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作坊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2016-01-08李依蔓

教育界·下旬 2015年12期
关键词:研究教学

李依蔓

【摘 要】服装结构与工艺课是为从事服装企业制版岗位设置的服装生产技术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在传统的模式中,服装专业高职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以教师为本,教师制定学习目标,设计教学重难点,再传授知识给学生。为改变这种状况,提出“作坊式”教学。这一模式突破了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身临其境,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的氛围,强调实用能力,强调知识创新,有效地建立起课堂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充分展现了现代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价值方向。

【关键词】“作坊式”教学    高职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    研究

一、研究背景

“作坊式”教学通过组织学生真实地参加项目设计、履行和管理的全过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及其他关键能力。“作坊式”教学是当前服装专业高职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全新课程管理体制的变革趋势,这也意味着在未来服装结构与工艺课将要以“作坊式”教学替代传统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二、研究目的

结合高职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的推出与实施,以高职高专服装专业教育组为实验对象,以“作坊式”教学研究将专题授课、专业教学、集中研培、实例研讨等方式融合在与高职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专业研究的实施过程之中,以形成高职高专服装专业的特色。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在于:在高职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开设的实践过程中,运用“作坊式”教学模式将教研组每位教师各自不尽相同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运用一个教研合作体的模式组织起来,在具体的分工与合作中进行实践、反思与研究,令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真正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注重实践性的生活应用性,充分显现了现代职业教育的未来价值方向。

三、研究原则

在实施“作坊式”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体现高职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的教学理念,完成高职高专服装专业的教学任务,应注意贯彻以下三条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以课题研究为主导的“作坊式”教学,其主要研究目的就是为了强调高职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中的科学性,研究的是学生与教师合作之间的个性与共性并存,将常规教学与科研教学有机结合,从而逐渐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教师的科研水平。

(二)灵活性原则

“作坊式”教学强调教师在高职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相互交流和学习,令教研过程不再固定化、形式化,而是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与灵活性,注重对人才的针对性培养。

(三)实用性原则

“作坊式”教学在高职高专服装专业的教学任务中,真正体现了文化课教学与专业教学之间的接轨,将培养“专业实用型人才”作为根本目标,从根本上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四、研究方法

构建高职高专服装专业高职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作坊式”教学的最有效方式就是行动研究法与强制进入法,对教学过程在行动中研究,为行动而研究,在不断研究中分析、诊断、调整、优化与改善,从而提升教学能力与水平。

五、研究过程

(一)案例法

2013年5月,针对某高职院校的服装结构与工艺课堂进行调查,并记录笔记。在这个课堂中并没有传统的成排的课桌椅,而是在教室中间围成了一个圆圈,一个桌子和一个椅子在中间,随着上课铃的响起,开始了新的一节服装结构与工艺课。上课后,教师针对西装板型的结构进行了实体研究,也就是请一名同学穿上量体定做的西装让同学们进行研究,并且讨论制作方法中的难点,并就难点展开讨论。讨论结束后,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教授,并进行思维扩散,详细介绍西装的制作,如通过电脑课件展示板型的画法,并练习局部零部件的制作过程。最后要求学生一起研究制作出整件西装,并注重某些特殊部位的特殊工艺要求。整个课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有的学生积极提出了自身的不解,有的学生针对不解之处给予回答,教师给予补充。在这个课堂中避免了传统的教师讲课、学生听从的教学方式,避免了传统的理论介绍,而是将理论结合实践,通过学生的动手与动脑,调节课堂的学习氛围。

(二)强行进入法

为了确定高职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作坊式”教学是否可以令学生真正地将理论与社会实践进行结合,注重实用性与有效性,分别以“作坊式”教学和传统式教学方式作为高职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的被预测变量,以“作坊式”教学的得分(用RQ测得)、传统式教学方式的得分(用ECR测得),以及被测试的一些其他信息,如高职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中学生的创造力衰竭、价值感降低、学习上的消极状态等作为预测变量,采用强行进入法,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见下表。

被预测变量 进入回归

方程的变量 β t值 P R R2 9dj.

