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抓关键环节创新驱动后备力量建设军民融合发展
2016-01-06刘士胥
刘士胥
以抓关键环节创新驱动后备力量建设军民融合发展
刘士胥
内容提要:推进后备力量建设军民融合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军队与地方的关系,充分发挥好“双重领导”体制的优势;正确处理“市场”与“战场”的关系,谋求经济效益与军事效益的有机融合和良性互动;正确处理重点与一般的关系,以重点工作的突破牵引整体建设的提升;正确处理机关与基层的关系,始终把工作的落脚点放在提高基层建设水平上。
后备力量军民融合改革强军创新驱动
作者:刘士胥,北京卫戍区参谋长,大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后备力量作为寓兵于民的武装力量,推进后备力量建设军民融合发展,是贯彻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的重要出发点和着力点。必须认清特点、把握规律,以抓住关键环节创新驱动后备力量建设军民融合发展。
一、正确处理军队与地方的关系,充分发挥好“双重领导”体制的优势
“双重领导”是党对后备力量领导的一项基本制度,既是后备力量建设的特有优势,也是后备力量发展的根本保证。一要摆正位置,自觉服从领导。把尊重、服从本级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作为一条重要原则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地方军事机关、预备役师(团)要坚决克服“级别相当,平起平坐”的自大意识,树立军事部、兵役机关的职能部门思想,认真执行地方党委、政府的有关指示;克服“军事与地方工作两条线、人武系统的干部地方管不着”的片面认识,避免你干你的、我干我的,各行其是、脱离领导;克服“唯唯诺诺,没有主见”的盲目服从思想,善于提出创造性、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以利地方党委、政府更好实施对军事工作的领导。二要请示报告,主动争取领导。及时向地方兼职领导报告上级军事机关的重要指示;各级开展的重大活动,要事先主动请示汇报,组织实施中请第一书记、第一政委和国动委主任参与指导;后备力量建设的重大问题,要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建议,为第一书记、第一政委和国动委主任决策提供依据;年度工作总结和部署,要及时请示报告;要充分利用军事日活动和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时机,强化地方各级党政领导的军事职能意识。三要规范机制,坚持制度领导。坚持党委议军、双向兼职、国动委例会、党管武装工作述职等制度,把武装工作纳入年度实绩考评的重要内容,把平时一些有效的做法形成制度规范,不断提高工作的质量效益。四要加强研究,创新“双重领导”。“双重领导”的特点,要求军事部门在做出重大决策安排时,既要考虑上级军事机关的部署,又要考虑同级地方党委、政府的意见,在此基础上确定工作思路。应当看到,贯彻军民深度融合战略,为落实双重领导、强化党管武装提供了条件、拓展了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加以研究和探索。比如:在私营、外资及合资企业中如何落实党管武装等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在制度上完善。
二、正确处理“市场”与“战场”的关系,谋求经济效益与军事效益的有机融合和良性互动
新形势下的后备力量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适应“两场”需求,应对全新挑战,关键在提高认识、增强信心,出路在深化改革、做好“融合”大文章。要以“双向性”来思考谋划后备力量改革与建设:既考虑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中心,又考虑军事需求,增强后备力量的战斗力;既考虑战时需要,又考虑履行好平时职能,从军民融合中得到能量交换和补偿,从市场与战场结合点上寻求双赢之道、发展之路。一要把后备力量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当前,后备力量建设整体质量还停留在人力密集型、数量规模型的层面上,兵员结构、武器装备等与社会面临的安全威胁和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相比,都有较大距离。要利用在地方兼职参加各种会议的机会谏言献策,将后备力量建设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盘子”,把兴地富民与兴武强兵有机融合起来,真正做到加强经济社会规划建设不忘后备力量建设安排部署,完成经济建设任务不忘完成后备力量建设任务,增加经济建设投入不忘增加后备力量建设投入。二要在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中积极贯彻国防需求。把军事需求科学融入经济和社会发展之中,积极构建“军事机关提需求、国防动员部门搞协调、政府部门抓落实”的运行机制,开阔视野拓宽“融合”思路,把军事斗争动员准备的基础性、积累性建设抓紧抓好。同时,在城市建筑、公路民航、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充分考虑军事需要,尽可能赋予其军事功能,努力做到一笔投资,获取平时、战时两种效益。三要乘地方经济建设发展之势,全力推进后备力量建设改革。