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西行漫记》中探究红军“四铁军人”形象

2016-01-07周宝砚李东松

国防 2016年10期
关键词:西行漫记斯诺信念

周宝砚 李东松

从《西行漫记》中探究红军“四铁军人”形象

周宝砚 李东松

内容提要: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红军特有的品质,即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无畏的革命信念、严格的纪律以及挺身而出的担当品质。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适逢习主席作出建设“四铁部队”和“四铁军委”的战略部署。本文通过对该书记述人物和事件的梳理,探究红军的“四铁军人”形象和“四铁精神”红色基因,希冀对现实有所启发。

军事历史 红军长征 西行漫记 四铁军人

作者:周宝砚,南京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系政治学教研室副教授;李东松,南京政治学院研究生队学员

习近平主席近期作出的建设“四铁部队”和“四铁军委”的重要指示,是“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战略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谋划军队改革建设时对我军历史传统和发展未来的准确把握。从我军传统来看,早在78年前,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一书中,就通过对红军战士以及对战争中具体事件的翔实描述,清晰呈现了红军“四铁军人”的优秀品质,即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无畏的革命信念、严明的组织纪律以及挺身而出的担当品质。

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是走向革命的指引

历史已经证明,君主立宪不能救中国,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旧中国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成为工农和知识分子改造社会的有力武器。随着革命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进步力量信仰马克思主义,坚定地走上了追随共产主义理想的道路。

(一)铁一般的信仰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追随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贯穿着斯诺的全书。当时,参加革命跟党走的,既有十几岁的孩童,也有年过花甲的老人;既有刚毕业的学生,也有旧式军人。朱德原本在旧军阀里担任要职,在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后,三次寻找共产党,最终在德国经周恩来介绍入党。彭德怀亦如此,早年他在国民党军队中深孚众望,但在接受共产主义思想后,面对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毅然选择革命道路,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胜利以后,有人问邓小平:“长征的时候你都干了些什么工作?”邓小平只回答了三个字,“跟着走”。跟着走,不是漫无目的地走,是跟着党走、跟着信仰走,只有有了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仰、明确的目标,才会有方向感,才能克服长征道路上的种种艰险。在斯诺眼中,红军就是一支立场坚定、无往不胜的奇兵,天生乐观。他们“神出鬼没”,经常传来捷报,以少胜多。他们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是一支真正的革命军队。

(二)铁一般的信仰就是忘我的苏区建设热情

邓小平曾多次明确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在苏区工业建设中,红军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在接触过程中,斯诺认为他们已经意识到是在为自己和中国做工,即使是在从事最辛苦的工作,这些建设者也时刻透露出对现存制度的满意和建设未来社会的热情。斯诺称他们为真正的革命者。例如朱作其,他是一名电气工程师,熟练掌握德语和法语,编写的工程教科书在中国普遍采用,一年收入可达一万元,但他放弃了这样的收入,丢下家庭,到陕西的荒山中去为共产党贡献力量。斯诺认为朱作其这样的做法是有点戏剧性的,是本着一种殉道者和热心家的精神。但正是千千万万像朱作其这样的人,在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以后、在听闻共产党的政策以后,逐渐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从四面八方来到苏区,不求回报地努力工作。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二、无畏的革命信念是革命前进的支撑

邓小平说:“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在长征路上,坚定的革命信念成为红军克服困难、战胜敌人的重要精神支撑。这里的威胁不仅仅来自围剿,还包括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物质条件,但这一切都没能阻挡红军前进的步伐,在史无前例的“远征”途中,展现了红军顽强的战斗力和铁一般的信念。

