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维护国家安全基本经验探析
2016-01-07赵鲁杰
赵鲁杰
先秦时期维护国家安全基本经验探析
赵鲁杰
内容提要:先秦时期的国家安全理论与丰富实践,蕴藏着中华民族统一和谐、生生不息的历史大智慧和治国安邦之道,形成了传统中央王朝国之大防与治安中国国策大方向,于今仍发挥着启迪现实和决胜未来的效用。
国防理论 国家安全 先秦 经验
作者:赵鲁杰,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中国历代军事历史研究室副主任兼副研究员,大校
先秦时期,维护国家安全具有丰富、长久的实践经验与教训,有深厚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社会土壤,其思想萌芽早、成熟快、内涵深邃,涉及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国防安全、社会安全等重大国家安全问题。这些思想主要体现在:认识到国家安全并非仅着眼边疆和外部,也不能单靠武力,更不能简单地依恃山河险固,而必须从内外两个方向、“文”“武”两大方面综合实施,方能赢得内部团结安定、国家巩固安全的局面;强调内部安全和外部安全、社会安全和军事安全、国家安全和国家治理必须紧密结合。先秦时期的国家安全观,揭示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原则,确立了中国古代国家安全战略思想的基本框架,并对后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奠定“大一统”的深厚理念
先秦国家安全思想显著的特点,是很早就形成了追求国家“大一统”的理念倾向,强调“尊王”大义。与之相应,确立了国家“大一统”的鲜明目标,并持续推动着诸侯兼并战争最终迈向国家的统一。
夏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国君集最高军权、神权、行政权于一身,是国家最高统治者。商代,形成了“内服”“外服”的官僚体制,国君通过这套体系维护中央政权的统治。至西周,王权更加集中,对诸侯国控制也更为牢固有效,周王成为天下的共主,天子是政权的核心,出现了“封建”的一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成为严格的政治制度;天下是统一的、连续的整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中央政权的唯一性和天下一统的观念得以确立。这种“天下”模式体现了以国家统一、中央集权为要素的情怀,成为中华民族“大一统”观念的思想基础。
春秋战国,经儒、墨、法等先秦诸子学派的倡导和弘扬,“大一统”的观念更深入人心。梁惠王问:“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说:“定于一。”战国后期,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秦王嬴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在全面彻底改革的基础上,以战争为主要手段,配合联盟外交和离间等政治手段,完成统一中国大业,并最终奠定了“大一统”的国家统一理念。
二、形成“忘战必危”“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先秦时期,人们深切认识到安危、存亡、治乱之间的关系,总结了“好战必亡”“忘战必危”的历史规律,强调慎战与备战并重。一个国家如不注重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是一味穷兵黩武、大肆扩张,最终难逃覆灭的厄运;如果只有文治教化,而缺乏足够强大的武备,则会在内部动乱与外来入侵面前陷于灭亡。
先秦实践反复证明,一国之君臣,如果刚愎自用,穷兵黩武,必然走向衰落乃至灭亡,“骄而不亡者,未之有也”。战国时,魏惠王、齐湣王穷兵黩武,招致丧师辱国。诸子百家不论其政治立场和主张有多大差异,没有一家支持好战乐战,即便是法家也认为“兵者,凶器也,不可不审用也”;多主张战争要有节制,“善有果而已”,“明君慎之,良将警之”,“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不以兵强天下”。
