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新疆屯田
2016-01-07★
★
新疆,位于中国西北部,地处欧亚大陆腹地,“东捍长城,北蔽蒙古,南连卫藏,西倚葱岭,以为固居神州大陆之脊,势若高屋建瓴,得之则足以屏卫中国,巩我藩篱;失之则关陇隘其封,河湟失其险,一举而中原为之动摇”*钟广生:《新疆志稿》,第1卷,9页,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代统治者为有效维护自己的统治,均在这一地区大力推行屯田。这其中,尤以清代规模最大,组织最为严密,成绩最为显著。
一、清代新疆兴屯的历史背景和条件
新疆,古称西域。汉代,它先臣服匈奴,后统一于汉,隶属关系经常交替变换。魏晋以来,内地割据势力混战,中原王朝在此地影响力有所下降。至隋唐,尤其是唐代,中原王朝再次大力对其经营,完成统一。为实现对其有效控制,统治者推行了多项战略举措,其中屯田就是重要内容之一。以汉、唐为例。西汉王朝为“断匈奴右臂”,有效抵御匈奴进攻,在轮台、渠犁(今库尔勒至尉犁之间)、伊循(今若羌东北)、车师(今吐鲁番、奇台、昌吉一带)等广大具有军事意义的绿洲上兴修水利,垦田屯种。唐代,平定高昌(今吐鲁番)特别是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设立后,屯田规模和范围进一步扩大。当时,安西都护府所属龟兹(今库车)有20屯,疏勒(今喀什)有7屯,焉耆有7屯;北庭都护府治所(今吉木萨尔)有20屯,伊吾郡(今哈密)有1屯,天山县(今托克逊)有1屯,计56屯。每屯50顷,共约28万亩。
明末清初,准噶尔部崛起,其势力在噶尔丹统治时期达到顶峰,控制了天山南北和中亚部分地区,“既兼有回部、青海、漠北,则日益骄蹇,不奉命,踞喀尔喀王庭,征诸属国,控弦之士数十万”*魏源:《圣武记》,第3卷,《康熙亲征噶尔记》,113页,长沙,岳麓书社,2004。,成为与清政府相抗衡的一支强大割据势力,严重威胁西北边疆安全。噶尔丹死后,策妄阿喇布坦和噶尔丹策零继续祸乱西北,清军与准噶尔之间的战事持续不断。后来,清军利用其严重内乱的机会才彻底消灭了该政权,完成了全疆的统一。清政府对准噶尔的用兵历经康、雍、乾三朝,出动大军数十万,持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为历代之最。
兵马未动,粮秣先行。从古至今,凡用兵作战,粮饷都是最难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对游牧民族作战,其以骑兵为主,行动灵活迅速,行千里而不济粮;中原王朝军队多以步兵为主,速度缓慢,粮饷转输负担沉重。新疆地处边陲,道路崎岖,且远离产粮区,清军粮饷供应更是异常困难。据记载,平定噶尔丹时每转运1石军粮至前方,就要耗费白银120两;出兵策妄阿喇布坦时损耗更多。按照朝廷规制,每名士兵每月大约需军粮1石。当然,这仅是日常供应,不包含出征伐敌犒赏三军时的花费。如此庞大数量的粮饷,长期完全依靠中央政府供应,难以为继,致使前线经常出现“粮饷稽迟,兵丁困馁,致有道殣”*《清圣祖实录》,第183卷,962页,北京,中华书局,1985。的严重局面。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噶尔丹兵败向西逃窜,康熙帝率军“穷追五日……更欲前追,以军粮渐致短少,再四筹度,徒劳师众,故度量敌人踪迹,遣兵进追,于所遣兵补给二十日口粮,班师而还”*《清圣祖实录》,第173卷,875~876页。。五十四年(1715年)初,策妄阿喇布坦犯哈密,清政府拟派大军征讨,廷议时康熙帝曾对议政大臣们说到:“朕经历军务年久,且曾亲统大兵,出塞征讨,凡行兵机务,靡不周知,今欲用兵,兵非不敷,但虑路远,运饷殊难”*《清圣祖实录》,第263卷,590页。,表明了他对此次进军的担忧;次年初,军行嘉峪关外,粮草不能运至,康熙帝不得不决定“停止进兵,候种地及一应事务预备完毕,审察两下军情,再行定夺”*《清圣祖实录》,第267卷,620页。。粮饷转输不及,严重影响了战斗力的发挥,极大制约了用兵方略的推行。为早日统一新疆,并使国家摆脱财政困境,康熙帝决定在大军营地附近设屯垦田。
