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纪德《如果种子不死》中“我”的塑造
2016-01-05王燕红
【摘要】《如果种子不死》是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的一部自传作品。纪德是一位颇受争议的作家,一生特立独行,由于童年的家庭教育的影响和生活的变迁,形成了他复杂的性格。这一作品堪称二十世纪最重要、最著名的自传作品,对思想界和文学界的影响几乎不亚于卢梭的《忏悔录》。“纪德的自传是一部艺术品,或者说是一位年轻艺术家的真实画像,他复杂的内心无处诉说,于是写进了文字里,他不仅叙述了一个年轻人逃离家庭的过程,展现了一个对于二十世纪影响最为深远的灵魂的成长和精神的成型。更是描写了发现自己性取向的过程。以第一人称泄露这样的经历,这在自传史中还是第一次。”文章通过自传表现了作者对自我性格形成的解剖、分析和建构。
【关键词】纪德;自传;“我”的形成;解剖与建构
法国文学界好出绝尘怪人,比如公开同性恋情的兰波,一脸严肃却与人同居的乔治·桑,拒绝领诺贝尔奖且终身不婚的萨特等。即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安德烈·纪德的特立独行依然备受争议,褒贬不一。于是作家本身对于这种状况颇为苦恼,他自知其内心和思想的形成有特定的原因,却无法辩驳外界的评论,为了展示真实的自我,描述自己的心路历程,作者屡屡通过写作来表明心迹,究其根源,或希望得到世人的理解。
这种情况在纪德的许多作品中都时有透露,但是,从全面地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遭遇,到其性格、思想、各种观点的形成,再到思想及心理对其行为的影响,自我解剖,自我重新构建,完整、详细、深刻的进行分析,要对他有本质的理解,就必须要通过《如果种子不死》这一自传才能详谙其中。
《如果种子不死》发表于1926年,虽然是一部自传,但所记述的,仅仅是从他的童年到1895年他26岁结婚为止的人生经历。这正是一个人各种人格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作家也就是用这一过程希望读者一起究其因,知其果。
一、自传的塑造作用
每个人有来自父母的身体发肤,和通过遗传得来的性格特点。但是从弗洛伊德的哲学的角度来看,人还有另外一个“我”,人性的形成,和后天的认知一样,有后天的性格形成,这是比天生个性更重要的,真正影响人一生的东西。而一般的说人三十岁以前是另一个“我”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经历的生活和来自他人的影响将是人一生的痕迹。而自传这种体裁的作品,正是可以帮助我们真正认识一个作者作为“人”的形成。
利用各种叙事手段,组合作家的生平经历,在文本中塑造一个叙述之“我”,一个作者希望展现给给读者的自我形象——这就是自传文学的任务。是自我对自我的认识,亦是他人对自我的认识。正如赵白生所言:“自传的真正诗学目的是通过对自我生平经历的叙述,以得出‘我是谁和‘谁是我的意义来。”。作家写自传并非是把人生琐事毫无目的地堆积在一起,而是有一根甚至多根主线,即有特定的写作目的,所选择的事件都和所需表达的东西有关,为需要传达的信息服务。法国学者菲利普·勒热讷“自传契约”所维护的自传秩序的原理之一指出“自传首先应试图表达一种生活的深刻统一性,它应表达一种意义,遵守经常是对立的忠实性和严密性的要求。……与作者所认为的和他的生活的主线具有某种关系的所有因素被保留下来、组织起来。最优秀的自传是那些达到这种相关性要求、以丰富多样的人生经历称为一种概括总结因素的自传”。而我们说的自传中的那条主线,正是作者的自我塑造,利用叙述自己的生平,叙述那个“我”。要想自我解剖,所发生的事实无疑是最具有说服力的。赵白生先生还曾指出,自传里存在三种事实:自传事实、传记事实和历史事实。自传事实是指作者的人生经历、生活轨迹;传记事实叙述与本人有关的他人经历的时间;历史事实则讲述作者所处时代的历史时间。一个人的生活不是孤立的,与他人有关,与时代环境也息息相关,受他人和环境、社会的影响形成了人的后天性格,因此传记中为了展示和塑造叙述之“我”,就需要记述自我、他人和时代事实,以便读者更全面的理解自传所构建的“我”。