同时,先秦强调“忘战必危”,必须“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在国家安全问题上,认为外有恶邻、内有奸佞,只有防微杜渐、常备不懈才能争取主动权。根据夏、商、西周末代统治者思想麻痹导致政权颠覆、亡国绝祀的诸多教训,先秦统治者和思想家深谙“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之理,故将“居安思危”作为寻求国家长治久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先秦“居安思危”国家安全观的思想内涵主要包括:一要有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防微杜渐、防患未然,“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二要审时度势,“杂于利害”,全面衡量利害关系;根据形势变化采取应对措施,在事关国家安危的重大问题上要掌控局势、有所作为。三要加强战备,即使天下安定,也不能放弃武备,“夫安国家之道,先戒为宝”,“备者,国之重也”。
三、确立“民惟邦本”“修德安民”的国家安全主体思想
基于朴素的民本意识,先秦人很早就认为,“民”是维护国家安全发展的基础和主体力量。战争胜负、国家政权稳固与否的关键因素,既不是军队强弱,也不是城池险阻,而在于人心向背、是否修德安民。
夏禹曾告喻后人:首领要“慎乃在位”“思危以图其安”,不妄动扰民。夏太康之弟强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句话成为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源头之一,从此“以民为本”的国家安全理念得到不断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解放运动的激荡下,民本思想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许多政论名篇都以民心向背对国家安全的重要影响而立论,主张明君治理国家,认为实现本固邦宁,关键在于取信于民,“善与民为一体”,争取民心比打胜仗作用大。为此,必须实施“德政”“仁政”“人和”。执此观点者认为,政胜、人和是战胜之本,也是国防巩固、国家安全之本;强调“有德者不可敌”,“以德行仁者王”,“怀德维宁”,行仁政者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政久持胜术者,必强至王”。《司马法》认为,要坚持仁、义、智、勇、信、礼这“六德”;齐国法家认为:“礼义廉耻,是谓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孔子强调,要对民“立信”,“民无信不立”;管仲提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等等。历史证明,成功的政治家、军事家,无不坚持以民为本的原则。汤武革命“顺乎于天,而应乎人心”;西伯治国的故事是历代统治者称颂的典范,他将天命与明德相结合,以安民为本,实行敬天、孝祖、保民政策;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所以大业成功,正是以争取民心为基本条件。秦嬴政能够统一中国的根本原因,也正是顺应了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民冀得发其性命”,才“虚心而抑上”。
反之,政治腐败则意味着政权乃至国家灭亡,这是从先秦开始就被反复证明的一条历史铁律,所谓“幸以为政,必有内忧”。夏朝太康失国,根本原因是他“盘于游田,不恤民事”,“娱以自纵”,从而引起民愤;夏桀、商纣王的灭亡,根本原因是政治腐败,采取“淫虐而自绝”的朝政,任用奸佞,奢靡暴虐,“殚百姓之财”,穷奢极欲,给百姓带来深重灾难,丧失民心,统治集团分崩离析;战国末期,齐王建政治极其腐败,重臣和贵族不断被秦国收买,放弃合纵抗秦政策,“不修攻战之备,不助五国攻秦”,坐视其他五国一一被秦消灭,最终齐也被灭。
上述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深厚基础,成为统治者治国安邦的重要指导,民本主义也因此成为传统国家安全思想的主流。
四、把“富国强兵”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根本支柱
先秦人认为,富国强兵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根本支柱。国富兵强,才能形成“以镒称铢”的实力优势,通过展示强大的综合国力,“威加于敌”;经济落后、军力不强,则将导致国家衰亡,“兵弱于敌,国贫于内,而不灭亡者,末之有也”。这一思想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多力者王”。国力是维护国家安全的物质基础,国家能否在各种安全威胁中生存发展,归根到底靠实力说话。“国少物,削;国多物,强。”要确保国家安全,必须注重增强国家实力,只有具备强大的实力,方能争胜天下,即所谓“多力者王”。秦统一中国的基础在于拥有超雄厚的国力:“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建设强大国力重在“治”,即修明政治环境、建设雄厚的经济力量和一支能征惯战的强大军队,所谓“治者强,乱者弱,是强弱之本也”。孔子就主张“足食,足兵,民信之矣”;管仲则提出了财、工、器、政教、选士、服习、通知天下和机数等“八法”。