新疆统一后,为确保其长期安全与稳定,清政府不得不在各要地常年分驻大军。但当时全疆经济已饱受摧残,千疮百孔,尤其是北疆(即天山以北)作为准噶尔叛乱的大本营情况更为糟糕,“计数十万户中,先痘死者十之四,继窜入俄罗斯、哈萨克者十之二,卒歼于大兵者十之三”*《圣武记》,第4卷,《乾隆荡平准部记》,152页。,所存人户十不过一,“旧时准夷马匹羊群消耗殆尽”*钱仪吉:《碑传集》,第28卷,《阿桂》,922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这样的经济根本无法供养当地驻军。有鉴于此,许多有志之士提议将康雍以来配合军事行动的局部屯田进一步扩大,以便“多收一石粮食,即省一石挽输”*第一历史档案馆:《乾隆朝奏折》,乾隆二十一年十月四日黄廷桂奏。,保障驻军物资粮饷供给。与此相对应,随着社会环境的日渐安定,特别是“摊丁入亩”政策的实施,内地人口激增。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全国人口为1.1亿多,乾隆三十年(1765年)已增至2亿,仅80年时间人口就几乎翻了一番。至清末,人口更是多达4亿。“户口日增,而各省田土不过如此,不能增益”*《清高宗实录》,第604卷,786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人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粮食供应日渐捉襟见肘,社会矛盾大量出现。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统治者苦无良策。“西陲平定,疆宇式廓,辟展、乌鲁木齐等处在在屯田。……将来地利愈开,各省之人,将不招自集,其于惠养生民,甚为有益。”*《清高宗实录》,第604卷,786页。新疆地域广袤,其中不乏可耕之地,在这里大规模移民开展屯田,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内地人口压力,还可解决由人口增加带来的粮食紧张问题。
正是在上述背景条件下,清代新疆屯田才得以推行,并不断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
二、清代新疆屯田的基本情况
清代工部尚书统管全国屯田政令,其下置屯田司,专管屯田事务;由于屯田和军务密切相联,兵部也参与管理。地方上,伊犁将军(设省后改称巡抚)作为新疆最高军政长官,监管全疆各地屯田。
清代新疆屯田主要有兵屯、民屯两种,另外还有回屯、旗屯、犯屯等不同类型。
兵屯,主要由绿营兵从事屯种。一般有提、镇建制的屯区,提督、总兵总理屯务;没有的则专设屯田大臣管理屯务。屯区内以屯为基本组织单位。各屯大小不一,最大的屯有屯兵250名,最小的有15名,但多数都在100名左右,由千总、把总、经制外委等管理。屯兵,按原编制管理,农忙耕耘,农暇练兵。每名屯兵授份地约20亩。耕种所需农具、耕畜、籽种等生产资料均由官府提供,所收粮食全部上缴官仓,屯兵本人及家眷日常生活由国家发给的兵饷维持。
民屯,又叫户屯,是内地迁移民户进行的屯田。参加屯种的民户由官府提供车辆、口粮,并有计划地组织迁移。到达新疆后,官府一般先办军屯做示范,为开展民屯创造条件。条件成熟后借给其口粮、住房以及土地、籽种和牛具,让他们自己屯种。民屯属地方政府管理,各级屯官由同级地方官员兼任。每户种地30~50亩,纳粮3~8升不等。
回屯,即维吾尔人开发的屯田,主要分布在伊犁一带,由各级伯克管理。旗屯,主要集中在伊犁,由驻防新疆的满营、锡伯营、索伦营、察哈尔营、厄鲁特营等八旗中闲散兵丁进行屯耕。犯屯,又称遣屯,主要分布于北疆各大屯区,劳动者由各地押解到新疆的各类犯人组成。
依据清政府与准噶尔的战争进程,以及在新疆统治的发展变化,清代新疆屯田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至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为初始阶段,前后垦田共约26.84万亩。此阶段的屯田活动多直接服务军事行动,时断时续,全部属于兵屯。早在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康熙帝便“诏廷臣留意赵充国所议五事”*祁韵士:《清朝藩部要略稿本》,第10卷,158页,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1997。