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变“课程” 内涵须提升
2016-01-05王星
王星
大多数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开发的主要途径是把原来的兴趣小组活动提升为校本课程。这样的开发比较省时省力,也便于学生接受。然而,仔细考察这些由兴趣小组活动演变的校本课程,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所谓的校本课程不过是兴趣小组换了名字而已,缺乏内涵的提升,自然也就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因而,要想真正让“活动”变成“课程”,就必须按照课程的要素需求,在内涵提升上花大力气、下真工夫。
抓顶层设计,让校本课程成为完备体系。
以往学校开设兴趣小组活动,主要取决于教师素质,兼顾学生爱好,往往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聘请专家担任学校课程整合顾问,邀请多位专家到学校作报告、搞调查,从顶层设计入手,出台整合方案,逐步完善了学校课程体系。校本课程从学生需要出发,挖掘学校教师资源、邀请社会力量加入,不仅有活动课程,还有生活技能课程、德育课程等,而且呈现出层次性,更加适合学生发展需要。
抓目标叙写,让校本课程适合学生发展。
目标就是方向,就是所要达到的结果。兴趣小组活动中,目标往往是模糊的、不确定的,而且大多关注知识与技能层面,缺少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描述,难以考察和操作。我校花了一年多时间研究课程标准,完成了国家课程的目标叙写任务,各学科都撰写出了学科规划、课程纲要、教学设计等系列文件。在此基础上,校本课程立项审批中,要求每位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必须提交课程纲要,没有的或者审核不通过的,不予立项。在课程纲要中,目标叙写是最重要的内容,也是审核的重点。目标叙写应该从学生角度出发,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有机融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出来。目标叙写除了对本学年、本学期的目标进行表述,最好能够针对某一课时的内容进行具体表述。
抓内容整合,让校本课程更加贴近实际。
传统的兴趣小组活动,其内容往往是教师规定的,有时候多年不变,不能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经过教学实践的不断完善,努力呈现出层次性,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我校教师开设的基础书法课程吸引了五十多名学生参加,这些学生中有刚接触书法的二年级学生,有已经学过一两年的三四年级学生,也有学习多年的五六年级学生,还有的学生在校外参加过书法培训。针对年级不同、基础各异的实际情况,教师采取了分层教学的方法,依据学生基础,把学生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学习内容。同一节课上,学生们有的练习基础笔画,有的练习偏旁部首,有的练习章法布局,还有的练习隶书、行书。这样一来,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做,不至于“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
抓课程评价,让校本课程真正“落地生根”。
兴趣小组活动中虽然学校对各小组、教师对学生都有评价,但是这些评价往往是不全面的、互不相关的。校本课程的评价应该是一个完善的体系,既有学校对课程的评价,也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既有定性的评价,也有定量的评价,还应该是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我校每学年初,教师提交课程纲要,学校组织评审委员会对申报的所有校本课程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校本课程进行公示、组织学生报名。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安排专人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学年终了,各校本课程提出验收申请,学校组织人员进行验收,或是现场展示,或是材料展示,验收合格的,下一年度优先审核,验收不合格的,下一年度不予立项。各校本课程教师对参加学习的学生进行评价,评价注重过程、态度,也关注学习成果,更关注学生的发展变化。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