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投送需求分析应重点把握的影响因素
2016-01-06张国全张幼华
张国全,海 军,张幼华
(1.军事交通学院 联合投送系,天津 300161; 2.军事交通学院 基础部,天津 300161)
● 战略投送Strategic Projection
战略投送需求分析应重点把握的影响因素
张国全1,海军1,张幼华2
(1.军事交通学院 联合投送系,天津 300161; 2.军事交通学院 基础部,天津 300161)
战略投送需求分析是战略投送力量建设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通过对影响战略投送需求各个因素的具体分析,提出军事战略是战略投送需求的根本决定因素,部队属性是战略投送需求的直接影响因素,交通运输条件是战略投送需求的基础影响因素。
战略投送;需求分析;军事战略;部队属性;交通运输条件
战略投送是为达成一定的战略目的,综合运用各种运输力量向作战或危机地区投入兵力集团的行动[1]58。作为军事能力的核心要素之一,中央军委明确将战略投送作为要重点加强建设的新型作战力量。战略投送需求分析是战略投送建设科学发展的重要咨询保证。本文中战略投送需求特指为达成一定战略目的,兵力集团实施战略投送行动对交通运输保障条件与能力所产生的需求。分析战略投送需求内容结构、数量规模、满足程度、存在状态等基本问题,必须综合考虑军事战略、部队属性和交通运输条件3个影响因素。
1 军事战略是战略投送需求的根本决定因素
军事战略是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是平时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导。战略投送力量建设需求发生、组织开展需求论证和宏观界定战略投送需求规模质量,都必须以现行的军事战略方针为基本指导依据。
1.1军事战略性质是战略投送需求发生的根本动因
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以全球性军事战略为指导争霸世界,大力打造全球范围用兵能力,由此产生战略投送需求。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以军事力量为后盾谋求主导国际事务,面向全球用兵的战略投送需求剧增,强力牵引战略投送力量建设发展。在空运方面,先后研制装备了C-130、C-141和C-5军用运输机,建成了强大的建制空运力量,并依托民航力量组建了民用后备航空队。在海运方面,依托民船组建了国防后备船队,在地中海、印度洋和太平洋关岛组建了3个海上预置船队,先后列装了8艘快速海运船和19艘大型中速滚装船。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对战争的认识长期处于临战状态,奉行立足于本土,以空间换时间的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没有面向海外的战略投送需求。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强军梦,赋予军队新的使命和战略任务,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安全合作,有效维护海外利益安全,迫切需要军队具有走出去、走得远、走得好的能力,战略投送需求凸显[2]。
1.2军事力量建设重点为战略投送需求论证提供依据
在军事战略层面将战略投送力量建设列为重点建设内容,是组织专业机构和人员开展需求论证,为战略投送力量建设发展规划科学决策提供咨询的前提依据。美国将向海外投送兵力视为其全球军事战略的重要支撑,一贯重视战略投送力量建设。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军形成了定期机动需求评估机制,由运输司令部主导,协调国防部有关单位部门,进行了5次“机动能力与需求”研究,以战略空运、战略海运、预置三大战略机动支柱为重点,全面评估战略机动能力能否支撑全球军事战略,查找制约战略机动能力提升的主要问题,为规划战略投送力量建设提供参考依据[3]。从历史发展看,我军长期注重“屯兵驻防”,对远程投送和战略机动重视不够,致使我军战略投送力量建设明显滞后。随着陆军按照机动作战、立体攻防的战略要求,逐步推进由区域防卫型向全域机动型转变,以及国家安全利益拓展和军队跨区、跨境、跨洋遂行使命任务增多,客观上要求我军把战略投送力量建设摆在军队建设的突出位置,尽快实现战略投送能力质的跃升,为国家安全利益拓展和新型军事战略提供强力支撑。中央军委已经明确将战略投送力量建设列为重点加强的新型作战力量,战略投送力量建设发展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点任务,为组织深化开展战略投送力量体系结构、数量规模、战技标准等需求论证是科学制定战略投送力量建设发展规划的迫切需要。
1.3军事斗争准备基点决定战略投送需求规模质量
军事斗争准备基点是军事战略的重要内容,为开展军事力量建设和战备训练提供基本依据。美军全球军事战略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是海外作战。冷战后,美军明确提出了“前沿存在”和“兵力投送”相结合的军事战略方针。着眼同时应对两场地区性战争的作战想定,美军要求能在4天内将1个轻型旅、12天内将1个轻型师、30天内将2个重型师、75天内将5个师运往全球任何地方[4]。美国防部根据机动能力需求研究结论,战略海运新增19艘大型中速滚装船,战略空运加大C-17飞机采购数量,达到200多架。1993年,我军制定新时期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以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为军事斗争准备基点;2004年,充实完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把军事斗争准备基点进一步调整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军事斗争准备基点规定的作战样式、作战方法、作战规模,为论证战略投送规模质量从宏观上做出了界定。
