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用人机制促进部分地方高校转向“应用型”

2016-01-07张家鸿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促进应用型机制

张家鸿

摘 要: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低,生产服务一线紧缺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能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决策部署,推动高校转型发展,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又明确提出“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充分体现了中央对转型发展改革的高度重视,为“十三五”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进一步坚定了高校转型发展的改革信心。

关键词:改革;机制;促进;应用型

1 当前我国地方高校面临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向普及化发展,出现结构性矛盾和同质化倾向。主要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1.1 地方高校办学受制于历史发展原因,部分由原来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升格而成,办学思路和办学模式趋同化,办学特色和办学方式不突出。地方高校办学没有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融合,办学定位不够准确。发展改革中顶层设计不够、改革动力不足、体制束缚太多等问题突出。管理模式单一,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介入不够,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只停留在签协议,挂牌子等浅层交流中,学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和人才培养没有真正服务区域、产业发展。

1.2 部分地方高校专业建设中没有建立行业企业合作发展平台、专业链对接产业链不够,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不足。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和示范作用不明显。部分高校与当地创新要素资源对接,与经济开发区、产业聚集区创新发展对接不够,与行业企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需求对接不够,地方政府支持力度不大,行业企业支持不足,协同发展,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不足等制约了高校与地方、行业企业一体化协同发展。

1.3 地方高校建设管理过程中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社区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绩效评价等方面参与不够,合作办学和合作机制不够深入。专业设置跟不上行业企业的发展,课程教学手段落后,实验实训实习环节占总教学课时比例较低,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不足。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不够,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不够,不能够把行业企业一线需要作为教学内容和毕业设计选题来源。上课时间安排较满,学生缺乏思考、参与实践动手,生产锻炼机会较少,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没有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1.4 教师的培养和发展得不到有效改善,教师评聘制度和评价办法落后,引入行业、企业公认专才,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高技能型人才不够,体制机制不灵活,实践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校内教师缺少到行业、企业培训、生产实践锻炼,甚至有的教师从学校毕业到学校教学,从来没有接触过行业企业,更无法谈到了解行业企业发展和人才需求。教学中从理论到理论,学生缺乏动手机会的动手能力较差。大部分教师缺少甚至没有机会参加外出交流和国外研修,对当前国际国内专业发展领域缺乏应有的了解。“双师双能型”教师建设不够,或没有实质性符合标准。

2 结合现状,提出建议

2.1 管理模式的改革

为了使应用型高校真正与区域经济发展融为一体,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挥政府宏观调空和市场机制作用,推进需求传导式改革。学校进一步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与行业产业发展对接,促进高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加强一线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促进毕业生就业质量显著提高,科技型創业人才培养取得重大突破。需要转变管理模式,地方政府领导、行业企业领导、专业技术人才直接参与到学校的各级管理中,增强改革的系统型、整体性和协调性。

2.2 办学模式的改革

建立产教融合、协调育人的才培养模式,重组人才培养结构和流程,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调整专业设置,形成特色专业集群。行业专家、企业骨干直接参与校内专业设置,根据社会需求、行业指导、学校实际,改造专统专业、设立复合型新型专业,大幅度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比重。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集中力量办好地方、行业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

2.3 教学模式的改革

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促进教学模式改革。整合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专业技能应用和实验实践课,培养学生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环节,实现学校教师负责理论教学占50%-70%,行业专家、企业骨干、高技能人才负责实训实习教学占30%-50%。减少课程设置和教学课时,扩大学生自主学习,安排大量社会调查、行业调研、企业顶岗实习,通过实习实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参与能力、合作能力,学会总结、思考和改进创新。

2.4 教师培养的改革

教师是组织教学活动的主体,应用型高校转型是否成功,关键在教师。没有一流的行业产业视野和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双能型”教师,就不可能培养出一流的应用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要培养真正的“双师双能型”教师,甚至是“三师三能型”教师,就必须在教师队伍结构中包含理论教学型、政府管理型、行业企业专业型人才。需要调整教师结构,引入30%-50%的行业公认专才、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员、高技能人才,直接参与专业建设、课程教学和实验实训。每个专业每年至少派出10%-30%教师到政府相关部门工作,进一步了解当地创新资源、经济开发、政策导向;到行业企业接受培训、生产实践锻炼、技术研发和创新,学习行业产业新动态、新技术。派出一定比例的同类院校交流、出国研修、教育援外。以上措施直接与薪酬、绩效、职务(职称)评聘等挂钩,增强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猜你喜欢

促进应用型机制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筑巢引凤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赢
“体验式旅游”促进吉林省旅游资源优势的作用研究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
微信营销对小微企业的促进作用研究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