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甲装备战备器材储备改革思路探析

2016-01-06刘旭阳于洪敏

装备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刘旭阳, 梁 婧, 于洪敏, 梁 剑

(1. 装备学院 研究生管理大队, 北京 101416; 2. 装甲兵工程学院 技术保障工程系, 北京 100072;

3. 装备学院 装备指挥系, 北京 101416; 4. 中部战区联合参谋部, 北京 100000)



装甲装备战备器材储备改革思路探析

刘旭阳1,2,梁婧1,3,于洪敏3,梁剑4

(1. 装备学院 研究生管理大队, 北京 101416;2. 装甲兵工程学院 技术保障工程系, 北京 100072;

3. 装备学院 装备指挥系, 北京 101416;4. 中部战区联合参谋部, 北京 100000)

摘要针对我军装甲装备战备器材储备改革“为什么改”“怎么改”“改什么”等问题,在分析我军装甲装备战备器材储备改革动因的基础上,归纳了装甲装备战备器材储备改革的目标与原则,从调整战备器材储备标准体系、完善战备器材保障机制、创新战备器材保障手段等方面构想了装甲装备战备器材储备改革思路。

关键词装甲装备保障;战备器材;器材储备

装甲装备战备器材储备是装甲机械化部队“能打仗、打胜仗”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1],其保障效果将直接影响战时装甲装备保障能力的发挥。立足我军装甲装备战备器材储备工作实际,以满足装甲装备作战任务和部队编制体制转型建设需求为牵引,以提高装甲战备器材体系保障能力为目标,积极开展装甲装备战备器材储备改革研究,对于提高装甲战备器材保障效能,探索构建适应基于体系能力需求的装甲战备器材保障新模式,扎实推动装甲战备器材保障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改革动因

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不断深入,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装备保障能力,装备维修保障改革,以及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体系等建设的不断推进,对装甲装备战备器材储备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

军事斗争准备是军队的基本实践活动,是维护和平、遏制危机、打赢战争的重要保证。转变装甲装备保障战备器材能力生成模式,提高信息化条件下装甲装备作战保障能力,是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对装甲装备战备器材保障提出的新要求[2]。为此,装甲装备战备器材储备建设应依据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战略部署,科学确定储备基数标准,调整优化储备布局,构建各战略方向战场装甲装备战备器材储备体系,在新的起点上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装甲装备保障准备。

1.2加强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装备保障能力建设的需要

加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是信息化条件下我军建设的核心任务和发展方向。基于信息系统体系装备保障能力建设,已成为当前我军装甲装备保障的首要任务。为此,装甲装备战备器材储备应由基于型号储备向基于体系储备转变、由专职储备向战保一体化储备转变、由规模粗放向精细适量转变,不断变革装甲装备战备器材储备方式。

1.3适应装备维修保障改革的需要

当前,按照“四合四统”(即:军民融合、平战结合、专业组合、资源整合、任务统筹、力量统用、手段统建、装备统管)和平战一体化的建设思想,我军提出了装甲装备维修保障改革由“基于型号”向“基于能力”转型的新思路,明确了改革维修方式、调整保障任务、调整保障资源、调整保障力量、完成运行机制的主要建设内容。为此,装甲装备战备器材储备建设应根据维修保障改革的实际需求,合理规划储备规模,创新储供管理方式,构建基于各级保障力量任务需求的装甲装备战备器材储供模式。

1.4满足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体系建设的需要

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既是保障对象的客观要求,也是保障主体内在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我军适应新的形势任务要求、提高装备保障能力的必然选择。为此,装甲装备战备器材保障应构建军民联储联供的管理体制,规范军民一体化保障的运行机制,加大以标准化建设为重点的军民一体化保障配套手段建设,统筹军民战备储备资源配置和力量建设。

2改革目标与原则

2.1目标定位

装甲装备战备器材储备改革要以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装甲装备战备器材保障准备为牵引,以科学确定储备基数标准为核心,以调整优化储备布局、构建科学合理的储备体系为抓手,以模块化储备方式为途径,以创新基数组配方法和信息化管控为手段,以军民联储联供为模式,以标准化建设为突破口。实现装甲装备战备器材保障由“基于装备型号配套”向“基于模块配套”转变,由“只储不供”向“储供结合”转变,由“规模型保障”向“效能型保障”转变,不断提高保障效率和效益,全面提升装甲装备战备器材保障能力水平。

2.2基本原则

1) 以作战需求为牵引。立足实战,以作战需求牵引装甲装备战备器材储备建设,紧紧围绕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和作战任务的变化,调整器材储备基数、储备结构和储备布局,创新器材保障手段,确保形成装甲装备战备器材储备与需求的紧密衔接。

2) 基于维修保障需求。新时期部队编制体制调整,对装甲装备维修保障任务区分、维修深度和维修方式提出了改革要求。为此,装甲装备战备器材储备建设要适应形势任务需求,基于不同的维修保障需求确定战备器材基数储备和集装方式,实现战备器材精确高效保障。