另一方面,所有的自传作品中都存在两个“我”。一个是作品中展现的“我”,是经历那时世界的我;另一个是作者,是叙述者“我”。当作者写自传回忆往事,经历事件的我,已经是过去的我。在经历过生活种种之后,人必然发生了改变,成为了现在的我,这种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以及思想的改变,使得现在的我写那时的我,有两个不同的我,于是自传成了现在的“我”,带有特定的情感和某种目的性的对过去的“我”的塑造。所谓“某种目的”即是作品的主线和作者需要传达给读者的信息。此外,除了时空的改变,即便是写日记,也可能存在两个“我”的差异。再者,人总是主观的,在写作时难免带有主体色彩,自传者与传记作家不同,也许他们比传记作家更深刻了解和体会所经历的事件,但在客观的程度上,由于其主观塑造的目的性,让人难免有一定的怀疑空间。因此,自传又可以说是叙述的“我”对经历之“我”的主观塑造。因此,美国人华莱士认为“声音,在一部作品中。透过一切虚构的声音,我们总可以感受到一个总的声音,一个隐含在一切声音之后的声音,它使读者想到一个作者—— 一个隐含作者的存在。”这个一切声音之后的声音,就是那个现在的,主体的,塑造作品中的“我”的“我”。自传的作者不像小说,不是一个追求结果的过程,而是一个证明的过程。纪德也正是需要自我证明而写了《如果种子不死》。他在作品中描述了自己在同性恋问题上的种种挣扎,回顾自己宗教道德观念、情感等不同层面的变化,来进行自我建构,向人们表白。希望大众能够理解他,从而摆脱种种争议。
二、《如果种子不死》的写作缘由
纪德的自传《如果种子不死》发表于1926年。作者1869年出生于巴黎。父亲是南方的新教徒,兴趣广泛,性格豁达,循循善诱,培养了他独思善断的习惯。不幸的是,这位富有宽容和启迪精神的父亲在纪德11岁时就辞世了。而他的笃信天主教的母亲性格则古板专断,崇尚简朴和道德,认为孩子应该无条件顺从,对待他们应该像对待希伯来民族,先绳之以法,而后方能宽恕。父亲去世之后家庭教育的严重失衡,使小纪德受到禁欲主义的桎梏,精神生活十分压抑和痛苦,他成了一个小清教徒,他在《安德烈·瓦尔特手册》里把肉欲和批评精神视为两个敌人大家鞭笞,认为爱情和肉欲是各自独立的。但是这种禁欲主义也造就了他的反叛性格。
但是1916年,当他开始创作《如果种子不死》时,他已经历了1893年和1895年的两次北非之行,这使他摆脱的家庭的束缚,尝到了自由的快乐,抛弃了禁欲主义,接受了尼采的影响,认为上帝死了,开始在做文和做人两方面都特立独行,蔑视传统道德,清算自己的过去。与此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加深了纪德的焦虑,他寻求信仰,在天主教和新教之间进退两难,最后决定贯彻他的“纪德主义”伦理观,抛弃内疚,体现真正的自我。在北非期间发现了自己的同性恋倾,与同性男子发生热恋,更是成为追求自然本能的崇拜者。他公开宣布“不自由,毋宁死”。为了表明自己站在传统道德教育的对立面,他开始写这本书;同时也是想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念,向人们证实他所认为的生活中必然的逻辑规律,在说服在自己的同时,试图说服大众也接受他的逻辑。
《如果种子不死》这个题目,源出于《新约全书·约翰福音》第十二章第二十三结,耶稣说:“人子得到荣耀的时候到了。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掉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粒来。”他以这个典故为题,颇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感觉,需要自己我解剖,方能让世人明白某些道理。