2 部队属性是战略投送需求的直接影响因素
在统帅部的指挥下,遂行任务的部队既是战略投送的行为主体,又是战略投送的被运对象,是战略投送任务的主要构成要素。部队的军兵种类别、空间配置、担负任务、编制编成、装备适运性等直接影响战略投送需求的内容结构与数量规模。
2.1军兵种类别属性
不同军兵种部队遂行任务战略投送需求不同。世界各国军队军兵种划分方法不尽相同,但一般来讲,都有陆军、海军和空军等军种之分,在军种之下根据具体装备和作战功能,区分为不同的兵种。我军部队从军种上讲,包括陆、海、空和火箭军。对陆军而言,除航空兵外,各兵种所配备的主战装备一般自身不具备远程机动能力,陆军摩托化步兵、机械化步兵、装甲兵、炮兵、工程兵、防化兵等兵种为达成战略目的遂行远程作战任务时,都会产生战略投送需求;对海军而言,各种水面舰艇和潜艇部队可以凭借武器平台自身的能力进行远程机动,不产生战略投送需求,但海军陆战队会产生战略投送需求;对空军而言,空中作战力量可通过飞机转场实现远程机动,但地空导弹部队、雷达部队等地面部队远程机动产生战略投送需求;对火箭军而言,机动发射部队远程机动时产生战略投送需求。
2.2部队担负任务属性
根据战略部署,每一支部队都担负特定的任务。根据担负的任务不同,部队区分为野战部队、地方部队、卫戍部队、边防部队、守备部队等,以及战斗部队、战斗保障部队、后勤和装备保障部队等[5]。部队担负任务不同,对战略投送的需求不同。地方部队、卫戍部队、边防部队、守备部队等不担负远程机动作战任务的部队,一般不产生战略投送需求。上述部队分别执行地区性军事任务、或专门担负首都警卫和守备勤务、边疆警戒和守备任务、驻守军事要地任务,遂行任务地区距离部队平时驻扎地距离较近,不需要远距离机动,遂行任务时不需经过战略投送环节。担负跨区机动作战任务的部队需要通过战略投送发挥作用,是产生战略投送需求的主体。美陆军着眼全球作战,部署在本土的102空中突击师、82空降师以及其他陆军师,都需通过战略投送到达海外战区,是美军战略投送需求的任务主体。
2.3部队空间配置属性
部队空间配置是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战略部署是战略指挥员为达成战略目的而对各种力量的任务区分、组合和配置,以及战略行动等做出的总体安排[1]50。在军事战略指导下,部队空间配置要综合考虑潜在作战方向、预定战场、军事地理条件、交通运输条件等因素,在战争发展实践以及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过程中动态调整而成。部队空间配置对战略投送需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靠前配置或前沿存在减少战略投送需求。根据潜在作战重点与热点方向划分战区,在战区内部署一定数量规模的部队,通过战区内机动来遂行作战任务,可以缩短机动距离,减少战略投送需求。二是在战略腹地配置机动力量必须通过战略投送发挥效能。我军配置在中原地区的战略预备力量对重点方向提供支援,美军配置在本土的作战力量实施海外作战,首要环节都是远程机动,必然产生战略投送需求。
2.4编制编成属性
部队编制编成规定了人员数量、装备类型与数量以及可投送性,对选择运输方式、确定载运工具品种与数量具有直接影响。部队编制员额多、技术装备复杂、总体数量规模大、可投送性低,战略投送需求内容就复杂,需求量就大,反之,部队战略投送需求内容相对简单,需求量小。新军事变革趋势下,部队编成人员比例下降,高新技术武器装备比例上升,趋向小型化、模块化、合成化,成建制按作战编成实施战略投送对运输方式分担、载运工具性能与装卸载作业条件等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2.5武器装备适运性属性
武器装备适运性反映实施投送的难易程度,衡量指标主要包括长、宽、高外形尺寸和重量。在载运工具载质量和载容等技术指标一定的条件下,武器装备适运性决定其可选用的载运工具类型范围,进而影响可选择的运输路线和装卸载场所。以铁路运输方式为例,当部队的装备超过铁路机车车辆限界时,就要限制运行速度和选择绕行路线。就部队编成的装备而言,主要影响战略投送需求的是质量。美陆军重装部队装备体积庞大,最大的C-5运输机也难以发挥投送效能,主战装备主要通过战略海运方式向海外战区投送;轻型部队的主战装备都能够装进C-5和C-17运输机的货舱,可以采取空运方式实施战略投送。为进一步提升部队投送性,美陆军转型路线图明确了全新的发展思路,通过斯特赖克旅过渡型部队,要研发未来作战系统来建设发展目标部队。未来作战系统中任何一种型号的作战车辆均不得超过20 t,都必须能顺利快速装入C-130运输机,以便于通过空运实施战略部署。
3 交通运输条件是战略投送需求的基础影响因素
战略投送需求的对象是交通运输条件与能力。交通运输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部门,也是国防和军队建设与运用的基础依托。一定时期内,国家和军队交通运输的体系结构、数量规模、质量水平对战略投送需求主观意识、存在状态与满足程度具有基础性作用。
3.1交通运输条件决定战略投送需求主观意识
交通运输条件是战略投送需求的物质基础,对战略投送需求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决定作用。美军在长期的建设中形成了强大的战略空运、海运和海上预置能力,海外投送形成了本土陆上铁、公运输先行向空港和海港运送人员与装备物资,战略空运载运轻装部队打头阵,战略海运和海上预置向战区运送重装备和大宗物资的基本格局。在我国的交通运输体系中,铁路是大批量、远距离运输的主要方式。部队跨区基地化训练主要通过铁路输送,形成了牢固的铁路输送意识。由于高速公路快速发展并形成网络,部队编成的车辆装备更新换代,技术性能获得根本改善,上千千米摩托化机动能力显著提升。由于我军航空运输力量薄弱,尚不具备部队全员全装投送能力,除演习演练外,部队航空输送实践较少,致使航空投送意识淡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航获得巨大发展,拥有大、中型飞机1 000多架,为部队人员输送提供了强大的保障条件,但由于缺少航空投送意识,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初期,有些救灾部队本可以通过航空输送抵达灾区,但仍然按惯性思维通过铁路和公路方式向灾区进发,影响了部队抢险救灾的快速机动速度。
