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达国家军民融合的经验做法与启示

2016-01-06

国防 2016年9期
关键词:军转民国防工业两用

康 悦

发达国家军民融合的经验做法与启示

康悦

内容提要:当今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军民融合发展,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战略举措,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研究分析发达国家的经验做法,对于促进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军民融合发达国家经验启示

作者:康悦,军事经济学院研究生三队学员

当今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军民融合发展,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战略举措,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研究分析发达国家的经验做法,对于促进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发达国家推行军民融合的主要做法

注重顶层设计,确保军民融合发展顺畅高效。一方面,建立高效的军民融合发展领导机构。美国国防工业军民融合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国会、总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及总统科技政策局。为实现国防工业机构的高效协同运行,自1990年以后,美国先后成立了“技术转移办公室”和“国防技术转轨委员会”。前者牵头管理军民两用技术的转移,后者则专门指导与协调军民一体化改革的推行。同时,国防部负责科学和技术的副部长、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负责先进系统与概念的副局长等军地高级官员,专职负责军民融合科技计划的制订、实施和监督,保障了军民一体化的实施效果。俄罗斯促进国防工业军民融合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建立既能承担武器研制计划、生产科技含量高的军品任务,又能在国内外市场上开展两用技术产品的竞争,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最终实现军用产品与民用产品双向互惠互利的军民联合集团。联合集团为俄罗斯国防工业与民用工业融合发展的领导机构,负责计划、协调等有关军民融合的各项事务。俄政府十分重视该联合集团的全面建设,先后在组织机构、生产、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比如,联合各知名研究所、大型工厂和企业、金融、贸易集团等,成立集科研、设计、试验、生产、销售和融资等紧密结合为一体的金融-工业集团。这类集团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极大地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支出。另一方面,制定合理的军民融合发展实施计划。发达国家认为,合理的实施计划是军民融合顺利推行的重要保证。美国在《国防转轨战略》《国防科学技术战略》《国防工业基础转型路线图》等战略规划中,对国防工业军民融合的目标、具体配套的战略部署,以及相关实施计划等都作了详细的明确。这些军民融合的科技计划主要包括技术转移计划、技术再投资计划、军民两用科学技术计划、小型企业技术创新计划、先进概念技术演示计划、利用民用技术节省使用与保障费用倡议、国防部制造技术计划、独立研究与开发计划、技术转化倡议、国防生产法案计划等。在战略部署的过程中,美国始终把发展军民两用技术作为军民一体化的基点,不仅在“一个经济振兴”的一揽子计划里确立了军民两用技术的核心地位,而且强调了加强军民两用技术发展的重要性。美国还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推行军转民技术投资、为民用研究提供经费等具体规划计划;国家鼓励在保密要求范围内,可将国防部的科技情报、技术诀窍等传播给地方政府和民用企业,努力实现国防科技和民用科技的资源共享与双向转移,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协调推进。

注重政策法规建设,确保军民融合发展有法可依。美国自上世纪90年代在《国防转轨战略》中提出“建立既满足军事需求,又满足商业需求的国家技术与工业基础”的军民融合政策后,其国会每年度的《国防授权法》和《联邦采办改革法》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法规,都明确强调要鼓励采办民用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并逐步建立起一个“无缝”的国家科技工业基础。以此为依据,美国国防部先后颁布了《采办改革:变革的命令》《两用技术:一种为获得经济上能承受得起的前沿技术的国防战略》等采办政策和文件,进一步推进军民融合战略的实施。为推动国防工业军民融合的发展,俄罗斯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如1990年颁布的《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国防工业“军转民”法》、1996年制定的《1995~1997年俄联邦国防工业转产专项计划》、1997年将“全面军转民”政策调整为“以武器出口促进军转民”、1998年通过了《俄罗斯国防工业“军转民”法》等,都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国防工业“军转民”的工作及其资金的来源途径。与此同时,俄政府还专门制定了《1998~2000年国防工业“军转民”和改组专项规划》,要求对军工企业进行优化改组,选出生产军品和军用技术的骨干企业,使军工企业数量有所缩减;2001年出台的《2001~2006年俄罗斯国防工业改革和发展规划》强调,国防工业在转型过程中要确保高技术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能力。

