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技术手段在多校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16-01-05叶俊锋

青春岁月 2015年24期
关键词:多校区技术手段教育管理

叶俊锋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高等教育和高等院校的规模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高校间的合并和划转使得多校区大学这种新的教育组织不断涌现。多校区教育管理问题尤为突出,各大高校都在努力改善管理手段,寻找适当的技术手段在不同场合进行有效的管理。本文旨在研究新型技术手段如何在多校区教育管理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技术手段;多校区;教育管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高等教育和高等院校的规模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高校间的合并和划转使得多校区大学这种新的教育组织不断涌现。与单一校区的大学相比,多校区大学在校区数量、办学规模、学科布局、校园文化与领导结构上都体现出更大的复杂性。多校区教育管理问题尤为突出,各大高校都在努力改善管理手段,寻找适当的技术手段在不同场合进行有效的管理。

一、多校区形成的背景

1、高考不断扩招,学生日益增多

自从高考改革以来,高考招生经历了数次扩招,高考考生数量逐年增加。各大高校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扩大学生基数,学生人数日益增加。高校从精英化教学转向大众化教学,从金字塔尖逐渐成了金字塔底部。经过高等教育的熏陶,大力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科学素养,从而让人民群众有了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的欲望。在上一代看到了教育带来的好处后,更让子女争取更多的教育机会。

2、高校在建设过程中都追求“高大全”

高校在学校建设上都有远大的志向,追求多学科并举。各高校的办学目标都往综合性大学靠拢,目标一般比较高瞻远瞩。教育部对高校的硬件设置有严格的要求,通过评估的手段,让高校自觉建设大面积的新校区。另外,各大高校在专业设置都花大力气,健全专业门类、专业种类。各个专业的特殊性比较大,特别是理工类专业的专业建设基本都有实验或者实训的要求,这就不得不建设一大批实验实训场所。

3、高校多校区的地理距离一般都遥远

老校区一般处于市中心或者黄金地段,房地产价格日益上涨,学校要扩展校区面积,老校区附近建设新校区显然不现实。新校区的选址,一般会到市郊或者邻近地区。各个校区之间近则一小时车程,远则超过两小时车程。一小时车程内的校区之间一般比较密切联系,校区资源尽量共用。超过两小时的校区之间一般相对独立,每个校区的配备相对齐全。但即使一小时车程,也属于比较遥远的距离,要真正做到资源共享,实属不易。

二、新型技术手段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1、信息技术手段的多样性

信息技术手段的多样性决定了班级教育管理方式的多样性。信息技术手段尤其是网络的飞速发展,使得现代班级管理工作开展可以通过校讯通、班级博客、QQ群、微信、飞信、校内同学录、电子邮箱和影音素材等手段,让学生、家长、教师之间得到更好地沟通和交流。对此,我们应该根据日常班级管理中出现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管理方式。学生在主动或被动获得信息,应合理地按照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

2、信息技术手段的及时性

信息技术手段的及时性决定了教育管理的及时性。许多突发性的情况,教育管理者无法第一时间达到现场,这时候就需要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获知现场情况,并作出有效的判断和指挥。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很多上传下达的通知、消息,不能单纯地依靠电话口头通知、纸质通知等方式传达。通过即时通信工具,如校讯通、QQ群、微信、飞信等可以让学生第一时间及时得到最新最全最准确的消息。

3、信息技术手段的有效性

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多校区进行有效的教育管理,这取决于多方面的条件。首先是硬件设备,学校需要购置有效的硬件设备,学生也需要添置带网络接收能力的手机、平板电脑或其他通讯设备。其次是网络条件,在网络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进行沟通,学校可以建设覆盖完整的无线或有线局域网,学生也可选择运营商提供移动网络。再次是软件条件,选择可靠的软件能够有效地保证信息的传达。最后是个人选择,在选择合适的信息发布类工具,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电子邮箱等,可以主动获得完整而且详细的信息。

三、多校区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成本很大

地理距离比较遥远无法有效管理,一来一回需要学校派校车互通,费用不菲。学校是非盈利机构,经费几乎全部依靠举办者或者政府投入,因此,由此产生的经济成本是办学者比较看重的,在非必要情况下,尽量节约。

2、管理手段单一,管理方式落后

现行的管理手段一般很单一,几乎通过原始的纸质通知,电话口头传达。对重要消息的传达只能到达相应校区专人监督执行,这种简单的管理手段让信息传达充满困难。

3、资源共享难度大

学校资源共享,特别是教学资源共享难度很大,老校区优秀的教学资源需要让更多的学生受惠,新校区匮乏的资源难以支撑学生日益旺盛的学习需求。

4、师生交流不足

由于客观原因,师生交流成本大,学生居住在比较偏远的新校区,教师一般居住在市区。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一般在新校区下班后坐校车离开,师生交流不足,许多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不断的恶性循环就会让问题如堆雪球般越堆越大,长此以往,还可能会产生其他新的问题。

5、新校区人文气息不足

当前,多校区高校的核心校区文化历史积淀较强,新建分校区由于建设时间短,较短的时间难形成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积淀和氛围不浓,凸显了新老校区、总分校区之间文化建设中的差异性。上述提到的人力、教学等资源就是新校区人文气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多校区教育管理的对策

1、通过新型技术手段拉近地理距离

通过不断兴起的新型技术手段,校区的心理距离不断拉近,即使在教师无法及时到达现场的情况下,也能通过QQ视频等可视化手段,拉近地理距离。

2、信息化的管理模式

多校区的院校一般在地理位置上有一定的距离,如果继续采用以前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一方面管理成本增加,另一方面管理效率也不高。因此,管理方式需要信息化、网络化,力求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加强信息化的管理模式,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有效性。

3、加强网络建设,提高资源可共享度

构建高速可靠稳定的网络环境,让软件能顺畅地运作。通过借助软件的共享功能,让各个校区畅通无阻地使用这些共享资源。

4、设立可视化办公窗口,减低交流成本

可以在各个校区设立可视化模拟仿真办公窗口,学生可以在办公窗口点击触摸屏选择教师对象,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接通远在其他校区的教师办公室摄像头。这将有助于快速有效地联系师生双方,减低因地理距离遥远而产生的经济成本。

5、加强课程建设,提高人文气息

加强建设网路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网络化教务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发挥网络的强大作用,增加学生在新校区的学习氛围,提高校区的文化底蕴,提高人文气息。

总之,多校区教育管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加强信息技术手段,既需要一定的前期投入,也需要长远的人力运营。前期投入是每个学校都必须经历的,但长远来看,这部分投入是可以达到理想的教育管理效果。摒弃传统的管理手段,更新观念,这比实体投入更重要。

【参考文献】

[1] 刘晓云. 多校区高等院校教育管理的研究[J]. 科技与管理, 2005(03).

[2] 张金丰, 丁秀凤. 依托信息技术手段 构建新型班级管理模式[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4(11).

[3] 刘光林, 李 磊. 多校区高校学术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陕西教育:高教, 2014(6).

[4] 屈晓阳, 周蔚红. 多校区军队院校的教育管理[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6(04).

猜你喜欢

多校区技术手段教育管理
斜拉桥拉索防腐蚀技术研究进展综述
图书编辑出版中技术手段升级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试析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的现代化
创造性技术启示中的技术动因论
浅谈多校区高校图书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关于高校多校区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多校区信息安全问题研究
浅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目前的状况成因及策略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