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静脉泵注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置管的方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研究

2016-01-10徐晓忠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22期
关键词:生长抑素肠梗阻胃肠

唐 俊 姚 斌 徐晓忠

(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普外科 江苏 张家港 215600)

粘连性肠梗阻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急腹症。由于该病患者的腹腔存在粘连的情况,导致其肠道内容物无法顺利地通过肠腔,因此其会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及排便异常等临床症状[1,2],可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3]。粘连性肠梗阻属于一种机械性梗阻疾病,因此仅采用保守疗法往往难以将其彻底根治。在本次研究中,笔者探讨分析用静脉泵注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置管的方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我们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60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各项检查结果均符合WHO拟定的关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断标准。在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4例,女性患者有16例,其年龄为15~72岁,平均年龄为(41.66±1.07)岁;在实验组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37例,女性患者有23例,其年龄为16~68岁,平均年龄为(42.48±1.14)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抗感染治疗、营养支持治疗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对存在低蛋白血症的患者进行输血和补充白蛋白的治疗。在此基础上,采用鼻胃管置管的方法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具体的方法是:①医护人员要检查患者鼻腔的通畅状况,然后将事先用石蜡油浸润的鼻胃管经患者的鼻腔插入其胃内,插入的深度以60cm左右为宜。②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及临床表现对插入鼻胃管的深度进行调整,然后对鼻胃管进行妥善的固定。③在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肛门恢复排气后,医护人员要及时关闭鼻胃管,并将其拔除。采用静脉泵注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置管的方法为实验组患者进行治疗,具体的方法是:①将6.0mg的生长抑素(由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为H20066708)混入100ml的生理盐水中为患者进行静脉泵注,连续泵注24个小时,同时注意观察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其肛门的排气情况。②医护人员要检查患者鼻腔的通畅状况,然后将事先用石蜡油浸润的肠梗阻导管经患者的鼻腔插入其肠内。肠梗阻导管的前部可划分为两囊三腔,均由聚乙烯材料制成,能吸引咽下的空气、因异常发酵而产生的气体及积存的胃液和肠液。③在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肛门恢复排气后,医护人员要及时关闭肠梗阻导管,并将其拔除。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②两组患者术毕至腹胀腹痛症状消失的时间。③两组患者进行胃肠减压的总量。④两组患者术毕至肛门恢复排气的时间。

1.4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①无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②有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③显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1.5 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的数据经过整理后录入SPSS16.0中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当P<0.05时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4%,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5%,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术毕至腹胀腹痛症状消失的时间为(3.79±1.03)天,进行胃肠减压的总量为(678±85.72)ml/天,术毕至肛门恢复排气的时间为;(4.58±0.82)天;对照组患者术毕至腹胀腹痛症状消失的时间为(8.47±2.03)天,进行胃肠减压的总量为(582.21±75.16)ml/天,术毕至肛门恢复排气的时间为(7.92±2.09)天。实验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粘连性肠梗阻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同时也是腹部手术后较为常见的一种术后并发症[4]。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腹痛、腹胀、呕吐及大便性状改变等消化系统症状。这是因为该病患者的胃肠、肝脏及胰腺会大量地分泌消化液,导致其体内存在的气体或因细菌降解而产生的各种物质堆积在肠腔内,使肠腔发生梗阻,进而导致肠管出现膨胀、肠壁变薄等情况,严重时甚至会使局部肠管发生结构和功能性的改变[5]。此外,粘连性肠梗阻还会使患者肠管局部静脉的血液回流受到阻碍,从而进一步加重其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因此,医护人员要根据该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时地对其进行对症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治疗、抗感染治疗及补液治疗等。

生长抑素是临床上常用的肽激素类药物,它能有效地抑制胃酸的分泌,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胃蛋白酶及胃泌素的释放,从而有效地降低胃肠内的血流量,改善门静脉高压的状况,缓解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不适症状,并提高其生活质量[6]。肠梗阻导管是日本医科大学齐藤昊先生命名的,在国外被称为long intestinal tube/long tube。肠梗阻导管现在已经成为不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外科性治疗,而用保守性疗法进行治疗的不可缺少的导管。与鼻胃管相比,肠梗阻导管的柔韧度更好,更能顺畅地吸引出患者胃肠内的积气和液体。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用静脉泵注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置管的方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陈 同,陈华莹,许杨雄,等.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7):142-143.

[2]田国伟,张从雨,郑小超,等.甘露醇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J].安徽医药,2011,15(8):1017-1019.

[3]詹方勇.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在粘连性肠梗阻的应用效果评价[J].大家健康,2014,8(5):153-154.

[4]徐稳深,钟连英,黄慧珍.生长抑素在粘连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0,21(10):37-38.

[5]李若凡,李雪,刘佐军,等.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9):71-73.

[6]刘冰. 研究生长抑素与肠梗阻导管联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15).

猜你喜欢

生长抑素肠梗阻胃肠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止血成功率的影响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研究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