,表露了取法西汉将军赵充国“屯田平羌”的意图。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夏,清军为平定策妄阿喇布坦叛乱,在哈密、巴里坤等地驻扎重兵。为筹集军粮,充分保障战事顺利进行,康熙帝令议政大臣等奉旨议奏屯田之事,首先在巴里坤、哈密等地屯田。康熙六十年(1721年),清军夺取天山南北两路咽喉要地吐鲁番,又在该处驻军兴屯。但雍正四年(1726年),清政府与策妄阿喇布坦议和后,巴里坤、吐鲁番等地屯田随之放弃。雍正七年(1729年),清政府与噶尔丹策零在吐鲁番等地展开激战,屯田重新扩展到巴里坤、吐鲁番一带。乾隆元年(1736年),清政府与噶尔丹策零议和,清军又一次放弃了吐鲁番、巴里坤等处屯田。
第二阶段,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至六十年(1795年),为兴盛阶段,共计垦田270多万亩。乾隆二十年(1755年),归降后的阿睦尔撒纳再次发动叛乱,南疆(即天山以南)大小和卓随之复叛,清政府不得不再次出兵新疆。为保障粮饷,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调集兵丁,在新疆东部兴屯收粮,逐步揭开大规模屯田的序幕。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乾隆帝就新疆事宜指示军机大臣:“看来厄鲁特余贼既除,则回部亦易于平定,惟明岁驻兵屯田,最关紧要”*《清高宗实录》,第560卷,95页。,把屯田当做头等大事,催促定边将军兆惠即刻进京,商办具体事务。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新疆正式统一,清政府随即确立“以武定功成,农政宜举”*松筠:《新疆识略》,第6卷,686页,《续修四库全书》,第73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方针,大力组织屯田。
该阶段,兵屯作为最初形式,同时也是主要形式,得到很大发展。不过,随着局势变化,兵屯的内在制约因素也日益显露出来,主要是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下,难以形成持久生产力。民屯、回屯、旗屯、犯屯在清政府的大力倡导下渐以推广。尤其是民屯,具有自愿性、稳定性的特点,劳动者生产积极性高,易于形成群落,对于稳定边疆、开发边疆发挥了重要作用。新疆屯田形成了多种形式并存,有效屯种的兴盛局面。当时,北疆巴里坤、古城(今奇台)、乌鲁木齐、库尔喀喇乌苏(今乌苏)、精河、伊犁、塔尔巴哈台(今塔城)等地均有大规模兵屯、民屯和回屯等,南疆哈密、吐鲁番、喀喇沙尔(今焉耆)、乌什、阿克苏等地亦有小规模兵屯等。
第三阶段,从嘉庆元年(1796年)至同治三年(1864年),为艰难维持时期,据不完全统计,垦荒达125万多亩。嘉庆时期,清王朝由盛而衰,至道光年间则由衰而乱,内外交困。嘉庆末道光初,南疆发生了大规模的张格尔之乱。通过勘定叛乱,道光帝觉得“屯田一事,实为安边便民,足食足兵之良法”*《清宣宗实录》,第197卷,1110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深刻认识到屯田的重要性,大量招募内地民户屯田新疆。他还认真汲取以前忽略南疆屯田的教训,“以回疆戍兵改为额兵,屯田裕饷,并许内地商民挈家垦种”*《圣武记》,第4卷,《道光重定回疆记》,186页。。道光十四年(1834年)至十五年(1835年),清政府先后在巴尔楚克(今巴楚)和喀什噶尔(今喀什)垦田4.6万多亩。随后,布彦泰、萨迎阿相继担任伊犁将军,掀起继乾隆中期后的第二次屯田高潮。咸丰元年(1851年)之后,由于清政府政治腐败,横征暴敛,水利失修,新疆屯田又走向下坡路。
