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学霸的正确“姿势”
2016-01-08张小羁周峰
张小羁++周峰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你一定对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的韩衍隽印象深刻:15门基础学科课几乎满分,仅有4门99分和1门98分。作为本科生,韩衍隽已经在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英文专业论文,取得两项科研专利。斯坦福大学的某位教授评价他说:“已经超出了至今我对斯坦福大学所有博士生的要求。”有人发出感慨:学霸果然都是天生的。
那么,学习好坏到底由什么决定?
智商和勤奋,哪个更重要
对个人而言,智商与学习成绩以及其他任何领域成就的高低没有必然联系。这早在多年前就由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刘易斯·特尔曼证实了。
上世纪20年代,特尔曼征集了1 528名孩子参与试验,并跟踪记录他们在成年之后取得的成就。
参与试验的孩子平均智商高达147,但在随后的25年中,有1/4的受试者默默无闻,其他3/4的受试者虽然到中年时总共发表了2 000多篇学术论文、取得了230多项专利,但也没有任何人取得过和诺贝尔奖级别相当的学术成就。相反,当初因为智商不足被排除在试验之外的路易斯·阿尔瓦茨和威廉·肖克利,日后却都成了诺贝尔奖得主。
更何况,智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英国伦敦大学的苏·拉姆斯登对12~16岁学生进行过跟踪试验,发现在4年时间里,部分受试者的智商发生了变动,上下浮动最多高达21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美国国家心理卫生研究所在一项长达30年的研究中发现:工作中包含复杂关系、需要建立复杂系统、处理人际关系或者解决难题的人,在认知能力测试中的表现往往会逐渐提升;而脑力需求较低的工作者,他们的测试分数往往会下降。这种智商的改变,已经和基因没有关系了。
什么是正确的勤奋“姿势”
当然,即便勤奋,也是有方法的。学霸和学渣的差距,往往就在勤奋的“姿势”上。
比如,麻省理工学院的学霸斯考特·杨。他在2012年完成了一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一年内,自学完成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4年的本科课程,还通过了以知识考查全面而著称的麻省理工学院的测试。
可能你对他那套神奇的“费曼技巧”已经有所耳闻。这套技巧的灵感来源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可不要被诺贝尔奖的背景吓到了,因为使用“费曼技巧”其实很简单:找一张白纸,把你想要理解的某个概念写上去,然后用自己的话解释它,就好像在教别人这个想法一样。最关键的是,如果碰到解释不清楚的地方,就回去查询资料寻找答案,直到能用最简单的语言把整个概念解释清楚为止。
“费曼技巧”说白了,就是想通过浅显的语言,让别人明白一个你正在学习的陌生概念。
那么,为什么“费曼技巧”会这么神奇?
在斯考特看来,没有反馈的练习和题海战术,都是降低效率的陷阱。其实,这并非斯考特个人的经验总结,而是无数学者已经总结出的科学规律。
人类的知识技能分为3个套在一起的圆形区域:最里面的“舒适区”——我们已经熟练掌握到的各种知识和技能;中间一圈的“学习区”——对自己来说有一定挑战,因而感到不适,但是不至于太难受;最外层的“恐慌区”——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东西。只有针对代表着我们欠缺的知识和技能体系中的“学习区”进行学习,学习效果才能提高。
这些理论来自《剑桥手册:如何成为一名高手》——可别被它“成功学色彩”的标题骗了,这是一本900多页的学术著作。
而“费曼技巧”能够帮助我们的恰恰是定位欠缺的那部分知识。枝节繁杂、富有内涵的知识,总能被分割成更小的知识点。在学习过程中,这些小知识点中总会有让学习者无法理解或误解的地方。我们向别人解释的过程,正是对学习内容体系化的梳理,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欠缺后再对症下药,学习效果自然会好很多。
不过在斯考特那套快速学习法里,最重要的还是休息。他在突击学习的过程中,仍然保证每周能有一天的休息时间。毕竟,在眼皮打架的情况下,再怎么努力,也真的成不了学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