在自传中,纪德写下对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力图确证自己的宗教道德观和爱情观,向读者寻求肯定和认同,以平复自己内心的不安。在《如果种子不死》的提纲中,纪德写道:“我深信一生中最令我痛苦不堪的是撒谎。既然我不善此道并从中牟利,就让某些人去指责我吧。我确信他们的指责会知我感到快慰。我毫无怨意。”。可以看出,这时他已经确立了自传中所要建构的自我形象。
三、《如果种子不死》中塑造的“我”
《如果种子不死》写了纪德从幼年到其26岁期间的经历,主要是他童年所受的教育,宗教观念的变化,与表姐马德莱娜的相恋到结婚,母亲的病故,享受同性生活等内容,这些都描述了一个少年被禁欲主义束缚到反叛严格的家庭教育,不顾一起追求自由和快乐,如何摆脱宗教的约束和对宗教道德的决择,建构出一个充满矛盾的“我”。
1、情感观的塑造
在这一部作品中,以“我”和表姐的爱情和婚姻为线索,体现了“我”的爱情观念的形成轨迹。
纪德11岁父亲去世后,由于母亲严厉而固执的教育使他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读书成为他唯一的乐趣。大量的阅读使他对文学产生极大的兴趣,也使他变得早熟,情爱的芽过早地萌发。他在十四五岁时爱上了比她大三岁的表姐玛德莱娜·隆多,尽管母亲坚决反对,但纪德一往情深,与表姐私定终身。但是由于去了外祖父家生活,以及后来自己去了非洲,二人分隔两地,只能靠书信往来交流感情,这样的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伴随了“我”的从懵懂到成熟的整个过程。期间,“我”和表姐在宗教信仰、人生的价值等各方面有着强烈共鸣。这更增加了他对表姐的爱。此外,由于母亲对他极致严苛的道德教育,使得他成为一个清教徒,认为所有与欲望有关的想法都是违背道德的卑劣行为,而他的表姐也是严格尊奉宗教道德标准的人,二人因此能够适应两地分居的爱情,且惺惺相惜,使彼此原本所受的教育成为真正的自己的情感观念。“也许是效法神圣吧,我对表姐的爱情太容易适应天各一方了。”至此,“我”深信不疑地认为爱和欲是完全可以分离的。爱情是属于精神上的崇高、神圣不可侵犯的。即便后来去了非洲,与阿拉伯漂亮男子发生了关系,也丝毫不影响他与表姐的爱情,因为他认为自己对他们没有丝毫的“爱情”可言。
纪德的母亲去世之后,他结束了第二次北非之行回到家中。那时的他已经极度迷恋同性的恋情,但是又无法完全抛弃对表姐玛德莱娜的感情,与其结了婚,开始短暂的情感回归。婚后,玛德莱娜恪守本分,依然信奉无爱欲的情感,可他却对妻子不闻不问,后来爱上了年轻男子马克,终究发现爱与肉欲是可以统一的,不再相信纯粹的精神恋爱,1918年带马克去了英国,写信与妻子断绝关系,最终使其抑郁而终。
至此,“我”从一个清教徒,慢慢放荡不羁,接受了爱欲统一,违背了原本的宗教道德观念,在短暂的回归后,在情感和行为上成为彻底的逃离家庭的“浪子”。
2、宗教观的塑造
情感的经历如此,作为影响其情感经历的宗教道德观,人的根本,亦是如此。也经历了从压抑约束到放任自由,再到自我回归,最终走向绝对“非道德主义”的漫长过程。
《如果种子不死》分为上下两卷。在上卷中,童年的“我”由于受到母亲严苛的宗教道德的教育和约束,形成了禁欲主义的道德观,一切都要无条件地服从。但是也使作者处于深深的焦虑之中,虽然衣食无忧,生活却没有乐趣,精神压抑,常常处于孤独之中,主要的消遣是躲在书房里读书。
然而,在下卷中,北非之行使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性的变化。在那里,他充分感受到自由的快乐,决心摆脱家庭和宗教的束缚去追求新生活,公开抛弃社会的种种虚伪的戒律和新教的禁欲主义,成为传统道德规范的叛逆者。他在第二次北非之行期间所写的《人间粮食》就是他的一部宣言书,要人们丢弃一切道德规范和思想习惯,摆脱一切伦理和精神的束缚去享受生活、追求“自我”。此时的“我”,仿佛重生。自传的题目便是对这一重生过程的隐喻。过去的“我”死在了北非,新生的“我”可以面对和满足内心的欲望,自由自在地生活。
