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薇薇安·迈尔摄影史上的奇才她却是一个保姆

2016-01-06

时尚北京 2015年12期
关键词:薇薇安迈尔芝加哥

这段时间,一位生前默默无闻的摄影师薇薇安·迈尔突然非常红,网络上到处都是她的作品。很多人看了她的照片后,都说她的镜头很有感染力,触动内心深处。

然而薇薇安·迈尔是谁?

如果我跟你说,她是个保姆,你是不是要惊讶地张大了嘴巴。是的,她真的是保姆。保姆这份工作,是她在现实世界里的谋生手段。

然后她是一个隐秘的摄影大师。只是生前无人知晓。她常常通过一个禄来相机看世界,在芝加哥、纽约等城市的街头捕捉了成千上万个生动的瞬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芝加哥街头,她可能只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妇人。她从未把照片展示给人看过,甚至自己也未览自己拍摄之全貌——她去世后留下了数以万计的未冲洗的胶卷。

不管怀着何种感情认识她,认识她作品的人,都没有吝啬他们的溢美之词,有人更是称:她的出现,改写了摄影史。

她也生而逢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物质追求空前繁盛,经济繁华背后的社会氛围却令人窒息,温情与自由情怀是其中隐蔽的伏线。薇薇安的影像成为一面千棱镜,让美国在其中重新审视半个世纪年前的自己,因了她的影像无所不包。

她巧妙地从街头构架着整个城市,无论是芝加哥还是纽约:拥挤的街道小巷,夫妇怀抱一个沉睡的儿童,沉寂的夜色中身着白色礼服裙的一个年轻的背影,在城市街头中骑马信步的男人,在电车上睡着的一对相互依靠相濡以沫的夫妻,手持雨伞叼着烟斗走过的行人,街头艺人,甚至橱窗里透出的一双男人的脚……她一生的黑白和彩色照片成千上万,被锁在一个废弃的存储单元,只透露她去世前的时代风云、城市表情和众生相。

她虽已离世,但人生的传奇刚刚开始。是一个年轻人约翰·马卢夫让世界认识了薇薇安,让她的那些有关上世纪50到70年代芝加哥等城市的街头的珍贵图片流传于世,令人们啧啧称奇,微博上有人称其“张张都感人”。

而人们纷纷好奇是怎样的一个人可以拍出这等大师式的作品。而她本身就像是个谜,就像她拍摄的对象也是谜那样。借助互联网和明察暗访,从讣告中收集线索,与民政事务总署和她服务过的家庭接触,有人顺藤摸瓜,成功地将薇薇安的零散事迹拼凑成了她传奇般的人生并公开发表。

看着那些被埋没半个世纪的精彩照片,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几近一流的构图,不得不为其在生前从未发表而感到遗憾。难以想象,薇薇安在坚持拍摄的同时,享受或是忍受着多深的孤独。也有人忍不住问,究竟世界上还有多少个薇薇安·迈尔?如果没有互联网,这样的东西是否仍然有机会被重新认识?还有,谁说天下没有怀才不遇之事?

她祖籍法国,一九二六年生于纽约,年少跟随母亲居住在法国,一九五一年返回纽约。五年后,她搬到了芝加哥,是这个城市众多保姆中的平凡一员,为很多家庭当了近四十年保姆。

她的童年不知道发生过什么。但你可以猜测到,她一定受到过巨大的伤害。这种伤害是她的苦难,也是她的财富。因为她从苦难开出一朵璀璨的花。

带着法国口音的她,流浪在芝加哥,那里既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她开始拍摄城市的街头。在平时的休息日里,常会带着她的禄来双反相机在各个街道上漫游,随时拍摄那些环绕在她身边的生活瞬间。她所服务过的家庭说她“很隐秘地”去拍,并没有与他人分享过她的照片,也一直没有将自己的照片冲印出来。

根据一家她常去买底片的相机店主的说法,虽然她说话坦率,但却让人有距离感;非常喜爱欧洲电影,对美国片不屑一顾。从薇薇安的自拍像中,可以看出她的自傲与自信,她从未对着镜头做忸怩或亲昵之态,总像一个旁观者那样拍摄自己。大部分时间她穿一件男士夹克、男式皮鞋,戴一个大帽子,不停地拍照。人们推测她是一个社会主义者、女权主义者、电影评论家。电影是她的最爱。

她的房间里有堆到天花板的报纸,她有剪报习惯,多数收集的是凶杀案等社会新闻。她极其憎恨男性。有个男人因为担心她会从树上掉下来而伸出双手,她以为这个男人想要侵犯她,于是将他打得脑震荡入院。

她当保姆的时候,从来不允许别人擅自进入自己的房间,因此她都会给自己的房间上两道锁。她的家族成员都很神秘,她一生未婚,没有子嗣,她自称是间谍。

但她不是一个彻底与社会隔绝的人,从她的镜头里可以看出她对雇主的依赖,对雇主家小孩的爱。而她对报纸、尤其是对社会版关于犯罪的各种报道的偏执恰能暗示她歇斯底里背后所承受的残酷人生真相。John追溯她的足迹并不是怀揣恶意八卦的行为,而是试图让人们从回顾中了解和洞悉她奇怪个性下的令人同情的缘由。而这样一颗或许曾经遭受过创伤的心,还对这个世界和复杂的人性怀有极大的热情,并用她度别的眼光记录下来,不为名扬一世,只求懂得欣赏自己照片的人与她共同分享她眼中,镜头下的世界。

她说自己是一位不吭一声的漂游者,漫无目的的记录者,她一个人自信地游走街头,闲庭信步,又信手拈来。她拍下城市里人们有趣的一面:脆弱的,高贵的,垂头丧气的,骄傲自满的,纤弱的,敦厚的各种各样的面孔。但她是一个注重隐私的人。

一个矛盾而敏感的人,在囚囿封闭于自我世界的同时,也用一种独特的方式以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观察这个世界,并且用自己的方式在与它保持微妙距离的同时,接纳它,欣赏它。

她让人想起了文坛巨匠张爱玲。

二零零九年的四月,她在一家疗养院去世,去世前身边并没有亲人。帮她在报上刊登讣文的是三个她当保姆时照顾过的小孩。可以说,她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一个个陌生的家庭和街头。

人们都用“amazing”等这样优美的词形容她。的确如此,刻意让自己神秘化的Maier,拒绝家史羁绊的Maier,一个独立特性的Maier,一个神奇而美妙的人,一个摄影史上的旷世奇才。

人们在看她照片的时候,感觉就像读了一行诗,想读第二遍。

猜你喜欢

薇薇安迈尔芝加哥
薇薇安·迈尔:隐藏在保姆身份下的摄影师
你只是没有赢
芝加哥建筑双年展
抬起芝加哥
“创造历史”——2017芝加哥建筑双年展
“老外”也来关心下一代啦:迈尔文先生的“快乐英语大课堂”
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