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国立开放大学的现状、特色与发展
2016-01-06王雪双
王雪双
摘 要:作为在世界范围内成立较早、发展较为完善的国立开放大学,韩国国立开放大学机构完备、发展目标和定位明确清晰,是一所富有革新精神和对韩国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不可替代贡献的大学,更是一所国际化的国立开放大学。文章在对韩国国立开放大学的发展现状进行客观呈现的同时,分析了其当前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以期对我国的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韩国国立开放大学;发展现状;优势特色;机遇与挑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办好开放大学”这一目标。2012年6月21日,教育部批准同意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建立国家开放大学。为实现国家开放大学的未来愿景和发展目标,学习与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十分必要。
开放大学的发端和建立始于英国。韩国紧随其后,在1972年3月创建了韩国第一所开放大学——韩国广播函授初级学院(Korea Air & Correspondence College,KACC),作为首尔国立大学(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SNU)的分校,共设有5个院系,提供两年制的初级学院课程。1981年,韩国广播函授初级学院发展成为一所五年制的大学,于1991年改为四年制,并于1994年正式更名为韩国国立开放大学(Korea National Open University,KNOU)。韩国国立开放大学自成立以来发展迅速,已进入全球一流开放大学行列,并从成立之时的5个院系,发展至22个院系,其中有18个院系能够提供研究生教育。
一、发展现状
(一)发展愿景
韩国国立开放大学定位为开启时代智慧的知识网络型大学,旨在成为开放的知识网络中心,为不同层次的学习者提供服务。韩国国立开放大学紧随时代的变化,为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确立了“2022发展愿景”,该愿景聚焦于以下4个方面。第一,构建专业性的知识体系。韩国国立开放大学力图通过面向未来的高质量的教育、自主的学习经历和各种知识网络的交互来发展实用性知识。同时,学校继续发展有助于形成专业竞争力的课程并努力提供形式多样的远程教育。第二,搭建共享的网络平台。韩国国立开放大学通过对知识的不断探究和实践提升全社会的群体智慧。第三,实现全方位的开放。韩国国立开放大学作为一所远程的高等教育机构,旨在满足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包括扩大入学机会和向那些无力承担高等教育费用的弱势群体开放,简化入学程序,以远程教育的形式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第四,保持生源的多元化。学校为不同年龄、性别、社会背景、宗教信仰、区域、身体条件和生活经历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受教育机会。通过多样化的教育体系、课程和教学媒介,韩国国立开放大学的发展始终立足于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教育需求、释放学生潜能。
(二)发展规模
韩国国立开放大学自成立以来,发展迅速,规模不断壮大。在学生数量方面,韩国的任何一所传统大学都不能与其相比,无论是在学生的注册数量还是在毕业生数量方面,国立开放大学都是迄今韩国规模最大的大学[1]。截至2014年4月,学校共有院系22个,其中18个院系设有研究生院;全校注册学生数量达151413人,教职员工数量达3873人(见表1、表2)。[2]
(三)组织机构
韩国国立开放大学在发展中不断扩充和完善组织机构,当前,学校的组织机构完备,运行有序。学校的管理层面包括校长领导下的筹划指导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学术事务委员会、学院委员会和与这4个委员会平行的研究生院委员会。具体的机构包括总部、研究生院、学院、辅助机构、地区分校和研究中心、其他机构(见图1)。
(四)人才培养
1.资格准入
新生的申请要求:应届高中毕业生;往届高中毕业生;具备和以上两条同等的学术能力的学习者;在国外接受了同等水平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的学习者。
转学生的申请要求(不受以前所学专业限制):大学(包括两年制学院)毕业或即将毕业(两年制学院毕业生需要提供所有学期的成绩);取得超过本科学历要求的学分或即将取得这些学分的学生;取得或即将取得自学学位的学生;已经完成了至少一年(两个学期)的四年制大学课程(不包括两年制初级学院中的一年课程);已经完成了等同于四年制学院的一年课程(两个学期)。
学生在申请方面的限定条件主要有以下几条。第一,护理学院第三年:已经拥有护士资格证书,或是在当年已通过该考试的人可以申请。第二,食品和营养专业及家政专业的第三年:修读食品和营养专业或相关专业,拥有食品技术证书、厨师资格证书和面包师资格证书的人可以申请。第三,学前教育系的第三年:拥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的人可以申请。
特殊招生对象:老年公民、残障人士、外籍人士、对国家有特殊贡献者、脱叶剂引发疾病者、特殊证书持有者等。[3]
2.教学和学习
韩国国立开放大学更多的是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当然也有面授课程。教学和学习主要以多媒体方式开展。[4]
