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剂量与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在肺结核治疗后随访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2016-01-07刘刚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5期
关键词:应用效果肺结核

刘刚

(青海红十字医院放射科 青海 西宁 810000)

低剂量与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在肺结核治疗后随访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刘刚

(青海红十字医院放射科青海西宁810000)

摘要目的:比较低剂量与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在肺结核治疗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进行随访检查的12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对两组患者的CT图像进行质量评分,对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诊断报告变动评分和病灶的数目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评分均大于2.5,均达到临床诊断的要求。常规剂量组图像质量的优良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45,P<0.05)。低辐射组的CTDIvol和DLP均明显小于常规剂量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381, 29.742;P<0.001)。常规剂量扫描后发现病灶数目与低剂量扫描发现的病灶数目进行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99,P>0.05)。结论:在确保人体健康和节约成本的前提下,低剂量CT扫描应用于肺结核治疗的随访检查中值得推广。

关键词肺结核;随访调查;CT扫描;应用效果

随着CT扫描方法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其对受检人群的辐射危害也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据报道,常规CT扫描的照射剂量是普通胸片的20~100倍[1],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容易引起各种肿瘤的发生。由于肺结核患者的病程较长,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多次应用CT进行检测和疗效的评估,医务人员在工作中也在接受CT辐射,因此寻找一种既能满足临床需要,又能减少放射线照射剂量的检查方法是部分患者面临的问题[2]。本研究通过对120例肺结核进行1年半的随访,探讨低剂量与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在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进行随访检查的12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每组各6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82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35-82岁,平均(51.5±12.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和年龄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均行CT检查。排除那些患有肿瘤、运动功能障碍、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和HIV感染的患者[3]。

1.2 一般方法

采用宝石能谱CT扫描机进行扫描,其中低剂量扫描参数为[4]:管电压120kV,电流40-50mA,螺距和层厚均为5mm。高剂量扫描参数将电流设为180mA,其他参数与低剂量相一致,记录患者每次扫描后的辐射剂量参数[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并对发现的病灶数目进行记录。每个患者由3个有经验的医生共同进行阅片,对CT图像进行质量和诊断结果报告变动进行评分。

1.3 判断标准

图像质量的评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判断[5]:肺、大心血管和心脏等边缘情况、组织间包括肺实质组织、肌肉和脂肪组织、骨组织等的密度差别、图像噪声和伪影等情况。每项均满意则记1分,大体上满意记为0.5分,完全不满意或大部分不满意则记为0分。取3位阅片医生的平均分作为最终结果,当图像质量≥3.5分评为优,3.4-3.0为良,2.5-3.0为合格,当评分<2.5时则评为不合格,当评分>2.5时即能达到临床诊断的要求。

根据如下步骤对诊断报告变动进行评分[6]:三位阅片医生根据盲法分析CT图像资料,写出一份关于低剂量CT报告。阅片医生根据前面的随访CT检查资料认真比较两次前后两次CT资料,重新根据临床诊断做出具体诊断报告。对比两次诊断报告的影像描述和诊断结论,若结果均一致则记为4分;当结论相符,而影像描述不相符的情况则记为3分;当影像主要结论未发生变动,其他均为改变则记为2分;当部位主要结论未发生变动记为1分;影像结论和影像描述完全不相符记为0分。当3位医生意见不一致时,则通过协商达成统一的意见。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图像质量的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评分均大于2.5,均达到临床诊断的要求。其中低剂量组中有29例患者图像质量评分为优,而常规剂量组中有44例患者的图像质量为优,因此常规剂量组的优秀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45,P<0.05)。

2.2 两组患者辐射剂量和诊断报告变动评分的比较

常规剂量组的诊断报告变动评分小于低剂量组,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t=1.228,P>0.05)。低剂量组的CTDIvol的范围为(9.2~13.3) mGy, DLP范围约为(70.48~119.99)mGy′cm,常规剂量组的CTDIvol的范围为(17.65~24.78)mGy,DLP范围约为(143.942~218.3)mGy′cm,低剂量组的CTDIvol和DLP均明显小于常规剂量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381, 29.742;P<0.001)。

两组患者辐射剂量评分和诊断报告变动评分的比较±s)

2.32种不同剂量扫描发现的病灶数目的比较

常规剂量扫描后发现的病灶数目分别为结节27个、钙化灶19个、空洞21个、肿块21个,低剂量扫描发现的病灶数目分别为结节25个、钙化灶18个、空洞22个、肿块20个。两组进行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99,P>0.05)。