第四阶段,从同治三年(1864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为复兴阶段。此阶段清王朝强邻环伺,边疆多事。同治初年,新疆爆发了席卷全疆各地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清政府在当地的统治。不久,阿古柏借机侵占整个南疆和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北疆部分地区,悍然建立“哲德沙尔汗国”;沙俄武装占领了整个伊犁地区。这一切都使“屯田蹂躏,荒熟俱不可考”*《新疆图志》,第30卷,1186页。,新疆屯田事业遭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光绪三年(1877年),左宗棠率清军在各族人民的支持下驱逐了阿古柏。之后,又收复了被沙俄侵占的伊犁。为解决大军粮饷供应问题,左宗棠每收复一地,随即招集流亡民户,修复水利,恢复屯田。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刘锦棠作为首任巡抚,又根据实际情况对乾隆年间的旧制加以改革,招募流民、安置遣犯、分授屯地牛具籽种,大力复兴屯田,把新疆屯田事业推向继布彦泰之后的第三次高潮。据《新疆图志》记载:“本朝盖扩张屯垦之政,以瞻军食,中兴以来,改设郡县,改变屯田旧法,垦地一千余万亩”,大大超过了乾隆中期的屯田亩数。以后,历任巡抚为筹粮节饷又多次兴屯。
三、关于清代新疆屯田的几点思考
清代新疆屯田在统治者大力倡导下,在广大劳动人民辛勤努力下,取得了巨大成就。它不仅开发边地,促进了经济文化发展,还有效保障军需,巩固了边防。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没有屯田,就没有新疆的统一,没有新疆的安全和稳定。
(一)保障军需,解决粮饷供应难题。清代新疆屯田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裕军需,省转输”,供给平准大军用粮,节省长途转输浩繁劳费。经过努力,它取得了一定成效。巴里坤屯区雍正十一年(1733年)曾达4.61万石;吐鲁番屯区雍正元年(1723年)收粮9330石,次年纳粮5540石;哈密屯区乾隆元年(1736年)纳粮2.75万石。尽管所收屯粮并不能完全满足需求,如雍正元年,平准清军兵分西、北两路,其中西路大军年需粮8万余石,当年巴里坤、吐鲁番二地屯粮3.04万石,最多只能供给大军5个月的用粮,但毕竟清军依靠屯田在前方直接解决了相当大一部分粮食,极大地缓和了用粮危机。与此同时,清政府的军费开支也大为降低。据魏源讲,整个平准期间依靠新疆及附近地区的屯粮“每年节省银九十余万两”*《圣武记》,第4卷,《乾隆荡平准部记》,154页。。
新疆统一后,清政府大兴屯田,将其作为长治久安的安边定国之策。各地驻军用粮主要依靠本地屯田供给。驻防塔尔巴哈台的清军,每年需粮1.1万石。该处兵屯除满足自给外,还有不少盈余。伊犁常年驻携眷官兵近2万人,岁需粮16.67万石,亦全部由本地回屯和兵屯供应。乌鲁木齐、巴里坤所属各地驻防官兵的用粮也基本上由当地兵屯、犯屯及民屯承担。此外,哈密、喀喇沙尔、乌什、阿克苏等地的驻军,每年用粮也都靠那里的兵屯担负。
(二)武力平叛,抗击外来侵略。清朝后期,英、俄等觊觎新疆,或扶植中亚侵疆势力,或直接蚕食新疆领土。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新疆交通不便、人烟稀少,边防力量薄弱。屯田,尤其是兵屯兴起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种状况。大量的屯田劳动者,特别是兵屯中的屯兵,“有寇则操戈以战,无事则荷耒以耕”*《明太祖实录》,第249卷,3606页,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在完成垦耕任务的同时,进行必要的军事训练,一旦遇有边塞紧急敌情即配备武器参与作战,从而成为庞大的机动支援兵团、拱卫边境不可或缺的后备力量。19世纪60至70年代,在抗击阿古柏匪帮和沙俄侵略军的斗争中,各族屯田军民就曾团结奋战,沉重打击了侵略势力。
这一时期,境内维吾尔贵族还多次发生叛乱,企图分裂国家。新疆各地屯田军民也多次拿起武器与之英勇斗争。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至道光八年(1828年)平定张格尔之乱,道光十年(1830年)平定张格尔之兄玉素甫之乱,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平定玉素甫之子迈买的明等七和卓之乱,咸丰二年(1852年)至五年(1855年)平定张格尔之孙铁完库里等和卓之乱,咸丰七年(1857年)平定倭里罕和卓之乱,每次均有大批屯兵、屯民,乃至不少遣犯参加。
