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工科院校背景下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6-01-07张玉春顾文婷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21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

张玉春++顾文婷

摘 要 分析西部工科院校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问题,构建新形势下的“四阶段、五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并阐释相关保障措施。

关键词 创新创业人才;西部工科院校;管理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1-0012-02

1 引言

关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应该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内容安排、教学改革等方面入手。蔡杰等通过建立该模式的教学体系,总结出高等院校应革新理念,开展创业教育、科研、素质拓展等,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陈斌以数学课程为例,探索创新创业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新模式[2]。张莉从内涵出发,结合昆山市实际情况,构建了创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刘仁华等结合现状,分析了创业创新教育的必要性,并结合实际对该模式进行了探索。吴升刚分析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以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张岐山构建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融合发展的教学模式。毛慧芳从浙江农林大学实践出发,构建了农林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郭娟等分析归纳创新创业模式的纰漏,提出了改进策略。

综上所述,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是个人和社会的共同需求,要根据不同情形,灵活调整策略。西部工科院校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应根据自身特点,紧跟时代发展特点,进行培养模式的创新。

2 现状及存在问题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不明确 目前,西部工科院校没有充分认识该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没有将其纳入人才培养的整体规划中,缺失教育层面上的重视。

缺乏优质创新创业教材 完善教材体系是教学的关键,但西安工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材严重缺失,制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发展。

创业活动流于形式 目前,一些西部工科院校虽然为管理类专业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但多停留于形式。学校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教育主要集中在理论教学和创业计划书上,忽视实践,且因资源限制制约实践平台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尚待加强。

教师队伍不完善,欠缺创新创业实践技能 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师资队伍,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专业教师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科研能力,而且要求专业教师要有丰富的企业工作实践和管理工作经历。对于西部工科院校来说,一方面,管理类创业教育专职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大多数教师专业进修机会少,教学技能相对欠缺,局限于第二课堂的地位,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指导作用十分有限。因此,师资不足已成为开展管理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

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视不够,不能根据专业特点进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较之于理工科来说,管理类专业的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有着其独特的程序和规律,但管理类专业有实践性不强、创新成果不明显的特点,所以管理类专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往往得不到高校的重视,有的学校只是套用理工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模式,而不是根据管理类专业的特点设计出适合其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方法,导致管理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长期不能步入正轨,严重影响了创新活动的开展。

3 模式的构建

西部工科院校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应从改革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出发,构建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四阶段、五模块”模式。

第一阶段:理论知识培养。涉及创新创业课程及研究两个模块。创新创业课程模块包括创业调查,财务、风险管理,投资理财项目管理等课程。同时,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如合作学习、ERP模拟训练,培养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创新创业研究模块旨在通过对该教学模式的研究,探索出创新创业活动的一般规律,总结经验,推进人才培养进程。

第二阶段:开展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即在校内开展创业实践、模拟、交流、比赛等活动。该阶段包括创新创业论坛和虚拟创新创业活动两大模块。创新创业论坛模块关键在校企合作,通过有经验的创业家、企业家、风险投资家以及国外管理领域的学者到学校开设讲座,传授他们的创业知识、技能和经验,从而形成学习、实践的多元化教学体系。虚拟创新创业活动模块涉及西部工科院校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氛围的营造、规划设计比赛的开展,以此激发学生自觉主动性,整合相关资源,凸显创新性和创造性。

第三阶段:管理类学生加入商业组织。让具有创业潜力的学生参与优秀的社会组织并进行实践,从而推进协同创新,建立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探索校企长效双赢机制,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创业者联盟模块是其重要组成。创业者联盟模块给创业者之间提供了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据此,管理类专业学生和已经创业者可获得培训、技术、资金等支撑,是学生创业者成长的助推器。

第四阶段:实施“创业一体化”进程。在实施“创业一体化”的过程中,西部工科院校不仅要对在校管理类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的培训,还要实施“创业一体化”进程,即对管理类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佼佼者,给予西部工科院校先进科研项目、校外企业和创业园区的投资,以支持管理类大学生进入社会后真正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形成一系列创业典型,增加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新的校外资源,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以实现学校、学生、企业和社会共赢的局面。

4 保障措施

加大社会舆论宣传力度,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借助社会舆论的影响力鼓励管理类学生创业,提倡西部工科院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舆论发起者和制造者应具备相关的创新创业知识和能力,力求报道有深度,帮助管理类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创新创业活动。

整合资源,建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 将西部工科院校管理类内部科研、不同学校间资源、社会与学校间资源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整合。首先,高校具有较高科研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奠基石。高校应通过让大学生参与各种科研项目,形成产学研用机制。其次,不同学校间同类院校同专业的资源进行共享,并建立专业创新创业交流制度和学生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交流制度。最后,社会与学校间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或孵化平台、创新创业成功人士进校园制度和创新创业校友会。

形成大学生创业平台和资金支撑体系 学校可以联手地方政府,由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共同努力建设“大学生创业园”,为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营造氛围、搭建平台。同时,学校可以成立创业基金,汇聚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本,也可以联合银行开展大学生创业小额贷款项目,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优化创新创业教学评价体系 评价内容上,应关注创新创业课堂内容、质量,评价主体上强调全员参与;评价指标上,应结合西部工科类院校管理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设定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手段上,重过程,且综合分析考试、竞赛、训练等;评价效果上,注重整体效果。

5 结论

知识经济背景下,作为西部工科院校,西安的工科院校应紧跟新时代,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顺应社会发展需求,从其存在的问题出发,构建和深化“四阶段、五模块”模式,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新发展,从而为社会和学生个人发展提供良好支撑,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蔡杰,韦维.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4(4):36-37.

[2]陈斌.创新创业型高素质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2(27):246-248.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人才
河北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西部地区成人高等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
依托实验中心和基地 探索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新模式的思考
“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边疆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管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创建与实践
构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评价体系研究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