二是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国富兵强,则诸侯服其政,邻敌畏其威,虽不用宝币事诸侯,诸侯不敢犯也”;“国贫兵弱,战则不胜,守则不固,虽出名器重宝以事敌国,不免于死亡之息”。战国时,商鞅系统地提出了“富国强兵”和“农战”思想,认为国家安全的根本支柱在于富国强兵,“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而富国强兵的核心措施是“重农战”,将发展农业和提高军力视为国家安全的根本。富国是强兵的基础,强兵是富国的保障。“甲兵之本,必先于田宅”,即在重农的基础上富国,在富国的基础上强兵。这种把农业和强兵视为国家安全的根本,即以农业为保障国家安全的基础、以军事为维护国家安全的手段,深刻触及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国家安全的本质。
三是能否网罗和任用经世之才,事关国家兴亡。先秦统治者认识到,网罗和任用治国治军的经世之才,对于国家安全和发展具有关键作用。他们认为,立国致治,人才为本,“得人者王,失人者亡”;“争天下者,必先争人”,“任贤则诸侯服”;强调国家要有“法家拂士”,要有治军打仗的良将:国之良将,“得之国强,去之国亡”。当时,“士”的阶层异军突起,被视为决定国家命运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到国家兴亡,成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支柱。因此,那些造就霸业的国君都重视对“士”的网罗和使用,唯才是举,建立了由治国理政的谋臣和治军打仗的良将等经世之才组成的领导管理集团。相反,不重视人才、用人不当,则导致亡国,如春秋时,虢国国君姬丑“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去,所以亡也”。此外,国家安危还取决于君臣能否上下同心同德,励精图治,团结合作,“国君无亲,唯国是亲”。
五、把经武整军、捍卫国防作为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
先秦历史表明,战争、军事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当时的统治者和思想家普遍认识到,战争关乎国家、政权的兴废存亡,是建立强大国家、“辅王成霸”基本的、保底的手段,是“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强调经武整军在国家安全战略中居主导地位;认识到,仁义、礼乐不能禁止争战,“战而胜,则国安而身定,兵强而威立”,因此强调“战胜而强立”,“执干戈以卫社稷”。于是整军经武成为先秦时期国家安全的主题:“兵者,国之爪也”,“君之所以卑尊,国之所以安危者,莫要于兵。……兵者尊主安国之经也”。而“主不积务于兵”,等于将国家拱手交给敌人。
历史反复证明,军队建设的成败,直接关系国家的安危存亡;没有强大的军队就不可能有稳固的国防,也不可能在内忧外患中立足、发展。因此,如何建设一支强大军队,既是军事问题的核心,更是重大政治问题。正是军队对于国家存亡的特殊意义,从夏朝建立起,就形成了尚武的英雄传统。商汤、周武王、齐桓公、晋文公、吴王阖闾、秦王嬴政等明君,都注重将武装力量建设作为国力建设的核心,以建设一支忠勇强大的军队为立国强国之本,以精兵良将、坚甲利兵取胜天下。宋襄公因军力单薄加指挥无能,未能圆霸主之梦;秦经商鞅变法,造就了一支数量众多、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组织严密、战力强大的军队,成为秦成就霸业的主要支柱。
先秦时期,开明统治者还非常重视国防安全。夏、商、西周三代尚无完整的领土概念,也没有此疆彼界的严格划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发展,大多数小国被兼并,国家统治重心由城邑向广大的农村转移,领土意识逐渐强化,疆界逐步明确,领土国家形成规模,相应地有了关塞边防。于是,开疆拓土、守土拒敌、保家卫国,成为统治者的头等大事:中原王朝建立了包括情报系统、交通道路、军事基地等在内的较为完善的军事防御系统,以“驿站”为核心的严密通讯报警系统;修筑城郭和壕沟,把城池的坚固与否看作巩固政权和保卫自身安全的象征;面对严重的边患,很早便采取筑城守边、屯田戍边的政策;重视国防设施建设,包括建造城池防御工事及烽燧传递系统、对关塞要津的守御,在重要地域筑有长城等工事。由此,中国成为古代世界筑城最为发达、边防体系高度完备的国家之一。