(三)充实边地,巩固边防。清政府在新疆开展大规模屯田,使得大批汉、回、满等族军民进入该地区,当地人口数量迅速增多。尤其是北疆,据官方统计,咸丰元年(1851年)仅巴里坤、乌鲁木齐一带移民就达27.8万余人,七年(1857年)又增至31万。这些军民的到来,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添加了新生力量,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大发展,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当地人口结构,逐步形成了内地移民人口占主体,汉、满、蒙各族相互杂居的局面。他们“伐木采煤,养育鸡豚,竟成村落,与内地无异”*《清高宗实录》,第725卷,1085页。。准噶尔势力完全被消解,其一部独大、为祸西北的局面得到了彻底改变。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各族人民还在各屯区修建了大量城堡。当时,伊犁附近修建了惠宁城、广仁城、瞻德城、拱辰城、熹春城、塔尔奇城、宁远回城,塔尔巴哈台地区修筑了雅儿、玉尔等城堡,乌鲁木齐、巴里坤、库尔喀喇乌苏、吐鲁番等地也构筑了不少城堡。这些城堡,既是屯田中心,又是军事重镇,常驻军队,具有较强军事防御功能。当敌人来侵时,可把人畜粮草集中在其中,昼夜防守,以待援军。大量城堡的修建,逐渐构成新的防御体系。它所产生的战斗力、威慑力、辐射力十分强大,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清军兵力不足的缺陷,有效地扩大了控制范围,巩固了边防。
清政府在新疆推行的屯田总体上比较成功,但也存在一些缺失,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经营策略上的失误。统一新疆后,清政府为了防止准噶尔分裂势力死灰复燃,推行“重北轻南,重东轻西”策略,在伊犁置军府,设将军,总统全疆军政,着重控防北疆。屯田亦是如此——重北轻南。这一策略初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随着时间推移,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南疆维吾尔上层分裂活动逐渐成为全疆安全的主要威胁,比如乾隆中期就曾出现大小和卓之乱。可是清政府对其严重性和危害性却认识不足,政策没有及时调整,社会矛盾进一步凸显。嘉庆至道光年间,南疆更是叛乱迭起,政局动荡不止。道光帝吸取教训,实行南北兼顾的策略,开始有意识地经营和开发南疆。特别是布彦泰任伊犁将军期间,大胆启用被朝廷遣戍伊犁的林则徐等人,在南疆各地勘察屯务,有力地推动了南疆屯田事业的发展。但之后不久,南疆屯田再次荒废,南疆问题依然严重,安全和稳定依旧无法保证。同治四年(1865年)阿古柏的入侵就是从南疆的喀什噶尔开始的,重点也正是南疆地区。
北疆作为清政府经营的重点,总体说来边防比较稳固,但在伊犁、塔尔巴哈台西北直至巴尔喀什湖的辽阔地区,清政府并未驻军、移民、兴屯,进行必要的军事、经济建设,边防力量极其薄弱。随着清朝国势进一步衰微,俄军乘越过边界,在该地区筑城种地,不断移民,进行实际占领,并于咸丰十年(1860年)通过《中俄北京条约》使其占领得以合法化。
另外,民族关系也没有得到应有重视。清朝是满族建立的政权,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统治者对包括汉族在内的其他民族实行隔离、防范乃至歧视的政策,这在新疆屯田中体现十分突出。同为军队,绿营兵进行兵屯,劳动成果要全部上缴国家;而八旗兵开展旗屯,则是自耕自食,不纳税粮。屯区内修筑大量城堡,直接目的之一也是为了区分军民族别,分别驻扎,分而治之。至于南疆,更是因俗而治,推行严厉的民族隔绝政策,禁止汉民及其他民族到这一地区去。这种不平等的民族政策不仅影响屯田效果,还时常激起广大人民的反抗,有时甚至酿成暴动和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