R2

“作坊式”教学 创造力衰竭 -0.128 -2.103 0.061

价值感降低 0.321 0.521 0.035

学习上的

消极状态 -0.114 1.024 0.384

“作坊式”教学(RQ) 0.031 0.412 0.687

学习压力(ECR) -0.325 -6.785 0.000

传统教学

方式 创造力衰竭 -0.096 -1.404 0.162

价值感降低 0.294 5.061 0.000

学习上的消极状态 0.624 12.01 0.000

“作坊式”教学(RQ) 0.005 0.104 0.819

学习压力(ECR) 0.263 0.265 0.524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对高职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传统教学方式有预测力的因素有被测试目前的学习上的消极状态以及创造力衰竭、价值感降低。

通过前面对高职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作坊式”教学的研究结果,在结合企业实际操作过程中的职责复杂性可以分析得知,虽然在服装结构与工艺课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复杂学习,但是其间,只要在“作坊式”教学方面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结合实际,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就可以减轻专业课程中的压力,令学生可以真实地参与到项目的设计与管理过程中,真正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策划分析能力以及其他关键能力。

为了加强课堂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应该加强对“作坊式”教学的管理,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自己的价值取向和承受压力的能力,定期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涯实践进行理性地评估,找出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修正自己的学习目标,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通过教育和培训进行充实和提高,从而提升学生的积极操作能力。学校应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创造条件促使学生具有终身可供雇佣的价值,将学生的服装结构与工艺课与“作坊式”教学相结合,使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可以服务于未来企业的实际操作,同时通过 “作坊式”教学实现促进学生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的完善和超越。而根据“作坊式”教学的资源守恒理论,在日常服装结构与工艺课“作坊式”教学中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增强“作坊式”教学的乐趣。再其次,学习压力产生的同时也伴随着学习机遇,当克服了压力,突破学习心理极限时,往往使学习生涯产生质的飞跃,使个人站在更高的学习起点,这将更好地增强“作坊式”教学的实践性。

六、研究反思

在高职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作坊式”教学的开发行动研究的过程中,虽然通过教学研究对行动进行了分析,但是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注意,如:

(一)提高班级管理能力

“作坊式”教学的开发行动大都以小组方式展开,发挥学习小组的功能是高职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作坊式”教学展开的前提。学生为了在企业中可以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技能与理论知识,就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我约束。教师可以对组长进行培训,让组长成为教师进行高职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作坊式”教学的帮手。

(二)改善学生参与“作坊式”教学的方式

一方面,学校可以针对学生的企业实践操作进行具体分析,介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在未来工作中的重要性,并让学生可以切实体验,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高职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作坊式”教学中学习与实践操作的评价与对比,在促进小组之间相互学习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课堂的互动性。此外,教师也应该针对企业操作技能进行定期调整,改善学生参与高职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作坊式”教学的形式,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改善在高职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作坊式”教学中的参与方式和效果。

(三)干预鼓励学生学习

对于在高职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作坊式”教学中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生定期进行表扬与评选,并给予其一定的精神奖励与鼓励,激励学生可以更好地提高实践操作技能,令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到高职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作坊式”教学中去。

(四)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在高职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作坊式”教学中,教师应该主动与学生进行学习与生活方面的情感交流,加强对学生的关注程度,主动收集学生身边的故事,如学生周边学姐、学长的就业案例,并将案例做成课堂教学内容介绍给学生,通过学生身边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未来就业的关注度与兴趣。由于生活经历类似,会对学生的未来就业发展有着较大的引导作用,可以正确分析学生的就业目标。教师要做工作中的有心人,多关注学生和整理学生的个案。

【参考文献】

[1]滕守尧等.知识经济时代的美学与设计[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

[2]潘鲁生.设计艺术教育笔谈[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3]孙喜亭.教育问题的理论求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张先华.教育思想的革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研究教学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