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次沂蒙行

2016-01-06玉栋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5年10期
关键词:红嫂沂蒙临沂

玉栋

1

今年春夏之交,我到过一次临沂。朋友自驾车,拉我转了一圈临沂城,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那是一个阴天,汽车拐上滨河大道,宽阔的沂河有些烟波浩渺的味道,几只白色的水鸟掠过水面,朝远处那排壮美的橡胶坝飞去;岸边,公园整洁漂亮,绿草翠树,雕塑和奇石交相辉映;对岸,林立的高楼,鳞次栉比,直入云霄,它猛烈地撞击着我固有的经验和观念。

这是临沂吗?是那个著名的革命老区吗?

望着车窗外一幢幢几十层高的新型大楼,望着宽阔而笔直、干净得如同让水刚刚冲洗过的柏油马路,我不禁自问。

天阴沉沉的,却无论如何也阻挡不住对一座新型都市在气势上的感叹。现实中的临沂绝不是你头脑中的临沂了。

这是一座重商的城市,商贸物流业发达。在临沂商城,我被它巨大的规模所震撼。商城内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只能用昌盛繁荣来比喻形容才显得贴切恰当。朋友介绍说,临沂商城有“一二三四”之说,它的经营人员达10万多人,每天进入市场交易的达20多万人,围绕市场搞服务的达30万人,搞加工的有40万人,通过这一系列数字,其繁华程度可见一斑。然而,到今天这个程度,临沂商城经历了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它由“地摊式农贸”、“大棚底商贸”、“专业批发市场”、“专业批发城”,发展到现在的“现代物流城”,它在不断地规范自己,也在不断地寻找自己。它的发展变化,折射出了整个国家的发展和巨大变革。

在中国书法城设计大气的拱门下,我们停下来。这是一个开放式的公园。整个公园紧傍沂河,别致匠心,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的珍贵墨迹被永恒地镶嵌在姿态各异的石头上,从甲骨文、铭文、大篆,一直到当代书法名家的作品,俨然是一部摆在人们面前的书法艺术史。每一块石头前都有游客或市民驻足观赏,或轻轻点头,或窃窃私语,或沉思冥想,这里的人们对书法艺术有一种先天性的热爱。不要忘记,这里可是王羲之和颜真卿两位书法巨擘的家乡啊!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当吃喝不是问题的时候,生活环境的重要性就突现出来,这里有山有水,有漂亮的公园绿地,更有让人们心里自豪的历史文化名人。

在城市的中心,我们来到一个非常宁静的地方。松柏间,鸟儿的几声鸣啭,跟墙外的喧嚣和繁华形成鲜明的对比。我惊诧于在城市的繁华地带,竟然有这么一片静谧而肃穆的园林。

这里是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是华东地区最大的革命烈士陵园。45米高的五角灯塔式革命烈士纪念塔上,毛泽东题写的“革命烈士纪念塔”七个大字,金光闪耀。在纪念塔的周围,有粟裕将军骨灰撒放处,还有罗炳辉和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汉斯·希伯等烈士墓。陵园北边,宫殿式烈士纪念堂内,烈士事迹浮雕和镌刻着61813位烈士英名的石碑更是令人沉思敬仰。园内的堂、塔、亭、廊、馆、墓,以及这些碑文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时刻提醒着你,这里曾经是一片红色沃土。

在繁华和宁静之间,我感受着这个革命老区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

2

盛夏季节,我随山东作家采风团“寻访抗战故地”,再一次来到临沂。我们在菏泽单县,从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那段浴血的岁月里,看到了革命环境之恶劣,抗战条件之艰苦;我们在枣庄,从台儿庄战役跟日本侵略者正面的交锋中,目睹了抗日战争之残酷,抗日战士之英勇;我们又来到临沂,是为了感受沂蒙红嫂的光辉精神的。

这一次,没进临沂城。汽车沿着崎岖的盘山公路,开往沂蒙山的腹地。沿途的山村整齐又漂亮,山坡上种满果树,到处都是青山绿水。

汽车直奔沂南县常山庄——沂蒙红嫂纪念馆所在地。这个全国著名的红色村落,四面环山,风景秀丽,一排排石头房子,掩映在蓊郁高大的树木之中,整洁而庄重。这是我们本次沂蒙寻访的目的地。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常山庄,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却显得那么意义非凡。

七十多年前,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在我们的土地上肆意蹂躏。为了拯救危难之中的民族,中华儿女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抛头颅洒热血,演绎出了一段抗击侵略者的壮美的民族史诗。但当时革命环境和条件之艰难,是如今我们所无法想象的;抗战爆发后,毛泽东审时度势,派党政军进驻沂蒙山区,开辟沂蒙抗日根据地。于是,沂蒙山区将帅云集,率领子弟兵与人民群众共同经历了生死考验,结下了深情厚谊。沂蒙红嫂正是人民群众中一个突出的集体,她们所展示出来的智慧和勇气,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普通百姓,在民族存亡之际,所展示出来的那种可歌可泣、无私无畏的牺牲精神。

“山东的中心在沂蒙,沂蒙的中心在沂南,沂南的中心在常山。”战争时期,沂南是山东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有“小延安”之说,是沂蒙精神的重要发源地。而常山庄,正是红嫂精神的诞生地。沂蒙红嫂是一个伟大的群体,她们给八路军缝军衣、做军鞋、摊煎饼、救伤员、传情报、抬担架,为抗战胜利做出了无私奉献和巨大牺牲。“沂蒙红嫂”明德英、“沂蒙母亲”王换于正是她们中的优秀代表。明德英用乳汁救活了八路军伤员,王换于创办战时托儿所,抚养42名革命后代……她们的光辉形象,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已永刻在后人心中。

讲到感人处,讲解员声音哽咽,我也眼含热泪。她们的情感是多么朴素真挚。她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她们为了什么?实际上,就是因为跟共产党八路军亲呀,她们从心里觉得,共产党八路军是可以依托的。正如著名的歌曲《沂蒙颂》所唱的那样:“蒙山高沂水长,我为亲人熬鸡汤,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愿亲人早日养好伤,为人民求解放……”这种鱼水深情,让我感受颇多,我们看到了群众的力量是多么巨大,民心是多么重要。

抗战的胜利,是离不开人民群众的。

3

今年的两次沂蒙行,给了我不同的感受。第一次,我目睹了今天沂蒙老区的繁荣和人们生活的殷实。第二次,我看到沂蒙的山乡巨变的同时,感受到了沂蒙人的善良淳朴和牺牲精神。

饮水思源,繁华的城市和今天人们的幸福生活,是当年无数先烈用信仰和生命换来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临沂人民在那段腥风血雨的岁月里所做出的巨大牺牲,他们获得今天安静祥和的生活是应该的。现在,光用“纯朴”、“实在”这些词来形容沂蒙人就远远不够了。正如我第一次来临沂时所看到的。在这和平岁月,在这发展经济为主导的社会,沂蒙人同样做出了不凡的业绩。勇气、魄力、智慧、胆识……这些都属于勤劳的沂蒙人。

历史不会忘记,那些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过贡献的英雄先烈;也不会忘记,这些为国家的发展腾飞,为建设伟大的民族事业正在勤劳奋斗的人民群众。

猜你喜欢

红嫂沂蒙临沂
韩国汉诗中的沂蒙历史名人形象研究
临沂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临沂利信铝业有限公司
描绘红色沂蒙新画卷
山东临沂:铁腕治污,久久为功
逾100克拉的“巨钻”临沂出了5颗
沂蒙妈妈与八路儿子的母子情
结合新的时代条件 弘扬光大沂蒙精神
“红嫂”故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