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与《文化交流》的十年邮缘

2016-01-08屠雪凡

文化交流 2016年1期
关键词:汗血生肖文化交流

屠雪凡

我集的《中国与世界》专题邮集,伴有一段令人难忘的经历,就是与《文化交流》杂志对上了号,并结了缘。这首先因为我遇到了一位知音时任《文化交流》杂志总编的吴尧民。他知道我的专题具有一定的世界视野,在对外传播友谊、传播中华文明、推进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等方面,可以为刊物提供一些必要的稿件。这样就有我在《文化交流》话“交流”的话题,并由此与刊物有了十年翰墨情。

编者巧用邮文贺万国邮联

我的第一篇文字稿《从外国邮票上看中外交流》,凸现中外交流友谊使者,他们之中有旅行者、传教士、外交使节及工艺匠;有中西合璧的古建筑,如瑞典的“中国宫”、德国的“中国茶亭”;有金印东渡和遣唐使船、“辛巴达”航海到中国等再现中外交流海上之路……

很巧,文稿到编辑部恰逢22届万国邮联大会和99世界邮展在北京开幕前夕。该文就成了《文化交流》编辑部贺邮联大会和世界邮展的“穿针引线”之作。编者对编排、字号都作了精心的设计,还在文前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今年8月23日,第22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将在北京召开。这是万国邮联成立125年来首次在我国召开的会议。届时,东道主中国还将举办99世界邮展,这是本世纪最后一次大型的国际性集邮盛会。本刊谨以此文对万国邮联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

看,刊物通过一篇邮文热忱祝贺万国邮联和99世界邮展的开幕,这对我来说,显然是一次殊荣。

丝路邮缘开启文化交流的窗口

一条被列入“要目”的标题赫然出现在2007年第四期《文化交流》的封面上,这是我为刊物撰写的一篇专稿:《追踪汗血马》。文中记述了我与丝绸之路的一段邮缘。

我何以用“追踪”两字呢?因为我对汗血马有一种情结,而这种情结又与亲情连在一起。这要从我母亲出生地甘肃武威说起。

武威,古称凉州,是丝路古道上的重镇和要隘。我母亲从大漠走进江南水乡绍兴,幼年的我第一次听到她讲的带有浓郁丝路风情的诗词和寓言,其中就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葡萄酒、夜光杯、琵琶和骏马等事物,这每一样都和文化交流有关。而在我书桌案头就摆放着一尊昂首嘶鸣、从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青铜雕塑铜奔马的仿制模型,又唤起我记忆深处母亲讲的“天马行空”的故事,眼前变得鲜活起来。

“铜奔马”有各种考证,但我注意到有一种考证认为,铜奔马象征的是“天马”,它就是汗血马,是丝路上的一个传奇马种。

我的“丝路”邮册《物种》栏里,插入了中国发行的以《铜奔马》为题材的邮资票、片,我把它视作“汗血马”形象的再现。

但是,有一则消息在我的心田掀起一阵波涛。2002年6月间,在我翻阅当月报纸时,无意间被一行《这就是汗血宝马》的标题吸引住了。这则发自新华社的消息称:从中国百姓视野中消失已久的神秘的“汗血宝马”,由空中穿越古丝绸之路抵达天津机场。这匹名为“阿赫达升”的5岁黑色公马,是土库曼斯坦领导人送给中国人的礼物。

幸运之神终于降临。一天,门铃骤然响起,绿衣人送给我一封沉甸甸的大型挂号信件,拆开一看,我向国内外邮友发出的几十封寻觅“汗血宝马”邮票信函,终于有了回应。黑龙江邮友给我寄来了土库曼斯坦2001年发行的含小版张、小全张和小型张全套“汗血马”(土国称“阿哈尔捷金马”)邮票。这是汗血马故乡首次发行的宝马邮票,其数量还不到2万套。引人注目的是,两枚小型张还印上了土国国徽,仔细一瞧,国徽图案中央绘有一匹白色的“汗血马”。这就是说,汗血马乃是土国的“国宝”、民族的象征。

正当我满怀激情为《文化交流》撰文时,又收到土国续发的汗血马邮票,墨香犹存,内容恰好与前一套相衔接,于是,一篇《追踪汗血马》稿件就在《文化交流》“记趣”栏目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

世纪盛会的姐妹篇

进入21世纪,中国成功举办了两项举世瞩目的国际性盛会:2008年北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

对于这两大盛会,我一直有个心愿,就是要把中外为此发行的庆典邮票,既载入我的邮册,也要形之于文,以留下美好的记忆,并通过《文化交流》传播到世界各地。

《方寸间点燃奥运激情》,就是我拟定的题目。

“福娃·中国印·鸟巢”,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具有5000多年文明的古国,生机勃勃、昂首阔步走向世界的英姿。

“雅典·北京·珠峰”,记录雅典少女和横贯五大洲的奥运圣火传递的宏伟场景,见证现代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展示中国人举着火炬登上地球之巅的空前壮举。

“百国·竞发·多彩”,全球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北京奥运会邮票,共同感受“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喜悦与激情。

另一篇《“世博”邮苑传友谊》,展现的邮票又是另一番景象,传播世博主题,荟萃世界文明精华,彰显中外文化交流与友好交往的悠久历史,其中包含着东西方文化交融深刻理念。各具特色的“世博”邮票尽显东西方文化神韵。

这上下两篇文章,构成姐妹篇,都适时地亮相于《文化交流》“热门话题”和“精彩世博”的栏目中。

华人架起中外交流的桥梁

在世界五大洲四大洋,处处都有华人(侨)的踪迹。这些深受中华文化浸润的炎黄子孙,通过自身的迁移将华夏文明延伸到全球各个角落。同时,中华文化又广泛吸收居住国和世界其他地区文化的精华,与世界文化交流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华人文化。

我的邮集中,有一册就是有关华人题材的,我撰写了《世界华人邮票掇英》一文,被收录在《文化交流》的“收藏”栏目里。

在该文中,我专门列了一节“华人与生肖邮票”。主要想说明时下风靡全球的中国生肖邮票,其实不少国家,如美国、古巴等当年发行的初衷是为了表彰华人在所在国的杰出贡献。法国邮政部门也曾表示,中国生肖文化作为非常重要的中国元素已经融入法兰西社会中,每年都有一枚相应的邮票发行,与华人同庆生肖新年的到来。

2005年1月,当中国乙酉鸡年降临之际,法国拉开了发行中国生肖邮票的大幕,其序曲是象征法兰西民族的髙卢雄鸡一声啼鸣飞到乙酉邮票上,担当起中国生肖鸡的司职,这神来一笔,将东西方文化交融得如此和谐与美妙。当然,令我动容的还有澳大利亚发行的马年邮票,在一片欢腾和爆竹声中,一位骑着骏马的信使,展开一幅写有唐诗“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书轴,穿街过巷向华人家庭道一声平安,传递出浓浓友情、亲情、乡情。

在此之前,《文化交流》编辑部为了向海外侨胞恭贺新春,约我写了《列国邮苑喜贺中国春节》一文,是双色套印,在黑色底版上,那呈洁白色的文字似浮雕在黑绒上,显现出字体的质感,而16枚五彩缤纷的贺春邮票,更显得分外妖娆。

猜你喜欢

汗血生肖文化交流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以“春风化雨”的文化交流,加强两国“心通意和”
天马汗血
生肖转转转
充满期待的中韩文化交流年
你的生肖是什么?
汗血
生肖说马和羊
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