 5.697.611.364.31 P<0.05<0.05>0.05<0.0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论

食管癌是指生长于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有调查数据显示,该病居我国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4位。该病患者的典型症状是进行性咽下困难,先是难以咽下干的食物,继而是难以咽下半流质食物,最后连水和唾液都无法咽下[7,8]。过去,临床上主要采用常规的开放性手术治疗该病,但患者的预后较差。近年来,Nguyen N.T[9]等学者研究指出,用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显著,患者短期内的预后较好。但此手术不能完全替代常规的开放性手术,临床上对于手术操作难度较大、肿瘤过大的患者仍需采用开放性手术进行治疗。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用常规的开放性手术治疗该病的效果,能有效地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缩短其胸腔引流的时间,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陈穗, 李志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36例[J].实用医学杂志, 2001, 17(4):335-336.

[2]王耀鹏, 徐林浩, 王清, 等. 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06(2): 94-96.

[3]陈珊宇, 林勤, 李夷民, 等.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在老年食管癌临床分期及术后放疗靶区确定中的作用[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10(33):4904-4905.

[4]智玲玲,李志英. 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疗效[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8(33):4008-4009.

[5]杨楠兰. 电视胸腹腔镜联合与传统开胸下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 [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 31(4):521-522.

[6]黄荣惠, 丁玉辉, 李海英. 胸腹腔镜联合行食管癌切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J]. 海南医学, 2012, 23(1): 146-147.

[7]邓鹏, 毛须平, 张志宇, 等. 胸腹腔镜联合行食管癌根治术30例分析[J]. 江苏医药, 2013, 39(19): 2331-2332.

[8]叶中瑞, 朱成楚, 叶加洪, 等.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 [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5, 5(8): 609-610.

[9]Nguyen N.T ,Follette D.M,Wolfe B.M,et al. Comparison of 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 with transthoracic and transhiatal esophagectomy [J]. Arch Surg, 2000,13:20-35.

猜你喜欢

胸腔镜开放性食管癌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食管癌术后远期大出血介入治疗1例
寻求开放性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