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恭顺受之,和自己结为知己

2016-01-07青萝

莫愁·智慧女性 2016年1期
关键词:人偶手艺人匠人

青萝

生于1983年的胡晏荧,曾是干一行恨一行的代表,一年五次辞职,最后跑到江西景德镇去做陶瓷人偶。四年的时光,在除了决心与孤勇别无仰仗的日子里,她和自己成为知己,并在一门手艺里,找到了属于一个匠人的安全感。

虚度光阴里,认识自己

2012年2月,春节刚过,在一年中的第五次辞职后,胡晏荧带着小学时期美术兴趣班的一点美术基础、仅限于日用杯盘碗盏的陶瓷知识,一个人去了景德镇,要学做陶瓷球形关节人偶。

这个青春期不曾叛逆的学霸型乖乖女,在29岁这一年开始“离经叛道”。

从小到大,胡晏荧一直是父母们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读的是人民大学中文系,大学毕业后突破千人重围考进银行,留在了北京。可是,一年多后,她交违约金从银行辞职,去英国学摄影。回国后当过一线媒体摄影师、知名独立杂志编辑,还在演艺公司、出版社工作过。

每一行,胡晏荧都做得很出色,她却干一行迅速地恨一行,直到第五次办理辞职手续后,她决定破釜沉舟: 瞒着父母,只身一人去景德镇,做一个手艺人——在她眼里,手工艺是世上最正直的行业。一旦找到了作为匠人的自信,就不再有恐惧了。而之前,不管工作与收入如何体面光鲜,她从未踏实过。她再也不想过那种夜里翻个身,一想起工作的事情就心一沉,再也睡不着的焦灼生活。

胡晏荧刚去景德镇时,在陶瓷学院新区附近的下街村住了三周,和两个女生合租。每晚,胡晏荧裹着被子坐在三楼的窗前,四周一片漆黑,只有天空微亮,山川的轮廓清晰可见。山里有一盏长明的矿灯,她就坐在黑暗中久久地注视它,觉得自己身处世界的尽头,既疑惑又安全。无所事事,她也不着急找事做,而是跟自己独处,和真正的自己和解。三周后,天气转暖,她得知老校区周边有雕塑瓷厂和老陶瓷厂,是学做东西最方便的地方,就搬到了附近。

胡晏荧总是去两个厂里闲晃,每天都去一位修坯的师傅那里看他修坯,一看就是一上午。几天后,师傅问她是不是想学拉坯修坯,她用力点头,就这样跟着师傅学了起来,一学就是两个多月。

拉坯是一项非常辛苦的体力活儿,在日复一日枯燥繁重的揉泥、找重心的过程中,精疲力竭的身体给了胡晏荧安心的感觉。她涣散的精神也和拉坯机上的泥团一样,一点点向重心汇聚。

那时候,胡晏荧最开心的事就是每天傍晚收工后,爬上作坊的小矮墙,看着太阳一点点落下去,心里无比踏实。那种感觉,比从前每个月看到工资短信的数字都要愉悦充实。而她开始懂得自己想要的幸福莫过于此:功夫又精进了多少,还可以在何处长进。这种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令她吃得下,睡得香,笑得出来。

在做学徒的日子里,胡晏荧开始了解、总结自己——不擅长与人合作,在人际交往中很被动,协作型的工作对她来说很吃力。她想要做一件能独立完成的事,而做个手艺人,最适合她。

除了决心与孤勇,再无仰仗

两个月后,胡晏荧租了工作室,置办了桌椅竹架,开始做人偶。工作室很小、很昏暗,冬天要生火烧炭,夏天只有电扇。有时为了避免尘土扬起来,就忍着炎热。

人偶烧制的过程并不顺利,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一个失误连着下一个失误,不断挑战着胡晏荧的承受底限。最崩溃的一次,她操起锤子砸向手边的各种物什,可当砸到那个残次品人偶时,她停了下来。它再不完美,自己也在里面注入了灵魂,下不去手。于是消停了,继续努力。

一个月后,胡晏荧做好了第一只人偶,将其放在雕塑瓷厂的大窑里烧制,心里怀了各种最坏的打算。第二天开窑,她等不及窑炉完全降温,从半开的窑门里伸手去拿。此时人偶的温度依然很高,胡晏荧碰到它的那一刻,觉得它在自己的手指下轻轻滚动了一下。她的眼泪扑扑地掉了下来,止也止不住,哽哽咽咽地捧着人偶回到工作室。不知为何觉得特别悲伤,哭了好一会儿才停下来。