3) 坚持体系规划设计。要从装甲装备战备器材储备形成体系保障能力出发,合理区分各级保障职能,衔接各级储备任务,整体筹划储备体系内容,将储备规模与结构、储备基数与器材种类、储备布局与保障手段等联系起来规划设计,使各方面协调配套,增强战储工作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4) 拓宽军民联储联供模式。要充分认识军队和地方在储备管理技术、服务以及仓储条件等方面的通用性和互补性;统筹规划军地储备的建设与管理;完善国家和军队分工负责的储备管理体制;区分职责任务,搞好相互衔接,充分体现军地储备的兼容共享;积极推行“以厂代储、储供连通、市场轮储”等军民一体的储备及保障模式[3]。

3改革思路

装甲装备战备器材储备改革应结合部队装备保障转型建设实际需求,按照“以任务确定能力,以能力确定需求,以需求确定储备”的要求,着力从3个方面展开工作。

3.1调整战备器材基数储备标准体系

1) 建立适应军事斗争准备标准的储备基数标准体系。随着军事斗争通装保障准备的不断推进,各级装备保障机构的任务职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为了使战备器材储备能够满足任务部队装备保障能力建设对战备器材保障的需求,将原来的“大修、中修、小修”三级储备基数标准调整为“部队级、基地级”二级储备基数标准。部队级基数主要保障作战任务部队完成一次进攻作战所需器材,基地级基数主要保障装甲装备保障基地完成修理任务和保障部队后续进攻作战所需器材。二级储备基数标准的建立将大大减少储备费用,提高保障效率。

2) 基于保障任务需求确定储备品种和数量。依据装甲装备保障任务需求,针对装甲装备体系作战和不同任务作战对器材保障能力需求,在借鉴国内外军队作战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仿真等手段,科学确定战时器材消耗规律。在此基础上,品种上主要以储备影响装备主要作战性能即保障装备“能打、能联、能动”和技术含量高、生产周期长、价值昂贵、供应渠道不畅的重要部组件为主;数量上,以战备器材基数标准适应实战要求为前提,确定各保障基地、支撑点的战备维修器材预置储备的数量,确保战时保障的同时,减少战备器材的冗余。

3) 建立与维修力量编组和作业方式相适应的储备模块。随着装备维修体系由“基于型号”向“基于能力”的转型建设深入开展,平战兼容的基于基本保障单元的装备维修保障力量组配模式和维修作业方式将逐步建立完善。与之相适应,装甲装备战备器材及其配套也要分别集装为底盘、武器、光学、电气、指控等保障模块,平时按照模块进行储备,战时根据保障力量编成及维修作业方式抽取相应储备模块组合供应,为战备器材精确保障奠定基础。

3.2完善战备器材保障机制

1) 改革筹措机制。现行的装甲装备战备器材筹措,采用的是军方从生产商筹措零散战备器材后,由军方各组配单位进行基数组配后发往储备单位的方式,不仅加重了部队任务负担,增加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支出,还容易造成战备器材的缺失。因此,应将战备器材组配任务转交器材生产厂家,由厂家在筹措零散战备器材基础上,完成战备器材储备模块的组配任务,并以模块的形式交付部队。

2) 改革储备机制。一是优化调整储供布局。必须着眼不同作战任务、作战对象及战场环境进行储备布局优化调整,形成适应不同任务、不同层次战时抢修需要的多方向储备和针对重点地区、重点方向进行预先准备的重点弹性储备相结合的三级战备器材储备体系,形成上下梯次配置、左右相互支援、整体互联互通的装甲装备战备器材储供格局[4]。战略级以战略腹地后方装备仓库为中心,以战略方后方装备仓库为重点,以国家物流体系和交通运输网为依托,形成集战备器材储供管理、运输投送于一体的综合性战备器材储供保障基地;战役级主要在重要战役方向,以容量规模较大、专业比较齐全、交通条件便利的仓库群为依托,着力提高区域辐射储供保障能力;战术级主要以位置相对靠前、平时保障任务较重的仓库为依托,以部队应急行动战备器材储供为主,着力提高快速保障能力。二是完善战备器材质量管控机制。由于储运环境、储存时限、储存周期以及材料本身性能特点等因素,器材质量在储存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为加强装甲装备战备器材质量管控,提高储备质量和储存完好率,应积极做好以下工作。(1) 完善战储器材更新轮换机制。结合正常装备维修、周转供应和重大军事行动保障,加大战储器材轮换更新力度,拓展战备器材轮换品种,将库存老旧器材与新装备器材适时轮换,使部队装备退役与相关器材处置同步,部队换装与新装备器材储备同步[5]。此外,行将淘汰的装甲器材,能推向市场的,尽量及时销往市场,以便回收资金。(2) 推进战备器材维护保养合同商责任制。发挥战备器材生产合同商专业技术、设备、人员的优势,赋予维护保养战备器材的任务,确保战备器材维护保养的效果。(3) 完善以厂代储机制。在储备方式上,要坚持以军队为主,地方为辅,形成多渠道储存、多方位保障的储备格局。对于价值较高,储存时限有严格要求,以及战区内地方企业生产能力强、市场供应充足的器材,可以选择质优价廉物美,信誉高,实力雄厚,发展潜力大,生存前景好的装备生产企业、科研机构等作为代储基地,在相关法规制度约束下,存储相应装甲器材,变“硬储备”为“软储备”和“活储备”[6]。