3.讨论

CT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险很大,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研究证实,一次全身的CT扫描将使患者患癌的风险提高8%,因为降低CT检查带来的辐射是目前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7]。Ballell L等人研究表明,人体接触辐射剂量每增加1Sv,癌症的患病率将增加4.5%。现如今随着CT检查的广泛应用,CT检查已经成为患者和医务人员辐射的主要来源。人体长期暴露在辐射下将导致多种肿瘤的发生,如甲状腺癌、白血病、乳腺癌和肺癌,还可引起皮肤、卵巢和膀胱等部位的肿瘤。肺结核属于常见的肺部传染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而引起,可侵袭人体多个器官。在中国,结核病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控制,但是由于患者的依从性差、自行停药或是治疗不当而引起的耐多药肺结核的出现,给全球结核病的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但由于结核病患者的病程长,患者即使在规范服药的情况下也要经过6~9个月才能停止服药,因此多次的CT的随访检查给患者带来的风险也相应的增加,因此降低肺结核患者复查的辐射剂量是本研究的出发点。

在肺部组织结构中,有人体密度最低的肺组织,也有人体密度最高的则属骨性胸廓和纵膈。因此肺部的天然的组织密度的差别,为低剂量CT检查应用于肺部检查奠定了良好的解剖结构基础。目前国内外关于低剂量螺旋CT检查应用于肺结核的随访检查的文献很少,如Bates M等人研究认为低剂量CT应用于儿童肺结核感染的检查是可行的。由于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成正比,主要是与CT扫描时设定的管电压和管电流密切相关。管电流与X射线的量有关,而管电压则与穿透力相关,目前大部分的低剂量CT扫描均采用的是低剂量的管电流,并不改变管电压的大小,这样在保证影像图像质量的前提下能有效减低辐射剂量。因此本研究中所采用的管电压是120kV不变,而通过降低管电流来达到低剂量的辐射的效果。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低剂量组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且其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低剂量的CT会影响图像的密度分辨率,导致图像的伪影和噪声增加,因此低剂量的CT不利于对微小病灶的发现和准确的判断。因此对于首诊的患者,需要将提高图像质量放在首位,准备判断病灶的性质和范围,推荐使用常规剂量扫描方式。但是对于肺结核长期的随访检查中,病灶已经准确判定,CT检查只是观察治疗过程中病灶的变化情况,这为低剂量的扫描方式应用于肺结核的随访检查中提供了可能。本研究的结果发现,患者在随访过程中采用不同剂量的扫描方式,对病灶数目的发现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低剂量的CT扫描的诊断报告变动情况也并不明显,说明CT低剂量扫描方式与常规剂量扫描的效果相当。同时本研究也发现,常规剂量扫描组的图像质量明显高于低剂量组,但是所有图像质量评分均达到临床诊断的要求。说明低剂量的CT检查能完全满足临床上对肺结核患者的随访检查的图像要求。

总的来说,在确保人体健康和减少X线管损耗的前提下,低剂量CT扫描应用与肺结核治疗的随访检查的应用将得到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和斌, 陆小霞, 蒋鲲. 儿童反复咯血的病因及临床诊治分析[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4, 16(3):1008-1011.

[2]Harisinghani M G, Mcloud T C, Shepard J A, et al. Tuberculosis from head to toe.[J]. Radiographics, 2013, 20(2):449-470.

[3]李春华, 赵攀, 吕圣秀,等. 127例耐多药肺结核CT影像学改变与临床[J]. 重庆医学, 2014, 43(23):3078-3080.

[4]黄伟杰, 张晓婷, 鲁植艳. 糖尿病合并干酪性肺炎影像学表现[J].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31(5):661-663.

[5]俞新华, 黎惠如, 汪福康, 等. 低剂量 CT 在继发性肺结核治疗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防痨杂志, 2014, 36(11):953-957.

[6]Lawn S D, Mwaba P, Bates M, et al. Advances in tuberculosis diagnostics: the Xpert MTB/RIF assay and future prospects for a point-of-care test.[J].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2013, 13(4):349-361.

[7]吕圣秀, 李春华, 戴欣,等. 276例颅内结核的临床及CT影像学特征分析[J]. 重庆医学, 2014, (36):1063-1069.

【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019(2015)15-0045-02

猜你喜欢

应用效果肺结核
T-SPOT.TB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效果的监测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