(一)铁一般的信念就是勇于抗争恶劣的自然环境

红军在长征中遇到的困难和克服困难的精神成为我军铁一般信念的来源,为革命走向胜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长征是战略转移,初期可以说是被敌人撵着跑。险恶的自然环境使红军的处境雪上加霜,单单是生存就面临很大的威胁,更不用说军事斗争了。毛泽东告诉斯诺,“在这个山峰上,有一个军团死掉了三分之二的驮畜”,成千上万的战士倒下去就再也没有起来。特别是到了藏族人聚居的荒原地带,由于国民党政策导致的民族矛盾使红军吃尽了苦头。藏区部落把所有吃的、牲口、家禽都带到高原去,整个地区没有了人烟。但艰苦的条件没能难倒红军指战员,他们有什么就吃什么,有时候连续吃一个月的南瓜、或者是连续吃一个冬天的牦牛肉,条件艰苦的时候,甚至连彭德怀都要一个星期硬着头皮吃没有煮过的麦粒和野草,吃带毒性的食物和几天颗粒不进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二)铁一般的信念就是敢于直面强大的敌人

为了主义、为了理想,红军在铁一般的信念支撑下,早将生死置之度外。长征路上,对红军来说,最为致命的是严酷的军事斗争。国民党的飞机大炮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还未到贵州边境时,人数已经减少了1/3。但无畏的战斗精神可以弥补武器的不足,红军很快扭转了不利局势,当然这其中也离不开毛泽东伟大的军事指挥才能。《西行漫记》一书中记载了几次巧妙的战斗经过,比如,在国民党中央军和地方军阀沿途动员强大兵力包抄红军的时候,有一营红军悄悄地反向强行军一天一夜,连续“走了85英里”,傍晚时分到达附近唯一可以摆渡的地方——皎平渡。“他们穿着缴获的国民党军服,在黄昏时分到了镇上,没有引起任何人注意,悄悄地解除了驻军的武装,为红军大部队甩掉敌人的追击创造了有利条件。”面对这样一群人,斯诺不禁感叹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的年轻人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诧异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所有这一切以及还有更多的东西,都体现在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军的历史中了。”

三、严明的纪律是革命胜利的保证

毛泽东曾指出:“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铁一般的纪律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军队历经坎坷却能发展壮大、遭遇各种困难却能不断取得胜利的内在基因。就红军而言,铁一般的纪律是其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

(一)铁一般的纪律就是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毛泽东指出:“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没有纪律,党就无法率领群众与军队进行胜利的斗争。”长征中,中革军委和总政治部时时处处强调军队纪律,把部队纪律建设放在第一位,可以说正是依靠严明的纪律,红军才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成长过程。陈云指出:“长征中,每个红军战士都知道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些规定包含了我们的优良传统,因此,我们要求每一个战士务必遵守。”虽然在长征途中,“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内容历经变动,但是主旨就只有一个:红军是一支不同于旧军阀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斯诺在书中写道,“红军的那点纪律似乎都是自觉遵守的”,当他们走过山上的一丛野杏树时,他们忽然四散开去摘野杏,个个装满了口袋。但当他们走过私人果园时,却没有人碰里面的果子。即使是在战时,农民在路上卖水果和西瓜,红军买东西都要付钱。红军严格执行纪律得到了农民积极回应,“他们亲手替我们做一千双、一万双鞋子。妇女给我们做军服,男子侦查敌人。每家每户都送子弟来参加我们红军。老百姓就是这样待我们的”。

(二)铁一般的纪律就是时刻牢记“听党指挥、对党忠诚”

对党绝对忠诚、坚决听党指挥,是人民军队的鲜明特质,也是全体军人应有的政治品质。在长征过程中,红军上下铁一般的纪律为党的绝对领导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正如斯诺在书中对朱德的评价:“共产党所以能够对红军保持严密的控制,朱德对‘文职’领导的忠诚和服从,是原因之一。从朱、毛以下到各级指挥员和政治委员从没有发生过军政势力之间的斗争。朱、毛的联合不是相互竞争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在长征途中,广大红军战士也是从革命利益出发,坚决执行上级命令,无论在任何情况下,真正做到个人服从组织,局部服从大局,全军服从党中央,只要上级一声令下,坚决完成任务。例如,在长征途中,为了渡过大渡河,红军不得不与国民党部队抢占安顺场以西400里的泸定桥。红军指战员在夜间摆开一字长蛇阵沿着两岸的悬崖前进时,一万多把火炬照映在夹在中间的河面上,仿佛万箭齐发。“这两批先锋队日夜兼程,休息、吃饭顶多不超过10分钟。……这两支部队你追我赶,整整一天之久,终于慢慢地把精疲力竭的敌军甩到后面去了。”严格的纪律性,才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挺身而出的担当是革命继续的动力