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势头迅猛,经济转型加快,为后备力量建设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物质基础和发展机遇。后备力量建设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唯有确立军地联动、借势发展的思路,充分借助本区域资源和人才优势,纳入本区域整体规划、同步发展,才能不断提升建设的质量效益。四要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用兵练兵强兵。这既是发展生产、增强综合国力的现实需要,也是新形势下抓好后备力量建设的有效途径。要以经济社会建设为平台,以单位岗位需要为载体,以提高能力素质为目的,结合军事需要锻炼队伍,增强战斗力,尤其要敢于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锻炼和摔打队伍。
三、正确处理重点与一般的关系,以重点工作的突破牵引整体建设的提升
后备力量建设面临的任务重,涉及面宽,必须抓住对全局有重要影响的工作,以实现纲举目张。要抓好党管武装这个关键,打牢思想和组织两个基础,提高后备力量快速动员和遂行参战参建参治多种任务的能力。预备役部队要突出抓训练和管理,民兵工作要突出抓基层“三落实”,国防动员工作要突出抓平战结合、应急应战一体化建设,参建工作要突出抓成建制活动和规模效应,国防教育要突出抓普及、抓深化,兵役工作要按照“选好入伍的、服务好在伍的、安置好退伍的”要求突出抓好兵员质量提升。各地区、各部门必须从实际出发,把一般和个别、共性与个性、上情与下情、借鉴与创新很好地结合起来,学别人的经验,走自己的路,选自己的突破口,确保工作有持续生机和自身特色。
四、正确处理机关与基层的关系,始终把工作的落脚点放在提高基层建设水平上
把基层建设工作落实好,既是后备力量建设的关键所在,也是各级机关的基本职责所系。一要正确处理机关与基层的摆位问题。认识的深度,决定工作的力度。只有认清机关与基层的关系,才能进一步增强抓基层的力度。对于后备力量,抓基层就是抓民兵预备役部队营(连)建设、抓区(县)人武部和预备役师(团)建设。首先,机关的根本职能是“指导基层、建设基层、服务基层、保障基层”,把自身的职能定位准了,抓基层建设的思路就宽了、自觉性就高了、能动性就强了。反之,如果脱离基层建设就自身而抓自身,那么,机关建设抓得再好基层建设也难收预期之效。其次,基层是机关的一面镜子,基层的状况直接反映领导机关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如果基层建设搞不好,机关再强也没有意义。两者是相融互联、良性互动、辩证统一的关系。也就是说,抓基层必须首先强机关,强机关是为了更好地抓基层。再次,衡量军事机关建设的成效大小、质量高低,要以后备力量整体战斗力的提升为标准,抓机关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练好内功,提高抓基层的能力,以机关自身建设的提升,促进基层建设的发展。为此,机关在抓自身建设时,要找准影响和制约后备力量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突出问题,在机关自身查原因、找教训,研究克服机关存在问题的办法,使机关建设得到加强、基层建设得到跃升。二要正确处理强机关与抓基层的科学指导问题。提高抓机关与抓基层建设的整体效益,既取决于领导机关投入的人力、财力和精力,也取决于对机关和基层固有特点的研究和把握,只有遵循机关和基层建设的特点规律实施科学指导,才能把机关和基层的全面建设搞上去。一方面,领导机关要以主要精力抓好基层建设。要把领导干部从上层活动和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把机关干部从繁杂的事务工作中解放出来,做到领导的精力向基层集中、机关力量向基层着力、财力物力向基层倾斜,把有限的力量科学地组织和运用起来,形成党委抓总、力量合成、齐心协力抓基层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要结合区域实际,创造性地抓好基层各项工作落实。把上级的指示精神和基层的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从上情和下情的结合上确立自己抓落实的思路,从基层建设的系统性、长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出发,对基层建设实行整体规划,克服基层建设上的短视行为。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基层建设现状调查,深入一线解剖“麻雀”,真正把基层的现状摸清楚。要选择一些不同类型的基层单位,着重研究后备力量基层建设如何与地方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政权建设配套协调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共存的条件下如何搞好基层组织布局和编组,如何在适龄青年外出打工经商大流量、多流向的情况下搞好后备兵员的储备与管理,如何在军事斗争准备和经济建设的结合点上推进后备力量建设等问题。通过上下共同努力,研究问题的症结,拿出解决的对策,切实抓好落实,从而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求得基层建设的全面进步,实现后备力量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责任编辑:徐永汉)
E289
A
ISSN1002-4484(2016)09-0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