多媒体教学和学习方式主要包括以下6种。第一,电视。电视讲座(TV lecture)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手段,它不仅面向开放大学的学生,也面向一般的受众群体。开放大学的讲座可以通过开放大学电视台频道(OUN channel)和卫星电视收看。第二,音频。学校通过网络平台提供语言课程的音频课件,学习者可下载MP3格式的课件,随时随地学习。第三,多媒体视频。建立在在线学习工具基础之上,运用视频、文本和多种可视材料,以视频和演示文稿软件(PPT)的形式呈现,可供学习者连续地观看和学习。第四,网络教学(Web-Based Instruction)。在线学习的许多教学活动都以网络为基础开展,并运用包括视频、音频和动画在内的多种多媒体手段。同时,在线课程会配有助教,助教现场辅助教学,这样有助于克服网络教学的局限。第五,链接数据服务平台(LOD service)。这种服务可以使所有形式的讲座(电视、多媒体、视频和基于网络的学习)都能够通过网络来获取。只要有网络接入,学习者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听讲座。而且,所有的讲座都可以以视频或音频形式的文件下载。第六,移动学习。移动学习是继无线电广播、电视、网络后出现的第四代学习媒体。U-KNOU服务是开放大学提供的学习服务,学习者可以用移动电话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听所有的讲座。
面授教学的目标群体既包括新生也包括老生,在13个校区和9个学习中心都会开设面授课程,每门课程8小时。面授教学的方式分为两种:一是课堂教学,学校为了克服远程教育的局限,并促进教师和学习者的互动,要求学习者每个学期必须在就近的校区参加3门面授课程;二是视频会议讲座,此种类型的讲座模拟课堂教学环境,当学生人数少于10人时,此类讲座的效果最佳。
3.质量保障
韩国国立开放大学对毕业生严把出口关,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必须通过毕业考试(通过论文答辩或与论文同等水平的其他考核,如出版图书或在本专业相关期刊上发表论文等)且须修满足够的学分。在学分方面,毕业生须修满140学分,其中,必须有30个以上的人文社会科学学分和51个以上本专业学分。想要转入大学三年级的学生需要至少修满当前所在专业63个以上的学分。
二、优势特色
(一)一所富有革新精神和突出贡献的大学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韩国传统大学对入学人数有很严格的限制,但韩国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很强烈,这就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那些想要进入大学学习却未被传统大学录取的学生的愿望,韩国国立开放大学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应运而生。起初,韩国国立开放大学主要招收那些没有被传统大学录取的高中毕业生;后来,随着传统大学的扩招,韩国国立开放大学的学生构成发生了变化——从招收高中毕业生逐渐转向招收年龄大的终身学习者(lifelong learners)。这既是韩国国立开放大学及时转变发展战略、富有改革和创新精神的表现,也是韩国高等教育的真正创新:直到20世纪80年代晚期,韩国的高校都不招收大龄学生进入学士学位课程项目。当前,韩国国立开放大学学生的平均年龄在30岁以上,而且大部分都有全职工作。学校通过多种媒体提供课程,每年授予超过3万个学位,在韩国已成为继学分银行体系(Academic Credit Bank System, ACBS)的第二大学位授予机构[5]。与此同时,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广受认可和好评。学校还积极为在校生提供校园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真正的大学生活。在韩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今天,国立开放大学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开发开放课程资源、更新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方式,为终身学习者提供学习机会,在韩国终身学习的发展和劳动力素质的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一所历史悠久、机构完备且发展目标明确的大学
自1972年建校以来,韩国国立开放大学紧紧抓住发展机遇,走上了一条循序渐进、稳步上升的发展之路。[6]
?誗1982年从首尔国立大学中独立出来。
?誗1981年从两年制学院改组为五年制大学,1991年发展成为四年制大学。
?誗不断完善学校附属机构和各项制度。1982年创办校报和学校出版社,2005年创建赞助委员会,2005年实施学院制,2009年创办学校基金会,2014年实行双学期入学制(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都可以入学)。
?誗不断扩大学校规模,成立新的学院或研究中心。1997年创建终身教育中心,2000年创建在职中心,2001年创建研究生院和虚拟教育支持中心,2007年成立统一文化科学中心,2009年成立通识教育中心,2012年开办百育灵学院。
?誗不断扩大学校的影响,积极开展相关项目和举办国际会议。1998年开始负责自学教育(self-education)学士学位考试项目,2002年承办亚洲开放大学协会(AAOU)第十六届年会。