六、强调“文武结合”相辅而行、相资为用
先秦统治者和思想家早就认识到维护国家安全,必须综合运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等手段。在先秦政治术语中,“文”和“武”就像车的两个车轮,相互配合,相辅而行,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文武之道”强调政治是基础,外交和军事是达到一定政治目的的手段。维护国家安全,必须以强大的国防力量为后盾;而要增强国防,从事义战,则必须以修明政治、发展经济作为基础。所谓“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内事文而和,外事武而义”;“内修文德,外治武备”。在战略上,最高境界是《孙子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安国全军”的全胜思想,以及“至善不战”,“全胜不斗,大兵无创”,通过军事威慑与政治争取迫敌屈服。在实践上,明智的统治者注重文武兼备,普遍重视政治手段,运用文治、教化的力量争取人心,正确的对外政策胜过千军万马;以强大的武力作基础,同时使用“威”与“德”两种手段,称霸天下,成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成功模式。最具代表性的是齐桓公,他注重协调处理中原各诸侯国关系,采取文武相资而行、政治军事手段并举的图霸战略:政治上,坚持以周礼为行动准则,高举“尊王攘夷”的旗号;军事上,少与他国主力进行决战,实施军事活动也注重联盟威慑,争取舆论和道义支持,给敌造成巨大的威胁,从而以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甚至常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七、强调正确的战略指导和灵活的策略选择
先秦实践表明,维护国家安全,必须实施正确的战略和灵活的策略。一个国家,一支军队,战略上的措置往往关系到战争胜负和国家兴亡。
一是有战略远见,不贪图小便宜。战国时期,楚国虽“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但楚怀王昏聩愚蠢、贪婪成性,没有清醒地认识到其战略地位,轻信“倾危之士”张仪的口头承诺,贪图眼前之利,采取错误的外交政策。上当后,又激于一时之愤,贸然发动对强秦的战争;惨败后,又首鼠两端,演成“西起秦患,北绝齐交”,终致左右皆失、两面受敌的悲剧。
二是剪除羽翼,逐步削弱对手。商汤灭夏,周文王、武王灭商,都是通过以弱胜强之战,完成了朝代更替。在敌不可一世时,需以“修德”巩固政权为基础,进而选贤任能,争取同盟者以壮大自己;发动政治攻势,打击敌国,瓦解敌营垒,削弱对方,待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敌众叛亲离时,再战而胜之。这是中国历史上经典的“剪除羽翼”战略思想。
三是“后起”“远怨”,把握时机,“随时以行”。战国时,纵横家苏秦认为,在列国争雄、斗争激烈复杂的背景下,处于弱小一方要巧妙地借用他国的力量,抓住时机乘势而起,宜采取“后起”“远怨”的战略策略。“后起”,即避免过早介入列强争斗当中,以此为自己的发展壮大赢得时间,且容易获得道义上的支持,得到别国的帮助;国力弱小时,动辄主动出击对外用兵,只能招致大国的猛烈打击,成为各方斗争的牺牲品。“远怨”,即不到处结仇树敌,营造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避免孤立。苏秦劝说齐闵王道:“夫后起者籍也,而远怨者时也,是以圣人从事必籍於权,而兴於时。”春秋末期,政治家范蠡提出了要“持盈、定倾、节事”的治国原则,认为“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要“随时以行”,把握时机,以时机是否有利和成熟来决定斗争展开与否,时机不成熟时不能盲目进取。
[1]诗经.
[2]孟子·梁惠王上.
[3]司马法·仁本.
[4]左传.
[5]韩非子.
[6]易传·系辞下.
[7]吴子.
[8]墨子·七患.
[9]尚书·皋陶谟.
[10]管子.
[11]军政.
[12]商君书.
[13]易经·革·彖传.
[14]国语.
[15]史记.
[16]荀子·议兵.
[17]论语·颜渊.
[18]新序·杂事.
[19]晋语四.
[20]孙子兵法·计篇.
[21]孙膑兵法·见威王.
[22]礼记·檀弓下.
[23]逸周书·武纪.
[24]六韬·发启.
[25]战国策·齐策五.
(责任编辑:何 荷)
E815
A
ISSN1002-4484(2016)10-002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