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实现强军目标,必须勇敢承担起我们这一代革命军人的历史责任。强军的责任历史地落在了我们的肩上,要挑起这副担子,必须敢于担当,这既是党和人民的期望,也是当代革命军人应有的政治品格。”敢于担当不仅仅是时代对革命军人的要求,更是我军建立以来一贯的优良传统。斯诺在与红军接触后,感慨道:“他们是中国最后的希望。”因为他看到了红军勇于担当的可贵品质。

(一)铁一般的担当就是党和红军领导人要肩负起全军统一、上下团结的责任

工农红军由中国共产党创建,受党领导,听党指挥,全军广大官兵只有不断地接受党的教育与再教育,才能保持其先进性;只有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之下,才能保持其战斗力,立于不败之地。在“李立三主义”被确定埋葬之前,红军曾经历了一个危急时期。三军团的一部分人赞成执行“李立三路线”,要求三军团从红军中分离出来。彭德怀对这种倾向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维持了在他指挥下的部队的团结和他们对上级指挥的忠诚。另一个例子发生在1935年10月5日,张国焘倚仗人多枪多,非法成立第二“中央”,公开进行分裂党、分裂红军的活动。朱德、刘伯承坚持党的纪律,坚决反对分裂党,反对另立中央,捍卫党中央的权威,积极拥护党和红军的团结统一。在他们的引导下,红军广大官兵坚决听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指挥,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广大红军将士始终坚持党的政治原则,迫使张国焘不得不放弃分裂主张,同意带领红军北上,在甘肃会宁实现了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二)铁一般的担当就是人民军队要担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使命

红军由中国共产党建立于国家衰败、外敌入侵之际,成立之初就担负起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重担。1933年,当徐海东带着红二十五军到一个国民党刚刚屠杀过的村庄时,红军战士看到认识的群众惨死在国民党的枪口之下,心里极其难受。徐海东说,这次经历加强了部队的士气,使他们决心要死战到底。在此后的12个月中,尽管面临敌军大“围剿”,环境条件极其恶劣,但红二十五军没有一个人开过小差。1936年12月,张学良扣押了前来监督“剿匪”的蒋介石,引发了“西安事变”。当外界得知共产党人的意见在这场“事变”中举足轻重时,理所当然地认为共产党为了要报蒋介石对他们进行十年无情战争之仇,一定会要求把他处死。实际上,共产党人并没有这样做,他们不仅力主和平解决,释放蒋介石,而且还主张由他回到南京去组建一个抗日民主政体。因为,共产党人清楚地看到,只有一种多方参与的民主政体,才可以团结整个民族,对日本进行反侵略斗争,谋求独立。相反,如果国家遭到敌人的征服,就会丧失一切。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继续在敌后根据地与压迫势力作斗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人身依附关系,为全国反击日本侵略者高潮的到来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继续做有力的准备。

[1]从邓小平五个回答十一个字里品出了什么.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网.2011-07-15.http://cpc.people.com.cn/ GB/64093/64103/15166928.html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美]埃加德·斯诺.西行漫记[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

[4]邬家能、孙志清.坚持信念 逆境奋斗:解读长征精神[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5(10).

[5]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1).

[6]冉言.纪律严明得人心[J].刊授党校,2014(8).

[7]蔡郁.在深化改革中筑牢“四铁”品质[N].解放军报,2016-03-24(6).

[8]王强、奉鼎哲、吴满意.从红军长征铁的纪律看法治中国的建设[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5(1).

[9]习近平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3-12(1).

[10]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编.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全史(第五卷).[M]北京:中国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何 荷)

E296.93

A

ISSN1002-4484(2016)10-0013-04

猜你喜欢

西行漫记斯诺信念
为了信念
斯诺登获得俄永久居留权
冠军赛鸽的信念(上)
发光的信念
斯诺登在俄居留延长三年
斯诺登申请延长逗留期限
信念的传承
图说《续西行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