3) 改革供应机制。一是理顺供应关系。随着战场装备储供修体系的逐步完善,装甲装备保障部门对战备器材管理职能从原来注重“储”向注重“储供”扩展,这要求我们根据作战需求制订翔实的战备器材供应方案。设计方案时,要充分利用战场后勤保障体系,并理顺战时指挥关系、供应关系等,提高保障效益[7]。二是建立军民联合物流保障方式。实行军地联合物流保障,在器材保障的过程中,当军队自身运输能力不足、供应保障效率低时,借助地方物流配送力量,采取市场化运作方法,实施军地联合物流配送,快速完成器材供应任务,利于实现器材规模化运输,减少部队不必要的投入,提高器材经费的使用效益。

3.3创新战备器材保障手段

在战备器材储备及保障配套手段建设上,要以新的保障任务为牵引,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 编制战备器材身份识别码。从我军现状来看,要实现战备器材的精确化保障、可视化管理,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建立健全合理的器材编码体系和完备的战备器材身份数据库。因此应根据各类战备器材的种类、型号、性能、数量、重量、体积、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原始合同号、分布情况,以及储存和运输条件等建立战备器材身份识别码。

2) 加强战备器材信息管理系统的综合集成。按照平战一体的要求,在系统集成上下功夫,实现周转和战备器材保障信息系统由“分”到“统”的转变,采用统一的体系结构和标准[8]。此外加紧完善信息系统,使其不仅要具备数据存储、处理和传输功能,更要具备分析、决策、控制和战场态势感知能力,为实现信息管理系统与作战指挥系统的一体化创造条件。

3) 推广应用自动识别设备及技术。自动识别设备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无需或仅需少量人工干预即可向自动化信息系统传送数据,应当将其作为实现全资可视化的重要手段推广应用。应该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开展必要的技术攻关,加强推广和应用PDA、射频标签、GIS/GPS和无线传输技术,加强在筹、在储、在运可视化建设,为精确、高效保障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撑。

4结 束 语

立足我军装甲装备战备器材储备工作实际,以满足装甲装备作战任务和部队编制体制转型建设需求为牵引,以提高装甲战备器材体系保障能力为目标,调整战备器材基数储备标准体系、完善战备器材保障机制、创新战备器材保障手段,扎实推动装甲装备战备器材储备改革,是探索构建适应基于体系能力需求的装甲战备器材储备新模式,扎实推动装甲战备器材储备建设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吕洪刚,唐武文.军队战备物资储备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J].军事物流,2014(1):32-34.

[2]杨振西,王丰,李锐,等.基于储备模式选择的战备物资分类研究[J].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15,31(3):62-66.

[3]彭呈仓.区域型战备物资储备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2:55-56.

[4]路胜,冯凯,龚卫锋,等.战备物资储备轮换更新机制初探 [J].物流技术,2007,26(4)109-112.

[5]王丰,姜大力,彭亮,等.军事物流[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102-103.

[6]孟文华,后勤战备物资储备建设浅析[J].中国储运,2014(10):168-169.

[7]王海兰,赵道致.战备物资合同储备合谋防范策略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18-122.

[8]吕洪刚,唐武文.军队战备物资储备应把握的几个问题[J].军事经济研究,2014,35(1):32-34.

(编辑:田丽韫)

Discussion on Reform of Combat-readiness Reserves of Armored Equipment

LIU Xuyang1,2,LIANG Jing1,3,YU Hongmin3,LIANG Jian4

(1. Department of Graduate Management, Equipment Academy, Beijing 101416, China;2. Department of Technique Support Engineering,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s Engineering, Beijing 100072, China;3. Department of Equipment Command, Equipment Academy, Beijing 101416, China;4. Joint Staff of the Central War Zone, Beijing 100000, China)

AbstractTo tackle the issues facing the PLA’s reform in combat-readiness reserves of armored equipment such as “why we should reform” “how to reform” and “what we should reform”, based on the motivation of the PLA’s reform in combat-readiness reserves of armored equipment,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objectives and principles of reform in combat-readiness reserves of armored equipment and proposes the way to reform in combat-readiness reserves of armored equipment from several aspects like adjusting the standard system of combat-readiness reserves of armored equipment, completing the support mechanism of combat-readiness reserves of armored equipment and making innovation in the support methods of combat-readiness reserves of armored equipment, etc.

Keywordsarmored equipment support; combat-readiness materiel; materiel storage

文献标志码A DOI10.3783/j.issn.2095-3828.2016.02.011

文章编号2095-3828(2016)02-0047-04

中图分类号E92

作者简介刘旭阳(1977-),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军事装备管理。

基金项目部委级资助项目

收稿日期2015-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