学校自成立之初就定位清晰,且能随着高等教育需求的变化而不断重新定位和调整自身使命。首先,在成立初期和之后的10~20年内,为缓解韩国传统大学招生数量有限,但有很多高中毕业生想要进入大学学习这一状况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在韩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历史时期,韩国国立开放大学在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增加接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数量、助推高等教育大众化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最后,在韩国高等教育已经达到普及化、走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道路上的今天,韩国国立开放大学不断开发开放课程资源、发展多媒体教育、调整招生战略、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大力吸引国际生源,肩负起推进终身教育的使命。
(三)一所国际化的大学
韩国国立开放大学在全球范围内招聘优秀教职员工,培养拥有杰出才能的国际化人才。韩国国立开放大学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通过与全球10余所高等教育机构签署协议,巩固其在全球大学中的地位,并扩展其在文化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韩国国立开放大学认为自己已经站在了全球开放大学的前列,符合全球标准并将继续引领开放大学发展。[7]
截至2013年上半年,韩国国立开放大学已经与13个国家的19个高等教育机构和公司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见表3)。[8]
同时,韩国国立开放大学与美国英语协会(ELIC)、亚洲开放大学协会(AAOU)、国际远程教育协会(ICDE)等国际性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和相关项目。
三、 机遇与挑战
尽管韩国国立开放大学的招生数量超过了韩国任何一所传统大学,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韩国国立开放大学的生源明显减少,2000年以后的新生数量更是大幅下降。2004年的新生数量跌至4.5万人,是1994年的1/2,1992年的1/3[9]。学生注册总数也在下降,1994年为206084人,2014年下降为151413人。从学生构成来看,韩国国立开放大学的女生数量和大龄学生数量大幅上升。女性学生在专业选择时更倾向于语言、教育、护理等专业的课程,尤其是家庭主妇,她们在注册后更愿意选修家政、计算机操作和艺术类课程,这使得部分院系的学生性别比例失衡[10]。20世纪90年代初期,韩国国立开放大学有超过1/2的学生年龄在20岁左右;从2000年开始,有2/3的学生年龄在30岁左右,平均年龄为33岁;当前,学生的平均年龄近40岁(late-30s)。
虽然韩国国立开放大学的招生数量呈现出递减趋势,而且面临着结构性生源危机问题,但同样有新的发展契机。第一,时代契机。韩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普及化,进入终身学习社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有越来越多的成年学习者对不断学习和发展新的技能提出了诉求,而开放大学又能够十分有效和便利地满足这样的诉求,这给缓解学校生源危机带来了新的希望。第二,国立开放大学自身的优势特色。利用信息化手段,以灵活、便利和容易获取的方式为多样化的学习者提供多元的学习课程是开放大学最大的特点,在当今高等教育信息化大发展的时期,韩国国立开放大学已抓住这一机遇,不断开发多媒体课程,更新技术手段,吸引本国生源和国际生源,提高质量,不断扩大其影响力。第三,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韩国政府对终身学习予以高度的重视与支持,在支持国立开放大学发展的同时,鼓励开展开放教育资源运动,韩国高等教育中实施的学分银行体系也有利于开放大学的平稳和持续发展。
注释:
①非全日制招生项目和非学位项目学生数量为2013年数据,其余数据均为2014年4月统计。
参考文献:
[1][9][10]Duck-Jay,Sung-Soo Kim. Challenges Facing the Open University: The Case of the Korea National University[J]. Asian Association of Open Universities Journal, 2005, 1(1): 52.
[2]KNOU. Facts[EB/OL]. http://www.knou.ac.kr/engknou2/,2015-04-28.
[3]KNOU. Admission[EB/OL]. http://www.knou.ac.kr/engknou2/,2015-04-29.
[4]KNOU. Learning Method[EB/OL]. http://www.knou.ac.kr/engknou2/,2015-04-30.
[5]Alex Usher. The Korean Academic Credit Bank: A Model for Credit Transfer in North America?[J].Higher Education Strategy Associates. 2014(8): 6.
[6]KNOU. History[EB/OL].http://www.knou.ac.kr/engknou2/, 2015-05-02.
[7][8]KNOU.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EB/OL]. http://www.knou.ac.kr/engknou2/, 2015-05-03.
编辑 许方舟 校对 郭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