3.2交通运输条件决定战略投送需求存在状态
战略投送需求状态包括可以实现的现实需求和无法实现的潜在需求两种情况。对于部队产生的战略投送需求,交通运输条件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时,就是可以实现的现实需求,否则,就是无法实现的潜在需求。对于可以实现的现实需求,部队就会提出,对于目前无法实现的就不会提出。就我军而言,部队对铁路运输的需求是可以实现的现实需求,部队习惯提出铁路运输需求。从以最快的速度抵达任务区域遂行任务的角度而言,部队也想通过航空方式投送,但由于航空运输条件限制,建制部队航空运输需求是目前无法实现的潜在需求,需要国家和军队通过加大航空投送力量建设,在未来才能实现部队航空战略投送。目前情况下,部队按作战编成远程机动一般不会提出航空战略投送需求,而是以潜在的状态存在。以需求为牵引加强战略投送能力建设就是要将潜在需求变为现实需求。
3.3交通运输条件决定战略投送需求满足程度
为达成战略目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特定数量规模战略投送任务,产生特定数量规模战略投送需求。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大型载运工具保有量、战略投送通道以及港口码头、铁路车站、机场等装卸作业场所设施设备决定的交通运输能力水平存在最大限度,战略投送需求由此存在部分满足、基本满足、完全满足的程度区分。由于部队作战装备、编制编成以及军事战略等因素的变化,战略投送需求处于不断的变动状态。战略投送需求分析,就是在军事战略指导下,基于一定规模作战想定,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得出战略投送需求结构与数量规模,通过与交通运输条件进行比较,确定战略投送需求满足程度,针对满足程度上存在的瓶颈与短板要素加强建设发展,着眼不断提升满足程度,制定提出战略投送力量建设发展阶段性目标,逐步提升战略投送体系保障能力。
4 结 语
战略投送需求分析是战略力量建设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和参考依据,直接关系战略投送力量建设进程和质量效益。战略投送需求分析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重点把握本文论述的军事战略、部队属性、交通运输条件3个影响因素,能为在工作层面上综合把握需求分析工作组成员单位与专业人员构成、协调沟通机制、工作程序和分析方法等因素提供理论指导依据。
[1]全军军事术语管理委员会.军语[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军事战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5-6.
[3]孟军.2016机动能力与需求报告分析研究[R].天津:军事交通学院,2013:50.
[4]美国国防部.2002年国防报告[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132.
[5]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二版:军制学科分册[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318.
(编辑:张峰)
Factors to Be Considered in the Analysis of Strategic Projection Demand
ZHANG Guoquan1, HAI Jun1, ZHANG Youhua2
(1.Joint Projection Department, Military 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 Tianjin 300161, China;2.General Courses Department, Military 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 Tianjin 300161, China)
The demand analysis of strategic projection is of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to the decision-mak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rategic projection power. The analysis of the demand-affecting factors shows that in strategic projection demand, each factor plays its own unique role, military strategy being the decisive one, army attribute the direct one and transportation the basic one.
strategic projection; demand analysis; military strategy; army attribute; transportation condition
2015-10-22;
2015-11-09.
张国全(1974—),男,博士,讲师.
10.16807/j.cnki.12-1372/e.2016.05.001
E234
A
1674-2192(2016)05- 0001-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