午夜时分,胡晏荧终于给人偶上完了色,拼起来平放在桌上细细端详。它似乎也在回看着她,似笑非笑的样子。那一刻,胡晏荧才实实在在地觉得,自己做出了一个美丽又可怕的东西,由衷地开心,又有一点难过。她默默回忆了过去的几个月,开始体悟到做陶瓷人偶需要不停校准注意力、心智、手,这种长期的训练能把人变得稳定、正直、坚毅。

在起初半年的时间里,胡晏荧几乎没有朋友,没有娱乐,每天往返于工作室和家之间。每天,她只跟工作室的房东奶奶说两句话,“奶奶我来了”“奶奶我走了”。

一次大水过后,胡晏荧食物中毒了,因为腹痛翻滚哀号了一夜,凌晨三点还吐了一口胆汁。胡晏荧为自己难过了一下,心想要悄无声息地死在这里了,一意孤行失败的一生。但她还没来得及掉眼泪就不省人事了。第二天醒过来,胡晏荧看到天花板,身体很虚弱,但心里出奇的平静。她当时想:这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时刻,我得多躺一会儿,认真感受一下。

中毒事件过后,胡晏荧将自己在景德镇做人偶的事告诉了父母。女儿舍弃好端端的工作去做一个手艺人,父母反对是难免的,但并没有太多的阻挠,依然选择了支持女儿。

没有潜伏的奇迹,只有种瓜得瓜的实在

转眼间,胡晏荧在景德镇边学边做匠人的生涯已有四年,她的人偶引起很多关注。很多人想做代理,希望她一年能交50个人偶。但胡晏荧不想也做不出那样的量,即使一天工作十个小时,她一年也只能做20个。事实上,四年里,她真正满意的作品只有一件。

好在,胡晏荧不急。她在这样细细如琢如磨的时光里,雕刻人偶,也在塑造自己。四年终日劳作、沉默寡言的独处时光,对她而言弥足珍贵。每天和自己在一起,整个世界似乎什么都没有,只有一面蒙尘的镜子。而她所做的事,就是一点一点擦去上面的灰尘,然后终于看清了自己的样子。从此再不用任何人告诉她,自己是谁、该往哪里去。

现在,陶瓷人偶的工程顺利起来,技术问题一个个解决了,胡晏荧的雕塑技巧也一点点在提高,朋友越来越多,获得很多帮助。她甚至搬去了朋友的莲花山谷,过起了推窗见山、饭来张口的山居生活。山里的夜晚万籁俱寂,有时下着雨,有时满天暗云,有时能看着月亮从山的边缘升起;溪水时缓时湍,水声潺潺;风从山中来,夹着植被香气。胡晏荧在自然间安心劳作,平静度日,心却时而被喜悦充满,时而被悲伤摄住。而当人心被感受充盈,就想表达,她把这些感受,都放在了人偶身上。

偶尔,胡晏荧也会发微博,收到一些私信,很多人很羡慕她,起码有得选择。胡晏荧诚恳作答:“我只是不那么瞻前顾后,也不寄希望于他人、不寄希望于以后,未来没有蛰伏的奇迹。只有种瓜得瓜的实在,‘因永远握在自己手里,而‘果除了自己没有任何人能代为品尝。”

胡晏荧说,她经常被问到经济方面的问题,她有一些积蓄,也得到了父母的支持和帮助。但在她看来,经济压力不是你去不去做一件事情的根本原因,生活并不需要很大的开支,做东西的花销也有限:“我也有很多想要但没有得到的东西,新款包、漂亮鞋子、衣服,但这些毕竟都是锦上添花的东西,没有锦缎,花要往哪里添呢?”

四年雕琢时光,终于让胡晏荧敢说“理想”这个大词。有生之年,她想做个这样的人:“其人如月,任圆任缺,无嗔无憾,皎皎如一。”以一个匠人的耐心,做个纯粹的手艺人,对一切恭顺受之,不急也不徐。

(编辑  张秀格

gegepretty@163.com)

猜你喜欢

人偶手艺人匠人
一间微型机械工业展示厅,一种匠人精致生活
英国手艺人的视野
A new beginning 新的开始
人偶师的烦恼
人偶师的烦恼
《人偶大戏—一泄密》
青年匠人
举办展览
“神级”匠人
这个时代,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