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诊治分析
2016-01-05宋淑梅李笑竺
宋淑梅?李笑竺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10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 按疾病类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50例。观察组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 对照组是单一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心肌梗死、呼吸困难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电轴左偏、陈旧性心肌梗死、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工作中, 应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高度重视, 如果发现身体不适要到医院诊断并及时的治疗。
【关键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3.034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病情一般比较重, 所以不仅要对患者进行治疗, 还要对患者予以精心的护理[1-4]。在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采用优质的护理, 能够提高医院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及护理人员的技术, 让医院护理人员真正做到“坚持以人为本, 以患者及其家属为中心”。医院的医护人员, 一定要对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予以最为贴心的护理服务。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辽宁省丹东市中医院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00例, 按疾病类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50例。观察组中男35例, 女15例, 年龄48~74岁, 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对照组中男30例, 女20例, 年龄50~75岁, 为单一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总结两组患者的冠心病发病原因、冠心病发病情况以及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 是否有吸烟史等), 将上述指标进行分析。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电图的检查, 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 并主要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心绞痛症状等。
1. 3 观察指标[2] 将这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情况进行对比。比较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表现, 包括有无心绞痛、心肌梗死、呼吸困难等发生。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5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心肌梗死、呼吸困难、电轴左偏、陈旧性心肌梗死、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心肌中的细胞在长时间的缺氧情况下, 细胞由于缺氧, 其敏感度大大降低, 增加了它的耐受性[5-8]。与此同时, 高碳酸血症和感染也会对心肌造成很大程度的伤害。所以,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大都会有心肌缺血和缺氧等表现, 如患者会表现为心绞痛或呼吸困难等不良。对这些患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 一定要在通气、氧疗等基础上, 再按照医嘱, 科学的运用硝酸甘油等药品, 对患者的血管进行扩张, 降低患者肺动脉的压力, 从而减轻心脏病患者的心脏负荷。当然, 还应该在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的过程当中, 科学的运用利尿剂以及一些镇静作用的药物。
患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 患者因为左边和右边的心脏都会受累, 患者的呼吸困难以及发绀, 要比单一性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更加明显[9-1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导致患者右侧心脏功能不全, 在进行氧气治疗、防止感染以及利尿的基础上, 可以采用强心剂, 其效果是非常好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会导致心力衰竭, 在对心力衰竭进行治疗时, 可以采用强心剂也是有特别理想的治疗效果[12-15]。
本文在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及单一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研究中发现, 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呼吸困难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电轴左偏、陈旧性心肌梗死、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 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 不仅要运用到单一的药物予以治疗, 还要利用一些综合性的方法对患者加以治疗, 如管理患者的呼吸道等[16]。
综上所述, 加强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及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发现身体不适要到医院诊断并及时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周明远, 何芸, 张天洪.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20例临床分析.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 7(4):145.
[2] 汤佩华, 高明明, 曹大德, 等.肺心病伴发冠心病18例病理与临床对比分析.中华内科杂志, 1995, 34(3):185-189.
[3] 张梅.联合用药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对比.当代医学, 2011, 17(21):98.
[4] 李伟.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探析.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2013(30):65-66.
[5] 田贵林.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治观察.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9):121-123.
[6] 陈少源, 方红城, 徐素玲, 等.双源CT评价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意义.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3, 23(4):801-834.
[7] Rubenfire M, Bayram M, Hector-Word Z. Pulmonary hypertension in the critical care setting:clasaification, pathophysiolog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Crit Care Clin, 2007, 23(4):801-834.
[8] 任雅红, 梅进.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120例分析.实用心脑血管肺杂志, 2008, 16(1):59.
[9] 赵学会, 谢雪云.肺心病合并冠心病86例的临床诊治分析.西部医学杂志, 2009, 21(10):1692-1693.
[10] 赵云泉, 吕宏, 王俊, 等.慢性心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诊治分析.西部医学杂志, 2011, 23(3):462-463.
[11] 贾浩. 3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诊疗观察与分析.当代医学, 2011, 17(10):67.
[12] 杨永明.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诊治观察.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3(5):49-51.
[13] 鲁忠钵.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探析.当代医学, 2013, 19(17):87-88.
[14] 刘晓. 5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4):90-91.
[15] 陈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探析.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4, 6(1):74-75.
[16] 刘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15例临床分析.中现代医生杂志, 2008, 46(7):44-45.
[收稿日期:2015-08-13]