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建设中的不等式
2016-01-05向前
向前
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实施以来,十三年校本课程开发走过了艰辛、迷茫,取得明显的阶段性进步。教师课程意识增强、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得到提升;形成了一些特色课程、增强了学校课程的选择性与适切性;学生的兴趣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自主学习愿望增强。
反思十三年校本课程开发历程,仍然有一些重要问题值得深人探讨,这些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将影响到学校层面课程建设的整体水平与质量。本专题围绕十三年来我国校本课程开发一直在努力且仍然难以处理好的三个基本问题,即为谁开发、谁来开发、怎样开发,略作分析讨论,希望为我国学校课程发展提供参考。
笔者作为一名基层教研员,在各校调研时看到许多有价值的校本课程,同时也看到不少似是而非的校本课程。究其原因,是学校对校本课程的认识仍然存在着一些误区。厘清这些误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校本课程、更好地开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以师为本
校本课程的本质含义是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可在实践中,有的学校为图方便,将校本课程异化为教师本位课程,即不考虑学生实际需要,仅仅根据教师个人特长去开设课程。
教师是校本课程重要的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校本课程可以忽视学生的需求。学生的兴趣与需求才是校本课程的出发点。许多教师认为十分重要的课程,学生或许就不以为然,例如某校开发的“宜昌名人”课程就应者寥寥,而“玩转空竹”就大受学生欢迎(空竹是宜昌本地盛行的一种简易健身器具)。
因为教师在开发课程时,首先想到的是“有意义”,而学生在选择一门课程时,首先考虑的是“有意思”。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处理“有意义”与“有意思”的关系,有的课程就会成为教师的一厢情愿。这就背离了校本课程的初衷。
我们必须坚定一个信念:校本课程必须以生为本,建立基于学生个人兴趣与成长需求的校本课程体系。
首先,做好学生课程需求调查,以此为根据确立学校校本课程框架;其次,将学生需求与学校课程目标进行统整,列出学校校本课程清单,如个别课程学校没有能力与条件开设,可借助社会资源;再次,举办课程超市,由学生自主选课,未达到规定人数的课程自动停开,形成校本课程的市场竞争机制;最后,每学年进行校本课程满意度调查,从学生和家长满意度两方面进行调研、反馈与评价。
校本课程≠技能训练
校本课程是基于学生需求且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作为课程,它必须承载一定的课程价值,尤其是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有其独特作用。在实践中,有的学校将校本课程简单化为技能训练课堂,技能训练是校本课程的一个载体,但绝不能成为校本课程的全部。
笔者在调研时发现,学校开设较多的是技能训练项目,例如十字绣、折纸、剪纸、篆刻等。学生通过一学期或一学年的学习,掌握了一门技能,做出一些作品,然后在校本课程开放日集中展出,以示学校校本课程成果。这样做无可厚非,但如果教师开设这门课程的最终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技能,那就是因小失大了。因为,校本课程的终极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掌握一项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这项技能的培养去促进人的发展。
同样是“打陀螺”,笔者所见到的大多数做法是:学生买来陀螺,教师教学生打陀螺。而日本的做法是:让学生分析陀螺用什么材料制成,请学生自己去寻找合适的木材并自己制作加工一个陀螺,把陀螺带到学校和同学一起玩,分析哪些陀螺做得好或不好,找到原因再返工,最后举办一个打陀螺大赛。同样是一项技能,后者的做法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由于技能训练的成果易于显现和检测,我们也更倾向于开设此类课程。但我们切不可忽视,甚至无视一些内隐能力培养的课程。例如,时间管理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时间,这种课程的成果很难物化,但对学生终身发展都是有巨大意义的,但很遗憾,笔者很少看到此类培养内隐能力的课程。
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校本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发展人。
所以,要建立基于学生发展的课程观,改进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学习方式、评价办法;引导教师将自己的每项技能训练赋予课程的元素与内涵,让教师充分意识到技能训练只是载体,更大的课程价值在于通过这项训练发展人;学校克服功利心态,多开设一些培养学生内隐能力的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教材
笔者在参加学校教学工作检查时,学校领导在介绍校本课程成果时,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开发了多本校本教材。更有甚者,有的校本课程,教材编得十分齐备,但学生访谈中却发现该课没怎么上。
长期以来,部颁课程均有教材,以致于校本课程开发中,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要组织教师编写教材,学生人手一册教材。教材固然是课程的元素之一,但我们一定要看到校本课程的特殊性。校本课程的生命力就在于贴近不同地域、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个性化需求突出,由学校统一组织教师编写某门校本课程教材,未必能适应本门课程的实际需要;而要每位教师都编写教材,未必每位教师都具备这样的能力,还大量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同时,更重要的是,校本课程必须以学生活动为主,以学生体验为主,以学生动手为主。我们不能将校本课程办成“我讲你听”的讲座,也不能办成“我做你看”的剧场,而应该让其成为学生体验、互动、创造的活动场。因此,教材是否人手一册,不能成为校本课程是否成功的标准。
我们要明确一个观点:校本课程是应学生发展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而生的,教材不应是束缚,成长才是关键。
应对策略:建立以学生成长为核心的校本课程考核机制。教师可以编写教材或讲义,也可以采用课程纲要、教学简案、专题提纲等灵活方式来整合各种课程资源;有的课程学生可以人手一本教材,有的课程学生也可以不需要教材。学校在评价校本课程效果时,要关注教师的教学资源整合情况,要关注校本课程的上课情况,要关注学生通过校本课程学习后的增量情况。
(作者单位:宜昌市西陵区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