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联用地西他滨与半量白血病预激方案进行治疗的效果

2016-01-10朱俊锋胡忠利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22期
关键词:髓系白血病分型

刘 林 朱俊锋 马 悦 胡忠利 张 凤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 安徽 蚌埠 233004)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多为老年人。在此病患者中,老年患者约占60%。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常合并有较多的慢性病,在对其进行常规治疗时其临床效果常不理想,其病情的治愈率仅为10%。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进行治疗是开展临床研究的热点。近年来,我院为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联用地西他滨与半量白血病预激方案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的60例患者均为2013年6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这些患者均经MICM诊断法被确诊患有急性髓系白血病,均初次接受系统的治疗,其ECOG的评分均≤2分。这些患者在进行检查时均发现骨髓增生的情况,均排除了患有其他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及精神障碍的可能。这些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均签署了对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1]。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组的31例患者中,有男性21例,女性10例,其年龄为53~68岁,平均年龄为(60.5±3.2)岁,其中有9例患者的MICM分型为M0型,有10例患者的MICM分型为M1型,有8例患者的MICM分型为M2型,有2例患者的MICM分型为M3型,有2例患者的MICM分型为M4型。在对照组29例患者中,有男性18例,女性11例,其年龄为57~68岁,平均年龄为(62.5±3.1)岁,其中有9例患者的MICM分型为M0型,有11例患者的MICM分型为M1型,有5例患者的MICM分 型 为M2型,有1例患者的MICM分型为M3型,有3例患者的MICM分型为M4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采用白血病预激方案(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G-CSF)进行治疗,用药方案是:1)阿糖胞苷,其用法是:皮下注射,按照患者的体表面积计算每次的用药量(10mg/m2 ),每12个小时用药一次,在第1d至第14d用药。2)阿克拉霉素,其用法是:每次静脉滴注10mg,在第1d至第8d用药。3)G-CSF(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其用法是: 皮下注射,按照患者的体表面积计算其每次的用药量(200ug/m2) ,每日用药一次,在第1d至第14d用药。在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的计数>20×109/L时为其停用G-CSF[2]。为实验组患者联用地西他滨与半量白血病预激方案进行治疗,用药方案是:1)地西他滨,其用法是:静脉滴注,按照患者的体表面积计算其每次的用药量(20mg/m2),每日用药一次,在第1d至第3d用药。2)阿克拉霉素,其用法是:每次静脉滴注10mg,在第4d至第7d用药。3)阿糖胞苷,其用法是:皮下注射,按照患者的体表面积计算其每次的用药量(10mg/m2 ),每12个小时用药一次,在第1d至第7d用药。3)G-CSF,其用法是:皮下注射,按照患者的体表面积计算每次的用药量(200ug/m2) ,在第4d至第10d用药。在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的计数>20×l09/L时为其停用G-CSF。为两组患者用药14d为一个疗程,共对其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 1)完全缓解。经治疗,患者骨髓原始细胞的指标≤5%,血小板的计数>100×109/L,中性粒细胞(ANC)的计数>1.5×109/L。2)部分缓解[3]。经治疗,患者骨髓原始细胞的指标在6%~15%之间,其血小板的计数>100×109/L,其中性粒细胞(ANC)的计数大于1.5×109/L。3)未缓解。经治疗,患者骨髓原始细胞的指标>15%,其余指标均未得到改善。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期间观察其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分析 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87%,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8.96%。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分析 (例,%)

2.2 对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的分析 实验组患者在进行治疗期间有6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其中有2例患者发生恶心呕吐,有3例患者发生血小板计数减少,有1例患者发生高热,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9.35%。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治疗期间有11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其中有4例患者发生恶心呕吐,有5例患者发生血小板计数减少,有2例患者发生肝功能损害,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7.93%。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髓系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克隆性疾病。此病患者多为老年人。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此病的发病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免疫力较差,其造血器官的功能可发生衰退,并可合并有较多的慢性疾病,因此为其应用抗肿瘤药物进行常规治疗的效果较不显著[4]。临床实践证实,联用地西他滨与半量白血病预激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可使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更快地渗透到患者的体内,从而更有效地杀灭其体内的肿瘤细胞。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DNA甲基化是促使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地西他滨属于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具有抑制肿瘤DNA的甲基化、促使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5]。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为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联用地西他滨与半量白血病预激方案进行治疗可取得理想的效果,而且安全性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管俊,姜扬文,孙爱红等.地西他滨联合半量预激方案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及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21):3897-3900.

[2]孙妍珺,徐杨,吴德沛等.地西他滨联合预激方案治疗53例复发难治正常核型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分析[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5,36(12):1025-1030.

[3]高苏,仇惠英,金正明等.地西他滨单药及联合半程和全程C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4,35(11):961-965.

[4]樊伍峰,李郝.地西他滨联合丙戊酸钠促进肝癌细胞凋亡的ERK通路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6(1):33-36,41.

[5]梁艳,唐元艳,熊涛等.地西他滨联合减量MA/DA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观察[J].海南医学,2016,27(13):2101-2103.

猜你喜欢

髓系白血病分型
失眠可调养,食补需分型
便秘有多种 治疗须分型
一例蛋鸡白血病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治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FLT3检测的临床意义
地西他滨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FLT3-ITD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免疫表型及临床特征分析
HAD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基于分型线驱动的分型面设计研究
阅读理解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