注重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军民融合发展持续稳定。发达国家普遍认为,推进军民融合持续稳定发展,必须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监督机制,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贯彻落实,认真履行好检查权、监督权。如在英国,国会、首相及下设的国防与海外政策内阁委员会负责制定国防工业最高决策,国防部、贸易与工业部、原子能总局负责具体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国防部还下设国防工业委员会,负责国防工业发展战略、计划规划和方针政策等重大决策的发布与检查,协调国防工业科研与生产中的军政问题和军民问题,并向议会和首相提出国防工业改革与发展建议。贸易与工业部则直接管理航天中心、电子与工程局工业航天委员会、车辆与矿务局和舰船建造局等国家经济部门。这些部门既在职能行使上互相配合,同时又在权力运行上互相制约,从而加强了军民融合体制中的内部控制与互相监督。

发达国家军民融合做法对我国的启示

应高度重视军民融合政策法规建设。从发达国家军民融合发展的实践来看,完善的法律条款和政策措施,在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长期以来的体制机制约束既不利于军工企业市场地位的确立,也不利于民营企业进入军事领域。因此,国家应从宏观层面制定法规政策保障军民融合有序推进。如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完善准入许可、保密、投资、标准化、产品认证,以及技术、产品、生产定型等法律制度,尽快给予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科研和生产的合法身份;制定两用项目经费预算、人才培养方案等,支持军事工业实现军事专用项目向军民两用项目的转变;颁布《国防采购法》《国防科研生产法》,制订“利用民用高技术提升国防科技工业基础能力”的相关法规,修改现有的军品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允许涉及军品的知识产权所有权和使用权适当分离,等等,以完善的政策法规确保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向预定目标推进。

应合理确定军民融合的产业和技术。发达国家军民融合的实践表明,在航空航天、通讯技术、电子信息、先进材料、飞机船舶等适合军民两用需求的产业和项目领域,更适合推行军民融合政策,更容易取得突破和实现双方的最大效益。而缺少民用需求、极具军工专业性的国防产品,强工艺高机密性的军事专门领域,以及大型复杂武器系统的组配和总装产品,都不太适合推行军民融合。因此,我国要实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合理确定军民融合的产业和技术,提高军民融合的质量效益。

应努力加强军民企业间的互动合作。在有国家法规政策的支持和合适产业技术领域的选择之后,国防军工机构和企业则需要加强与民间科研机构、企业等之间的互动合作,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推动军民融合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当前,很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中心等单位,在自主创新能力上都有突出表现,但由于军民之间体制分离的壁垒,这些民用机构往往很难参与到军用产品或军民两用高技术项目的研发中去;即便参与了,也呈现出与国防科研机构重复立项、重复投资的状况。因此,应积极构建军民科研机构、军民企业之间的沟通机制和交流平台,促进军工科研院所与高校、企业互联互动。要重点开发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利润率高及市场发展潜力大的军民两用产品,进一步提升军民两用高新技术的创新水平。同时,还应重视军民两用高新技术成果的双向转移,扩大军民两用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要增强高新技术军民转移的意识和观念,努力形成有利于军民两用高技术转移的网络系统,充分利用军民两用技术的优势,真正做到既能将军用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又能将民用技术成果转化为战斗力,探索走出一条军民高新技术融合发展的道路。

[1]杨志坚.协同视角下的军民融合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04):99~102.

[2]牛振喜.各国军民融合的历程及我国军民融合的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3):124~125.

[3]杜兰英,陈鑫.发达国家军民融合的经验与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3):126~130.

[4]舒本耀,谢文秀,王珍.关于军民融合思想的几点认识[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10(05):1~5.

(责任编辑:孙永钰)

E25

A

ISSN1002-4484(2016)09-0036-03

猜你喜欢

军转民国防工业两用
晴雨天两用鞋
美国国防工业供应链对外依赖情况
美国巩固提升国防工业供应链能力的举措及启示
互联网的产生对技术军转民的启示
药食两用说食姜
军转民项目运作风险与强化风险管理的策略
以“肥”杀虫 药肥两用 一举多得
试 着
要增强“军转民产品”的品牌意识
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军转民大赛专家研讨会暨赛程说明会在多地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