但是在文末,由于母亲的去世,使“我”突然惶恐不安。就如断了线的风筝,没有了牵绊和约束,没有与之抗争的对象,却不知该飞向何处了。于是,我只能回归家庭,与始终谨遵宗教道德的表姐结婚,似乎回复到正常的社会秩序,以求内心的安宁。但是他同时又认为与表姐的结合是“最真诚的行为,也是最缺乏深思熟虑的行为”。这一思想在后来的行为中也得到验证,后来与年轻男子马克去了英国,与妻子决断。再次成为一个逃离家庭,逃离宗教道德的人。与表姐的决裂,也就意味着与传统道德的彻底决裂,再没有任何人能约束他。
这就是纪德通过作品所自我建构的“我”。但是我们认真研读不难发现,作者运用了一些特殊的手段来为自己作解释,一直努力为自己的反叛寻找合乎道德规范的解释。
比如描写自己的童年时,写自己热爱自然,热爱运动,喜欢科学,爱好阅读等等,是为了强调自己是一个美好的少年,与平常人一样生活,这些都是试图把一个同性恋者的产生置与普通的社会中,让人们看到他们与常人相同的一面,希望人们更容易接受他们。还有在他15岁时,一直金丝雀从天飘落在我面前,使他感觉到自己是上帝的特殊选民,背负着非同寻常的任务。即使是自己日后放荡不羁,反叛宗教,也因为是上帝的旨意而合乎特殊的“待遇”。
最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纪德在自我解剖和构建的过程中,也透露出他矛盾的方方面面。人有时候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了解自己。作者在描述自己反叛的生活时,也给了读者另外一些信息。他敏感内向、拘谨压抑却行为举止不同凡响、出人意料。他的生活早期备受压抑,当他成为顺从的清教徒时,却突然逃离家庭,任由一颗不羁的心放肆;当他尽情享受自由、爱和欲望时,却又会因母亲的去世倍感不安和痛苦,说明在他的内心里,他的反叛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彻底,连他自己也不自知的宗教道德依然纠缠牵绊着他,使他在道德与欲望之间彷徨;他既逃离又被无形的线牵引回归;他高喊痛恨家庭,反对一切家庭主义,却在母亲去世时伤心不已,在自传里描写母亲被上帝接走时:“这情景真不可思议,我的感觉更多的不是惊愕,而是怜悯。……我往床前一跪,将脸埋在被单里,不让自己哭出声来……”他并没有自己认为的那样冷漠。
纪德就是通过这些方式充分展示了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大师的性格特质和成长印迹。这是一部自传,是一种自我塑造,又带着忏悔的影子。虽然人们给他总结出“纪德主义”或“非道德主义”,但是他也不可能完全背德而生和义无反顾的逃离。由于人不可能完全了解自己,他也未能完全表现其主观意图。但是我们读者却可以在这部作品中,通过有意的建构和无意的流露,看到一个真实的纪德。
【参考文献】
[1] [英]西利尔.康诺利. 李文俊, 等, 译. 现代主义运动[M]. 桂林: 漓江出版社, 1988.
[2] 赵白生. 传记文学理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3] [法]菲利普. 勒热讷,自传契约[M]. 杨国政, 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4] [美]华莱士. 马丁《当代叙事学》[M]. 伍晓明,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5] [法]安德烈. 纪德,如果种子不死[M]. 纪德文集·传记卷[M]. 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2.
【作者简介】
王燕红(1978—),女,汉族,福建顺昌人,现就读于西安外国语大学西语学院2013级法语语言文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